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九三学社共有190131名社员,省级组织30个,市级地方组织281个,县级地方组织29个,基层组织7326个。阅读一连串的数字,我们不难勾勒出九三学社现有的组织轮廓。历经75载跋涉前行,九三学社从一个建社初期数十人的学术性政团,发展成为今天拥有19万社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隐藏在成员数量巨变中的数字密码,你看懂了吗?数据会告诉我们九三学社组织发展的脉络。
图1.1983年至2020年地方组织数量变化情况(统计口径调整,自2019年市级组织不再包括筹备机构)
图2.1950年至2020年九三学社社员数量变化情况
时光回溯到1945年9月3日,九三先贤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在重庆举行扩大会议。窗外,欢庆抗日战争胜利大游行热情澎湃,窗内,会议庄重热烈。鉴于战后中国命运的抉择,九三先贤一致决定建立永久组织,并以九月三日这个日子命名,正式成立“九三座谈会”。翌年5月4日,九三座谈会改建为九三学社。自此,九三学社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三学社步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各地分社、直属小组、省委会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至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九三学社重庆市委员会成为省级组织,形成了在内地除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省级组织的架构。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多党合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九三学社地方组织亦如星星之火,不断点亮祖国河山。截止今年6月底,九三学社在全国有市级地方组织281个,县级地方组织29个,基层组织7326个。基层组织中,基层委员会844个、支社6332个、小组150个。九三学社社员数量也从1950年的117人,增长到如今的19万余人。伴随着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在坚持注重质量、保持特色的原则下,九三学社市级组织、基层组织数量持续增长,社员数量变化曲线持续上扬,组织发展愈发科学稳健。
图3.2020年上半年九三学社社员基本情况
图4.2020年上半年九三学社成员界别分布情况
社员是社组织最基本的细胞,也是社组织的力量源泉,每个细胞健康有活力,社组织才能坚不可摧。九三学社组织科学稳健发展的背后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支撑。190131名社员中,167618人具有大学和研究生学历,占比88.16%;169415人具有高中级职称,占比89.1%;172234人在大、中城市,占比90.58%;女社员78633人,占比41.4%;平均年龄54.6岁。界别分布中,“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医药卫生”分别占比32.84%、21.18%、19.65%,党派特色明显。这与社组织发展原则——即“坚持以大、中城市为主,以科学技术界为主,以有一定代表性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原则”相符。
以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九三学社,从诞生到75年后的今天,始终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富民强的家国梦想,始终契合祖国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律动,不断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贡献。成员构成的变化印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鲜明的社组织特色以及奋斗历程。
图5.1983年至2019年大中城市社员数量变化情况
图6.1983年至2019年高中级职称社员数量变化情况
图7.1983年至2019年科技、高教、医卫界别比例变化情况
图8.1990年至2019年部分界别比例变化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动。社员中大中城市社员数量、高中级职称社员数量跟随社员总数不断攀升,但比例逐步下降。这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城市中的部分高层次人才也加入到九三学社大家庭中来,社组织也在不拘一格吸纳人才。界别中“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界别比例呈下降趋势,“医药卫生”界别比例持续上升,说明社员构成愈发多元,但九三学社界别特色依然突出。“政府机关”“经济”界别比例的上升,反映出中共中央对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新的社会阶层”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比例也从2005年的1.72%增长到2019年的4.3%。“文化艺术”“出版传媒”界别则一直保持小而精,注重吸收高水平拔尖人才。“党派机关”比例稳定,成为各级社组织机关高效有序运转的有力保障。
图9.1986年至2020年九三学社各省级组织社员数量变化情况
图10.2000年至2019年女社员数量变化情况
从各省级组织社员数量变化可以看出,社员的地域分布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程度呈正相关,与社员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及相关的高等教育、医药卫生领域工作相契合。上海、浙江、江苏、四川、广东、北京、辽宁7省市社员人数破万,位居前列。其中,上海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基础雄厚,人才资源集聚,社员数量一直引领全国。四川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科技大省、经济大省,是社员人数最集中的西部省份,全国排名第4。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社员数量排名从全国16攀升至全国第5,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总体上看,各省级组织保持定力,注重质量,实现了社员数量持续稳定增长。
当代女性社会地位“步步高升”也反映在社员性别结构变化上。近20年来,女性社员比例由32.26%提高到41.27%。
年轻人历来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近些年新发展的社员平均年龄在38岁左右,年轻血液的输入使得社员平均年龄整体偏大的现象有所改善,从1983年的平均58岁下降到2019年的54.1岁。
大道至简,守正出新。组织发展科学稳健,社员发展以质取胜,九三学社的成长始终坚持守正与出新的辩证统一。变化的是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不变的是保持与科技界的密切联系,坚守爱国、民主、科学之初心如磐。
75载日月如流。还有许多数字、名字和关键词值得铭记。
17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5位“两弹一星元勋”。王选、黄昆、师昌绪、谢家麟、程开甲5位社员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2名社员荣获新中国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林学家梁希、心理学家潘菽、农学家金善宝、气象学家涂长望、地理学家黄国璋、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物理学家严济慈、周培源,生物化学家王应睐、邹承鲁,计算机学家王选……这些名字的背后记录着一代代九三人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
三峡工程建设、中年知识分子作用发挥、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延安革命纪念地保护和建设、非典防治、三江源保护、低碳经济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关键词背后凝结着九三学社诤言为国的责任担当。
“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同心树人”“亮康行动”“同心康福”“九地合作”“九三学社医疗救助乡村行”“九三学社中央院士专家科普行”……这些工作和品牌项目的背后蕴含着九三学社心系人民、服务社会的无私奉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75载同舟共济,汲取多党合作养分,从几十到几千,到几万,再到十九万,九三学社这颗萌发于风云激荡时期的幼苗终成茁壮繁茂之大树。数字的变化印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蓬勃生机和巨大优势,未来更可期。(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