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骝(1901.04-1989.06),名嘉锐,字天骝,云南大理人,白族。五四运动后北上天津追随周恩来、李富春同志赴法国勤工俭学,追求真理与科学,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唯一的云南籍学生。获瓦乐耶大学法国国家博士暨巴黎大学农学博士双学位后回国。历任云南省农矿厅技正、云南开蒙垦殖局副局长、云南省烟草改进所所长、云南省农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教授等职。曾创建黄草坝农场,营造良田八万亩,广种粮食,安置大批难民,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稳定贡献了力量。20世纪40年代,引种和推广种植美国弗吉尼亚良种烤烟获得成功,成功地解决了烤烟良种引进、选定以及栽培、烤制等关键性技术环节,奠定了“云烟”长足发展的基础,被滇人誉为“云烟始祖”“云烟之父”“云烟奠基人”。1956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昆明农林学院支社主委,昆明市第一、二、三、四届人大代表,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云南省第三届人大代表,政协云南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
津门相识,人生新起点
徐天骝的大哥徐嘉彦,曾在江苏、天津、河北等地任职。在任江苏淮安县县长时,有位任录事的周贻能先生,与徐嘉彦话语投机,相处很好,结为至交。徐嘉彦到天津时,便邀周贻能一同北上。这位周贻能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周恩来同志的父亲。1920年3月,徐天骝为留学之事经越南来到天津,投奔大哥徐嘉彦。而此时周恩来同志正在天津,为出国勤工俭学奔忙。徐嘉彦便把徐天骝介绍给周贻能,请他委托周恩来,帮助徐天骝出国求学。徐天骝就这样与周恩来相识于天津,结下了一生的友谊。
在周恩来的帮助下,徐天骝进入法汉补习学校学习法文,并办理好了赴法的一切手续。特别重要的是在周恩来的言传身教下,徐天骝懂得了赴法勤工俭学的目的、救国的道理和人生的意义,明白了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目的是求得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是去“镀金”。徐天骝先生在《回忆赴法勤工俭学》一文中还提到当他出现畏难情绪时,周恩来同志对他的鼓励:出国的时间临近了,我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对恩来同志说:“我是云南来的老土,从未出过远门。这回要漂洋过海,远离祖国,怕是会碰到许多困难!”他亲切地鼓励我说:“为了追求真理,非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不可。你看过《西游记》么?这次赴法求学,就是要有唐僧取经的精神。不要怕,团结起来力量大。我们去法国学习的同学很多,大家会相互帮助的。”他的亲切鼓励,如同指路明灯,使我坚定了出洋的决心。
旅欧求学,立志科学救国
徐天骝在法国勤工俭学的8年时间里,先在军工厂、私人苗圃做工,后进入多所学校学习,在周恩来同志的建议下,选择学习农业。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作为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人之一,为革命事业奔波、操劳。即使是在事务纷繁的情况下,他依然关注着徐天骝的成长,曾语重心长地对徐天骝说:“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将来回国后,对人民多做贡献。”徐天骝将这几句深铭肺腑的金玉良言,一直作为其在法国和回国后学习与工作的指针。
徐天骝牢记周恩来同志的教诲,获博士学位后,不为法国的优越工作条件和丰厚薪水所动,婉拒导师挽留,毅然回到祖国,积极投身到“科学救国”的实际行动中,成为一名实干的科学家,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作出了贡献。他先是建成云南第一个现代化农场,引种、推广种植美烟获得成功,著有《十年来之云南美烟事业发展纪实》《云南烤烟的栽培和烤制》《中国烟草栽培》等文章和著作,为云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又转而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为我国农业、烟草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牢记教诲,追求进步
旅法归来后,周恩来同志虽然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但他依然关注着徐天骝,徐天骝的为人也得到周恩来的信任。1945年8月,一封来信、一项特殊的任务,将分别20余年后的两人又联系在了一起。
1945年8月,留法同学黄齐生(王若飞舅父)持周恩来手书来昆明找到徐天骝,周恩来的手书写道:
嘉锐吾弟:
现有留法同学齐生兄赴昆度假疗养,望弟帮助解决食宿问题,时间较长,最好住在府内,其余自理。眼下,虽抗战胜利已成定局,然天空浓云密布,仍处多事之秋。望弟珍重……尽力所能及有益于人民可也。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周大哥
民国三十四年八月
在近7个月的时间里,徐天骝按周恩来同志的要求,妥善安置并掩护黄齐生先生开展工作,确保了黄齐生先生顺利完成了任务。正是因为这次特殊的任务和周恩来同志的教诲,在抗战胜利后错综复杂的时局变化中,徐天骝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正确处理了时局变革中的种种际遇,作出了正确的人生选择。
1950年云南解放,周恩来同志专门委托陈赓同志到昆明找徐天骝,并告诉陈赓,徐天骝诚实可靠,是个有贡献的农学家。1955年10月至1956年3月、1956年10月至12月徐天骝两次到北京开会,其间都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了解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当徐天骝谈到云南也向全国一样发展迅猛、欣欣向荣时,周恩来总理特别告诫他:“无论何时何地,看形势、看问题、看成绩、看缺点,都要全面,实事求是。切不可片面、偏颇、走极端。你是全国科普积极分子,更要注意谦虚谨慎啊。”真诚的话语,使徐天骝倍感温暖亲切,牢牢记在心。
在亲身经历了祖国发生的巨变后,徐天骝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他就此征求过周恩来同志的意见,周恩来同志对他说:“像你这样身份的人,在党外还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建议他留在党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此时,恰逢九三学社开始在昆明发展成员,徐天骝经秦瓒、诸宝楚介绍,于1956年11月13日加入九三学社,成为云南最早的一批九三学社成员之一。昆明农林学院成立后,担任九三学社昆明农林学院支社主委。1960年1月徐天骝作为九三学社昆明分社的代表出席九三学社中央五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并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心全意的接受党的领导 依靠群众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的经验交流。
徐天骝加入九三学社后,不仅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为云南的农业、烟草等的发展,献计出力、出谋划策。特别是1960年至1963年云南的烤烟发展误入歧途,大量种植产量高但质量差的“581号”,导致云烟质量急速下降,出口卷烟在西德被拒收,惊动了周恩来同志。在周恩来同志和中共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支持下,徐天骝发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顶住压力,1964年3月在省人民委员会上就烟种变异的严重问题,作了题为《对云南烤烟实现优质高产的几点意见》的发言,提出了关于云烟生产的11条意见,得到了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采纳,扭转了云烟质量下滑的局面,保住了云烟的金字招牌。
徐天骝毕生将周恩来同志当作学习的榜样,即便是在“文革”中受到冲击也不曾改变。在其晚年时,仍念念不忘周恩来和共产党对他的教育。在他看来,终其一生,周恩来都是在关键时刻拨亮他心中的明灯,让他增长了见识,让他在社会转折时紧跟党走。他曾说过:“我生辰属牛,我要向周总理学习,做人民的老黄牛,辛勤耕耘,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柳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