抗战期间,中国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坚持从事气象科研,尤其专注研究高空气象。因为高空大气的运行规律直接影响飞行,认识高空气象的规律在航空方面有很大应用价值,这可以直接为抗战服务。涂长望曾在重庆写出《中国高空探测的一些成果》、《中国自由大气气候状况的初步研究》两篇论文,对多年来中国的高空观测成果作了系统总结,对中国乃至盟军空军更好掌握和利用中国高空气象的规律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5年,延安成立了红色政权的第一个气象台———延安气象台。气象观测仪器、通讯设备是从美军观察组接收过来的。第一任负责人张乃召就是涂长望当年在清华大学教过的学生。
延安气象台成立不久,美军观察组包瑞德上校还提出应在解放区建立观测网,叶剑英曾亲自抓此项工作。鉴于气象台的初建,而国民党又对延安实行封锁,气象台极其缺乏技术资料和专业书籍。为了解决此项问题,在重庆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工作的蒋金涛(也是涂长望的学生)想到向老师涂长望“求援”。蒋金涛找到涂长望后,向老师谈到延安气象工作进展情况,认为美军的仪器非常先进,但图书资料基本没有,不利于学习和使用。涂长望当即答应帮助找一批图书资料。
当蒋金涛担心老师会受到“连累”时,涂长望对她说:“我不怕特务光顾,等我将你们需要的资料弄齐,亲自送到你们办事处去。”几天后,涂长望收集到一批有价值的气象期刊、书籍,当着跟踪监视特务的面,勇敢地把这包资料送到了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当周恩来展开外包装纸时,发现其实这是一张国内、外气象台站分布图,于是立即拿起笔在图边上批注道:“这张图不要丢掉,可能有用。”后来,周恩来派人把那包资料书籍送到了延安。(涂长望女儿涂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