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琎,字季梁,浙江黄岩人,1888年出生于福建闽侯县,化学史家和分析化学家。曾任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教授。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是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政协浙江省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杭州分社三届委员会副主委。1966年去世。
导语:
真正的学者,思想家,科学家,没有一个不希望中国急起直追,去利用文明新利器——科学,来解决她自身的困难。——王琎
1992年8月,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隆重举行。受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李约瑟的委托,剑桥大学教授何丙郁专门在致词中对三位已故中国教授予以了充分肯定,其中之一便是王琎先生。此时,距他辞世已有二十余年了。斯人已逝、幽思长存,了解他毕生追求“科学救国”的经历,对于我们现阶段探求“科学强国”之路是有深厚意义的。
从私塾中走出来的求知者
王琎出生于风雨飘摇的晚清,跟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一样,走科举之路是唯一的选择。动荡混乱的时局带给他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困惑,更有人生上的抉择,是像父亲那样做个小官,一辈子宦海沉浮呢,还是勇于走出书斋,放眼世界。正当王琎迷茫之际,1907年的一天,几位青年朋友登门拜访,见他埋头经史之中,不无讥讽地说:“这堆废纸,读它何用?不如统统烧掉,免得害人!”寥寥数语带给王琎的是当头棒喝,使他猛然意识到,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他毅然远离家乡,考进了北京京师译学馆学习英语。1909年,他考取了第一批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与梅贻琦等46位同学一道登上了赴美的轮船。由于数理化基础太差,王琎未能直接上大学(升入大学的仅3人),被安排补习高中课程。所幸王琎倍加努力,终于闯过难关。1911年,王琎考入美国里海大学攻读化学工程。他学习刻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假期深入化工厂车间一线,虚心向工人请教,获益匪浅。
1916年,王琎毕业回国,并迅速在化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引起了蔡元培先生的注意,邀请他参与创建国立中央研究院,并担任化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王琎上任后,亲自组建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多个小组,并赴江苏宜兴作陶业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就面前,王琎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1934年,他再次跨出国门“充电”,进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在深入钻研的基础上,他撰写论文首次解释了铂、金、银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不同抗腐蚀能力的原因,受到校评试委员的一致好评,授予他科学硕士学位。“做到老,学到老”是王琎一生的座右铭,科研学习中的心得体会,他都记在日记里,数十年寒暑从不间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
化学研究教育领域的开拓者
自负笈求学于大洋彼岸起,王琎从事化学研究、教育的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开创了中国化学史研究的新方法。化学史是一门多科性的边缘学科。它涉及工、农、医、地质、物理、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还需要精通古文、历史、地理等知识,并运用现代化学分析实验等手段,才能顺利进行研究。因此,当时很少有学者愿意涉足这一领域。王琎在认真研读《齐民要术》等古文献的基础上,开创了将科学分析手段与古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新方法,先进行实验分析,测定大量数据,而后又与历史记载、文献考据结合起来比较研究,最终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比如中国古代的五铢钱,有汉五铢、隋五铢等多种,时间跨度七八百年,如单凭重量、外形、篆法来考究,很难正确判断五铢钱的年代。1923年,王琎发表了《五铢钱化学成分及古代应用铅、锡、锌、躐考》一文,他独辟蹊径,先测定各朝代五铢钱合金中的化学成分,再结合外观、重量等直观因素分析,从而正确判断出了五铢钱生产使用的确切年代,这一成果震动了当时全国知识界。
二是开创了中国近代的分析化学。早在20世纪20年代,王琎就发表过以铜合金的系统精确分析为依据的系列研究论文。他注重学以致用,充分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为祖国建设服务。1925年,王琎对江苏凤凰山铁矿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详细分析了其中不溶物的含量,为合理利用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27年,他用的方法,对南京水源进行了化学分析,并提出了研究报告——《南京之饮水问题》,这是我国最早的有关水质分析的研究报告。他还结合浙江黄铁矿资料作过“关于浙江黄铁矿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铁量以及黄铁矿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均相沉淀”的研究,为浙江省黄铁矿的开采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是培养了大批化学人才。1916年,王琎学成归来即执掌起了教鞭,先后在湖南工业专门学校、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校任教,并在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化学工程系。1936年,王琎第二次留学回国,先后任教于四川大学、浙江大学。1937年,他随浙大西迁,一路上历尽艰辛,始终坚守岗位。有段时期,化学系主任因事离开,竺可桢校长请他暂代主任。他毫不犹豫地挑起了重担;又有一段时期,化学系请不到物理化学老师,竺校长请他代课。虽然他没有教过这门课,还是毫无二话承接下来,一盏油灯伴他备课至深夜,令人感动不已。在数十年的任教生涯中,王琎开设了多门新课,每门都自编讲义,具有鲜明的特色。新中国成立后,他受教育部的委托,还编写了数十万字的高校教学用书《分析化学》。王琎学风笃实,教学认真,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人才,深受学生的尊敬。
科学精神的终身追寻者
1915年,赵元任等在美国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王琎是积极的响应者。“中国科学社”是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最早和影响最大的科学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成为了以“德先生”和“赛先生”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的先导。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后,王琎担任了《科学》杂志的董事和编辑部主任。他严谨务实,除了要组稿外,当资金缺乏时,还要募集资助。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社成员查谦回忆说,“大家当时都很尊敬王琎先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年组织中国科学社、办《科学》杂志,全是尽义务,开会都是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他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更难能可贵的是,王琎虽是“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坚定追寻者,但他并不像新文化运动的某些激进派那样把科学当成反传统的武器,而是将科学和传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博采东西文化之精华,这突出反映在他所负责的《科学》杂志的理性文风上,与同时期的《新青年》反传统的激烈言辞形成鲜明的对照。
王琎在《科学》杂志的发刊词中写到:“科学家和发明家,要使人钦仰,不但靠他科学上的贡献,也在乎人格的伟大。”他曾收到过一位杂货铺小青年有关初等数学的来稿,对于这种不够发表条件的稿件,王琎并没有一退了之,而是郑重其事地转到清华大学数学家熊庆来手中。此后,这位小青年一连寄来好几篇稿件,虽然只有一篇发表,但所有来稿都被王琎一一转给了熊教授。小青年在熊教授的悉心培养下迅速成长为我国著名数学家,他就是数学大师华罗庚。因此,有人说,王琎才是发现“数学千里马”的“第一伯乐”!
除了中国科学社的工作之外,王琎还热心于其他社团工作。1932年中国化学会正式成立,他被推选为临时主席。此后,他还担任过中国化学会上海分会、浙江分会理事长等职,为振兴民族化学工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赤胆忠心的爱国者
王琎的大半生在中国近代最为动荡、苦难的时期度过。他曾赴汉口参观工厂,仅仅因为在码头上误走了一条所谓“洋人专用”的道路,就遭到了巡捕的痛打。“为什么中国人的地方中国人不能走!?”满腔的悲愤化了若干年后“一·二八”淞沪抗战时的行动,都说“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王琎却是放下笔去研制烈性炸药,可惜最终因引爆过早,未能伤及日舰。抗战后期.通货膨胀严重,很多人抢购黄金银元以求保值。有人劝王琎也这样做,却被他严词拒绝。他说:“抗战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既不能上前线杀敌,还要在后方扰乱金融么?”从动荡苦难历史中一路走来的王琎,在感受到了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深深为国家、民族重获新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他本人两度留洋,对国外优越的条件没有半分留恋,学成即回国。不仅他自己回来了,他还写信动员在美国的儿子王启东、女儿王宝琳、女婿林秉南回国效力。王琎的爱国精神深深影响了家人。他的长子王秉忱谢绝随单位迁香港的安排,解放后担任了中南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次女王宝琳是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儿子王启东曾任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省科协主席;女婿林秉南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都为祖国经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1964年国庆前夕,王琎在《杭州社讯》头版发表了题为《七十年的回忆,新和旧的对比》的文章,介绍了新旧社会的巨大差异,号召大家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并附上诗歌一首:回首迷茫七十年,而今拨雾见晴天。衰年也似青年乐,建设声中喜万千。爱国之情,溢于言表。
多党合作事业的践行者
因自己的毕生追求与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完全吻合。1956年9月,在唐愫,王承基的介绍下,年近70的王琎加入了九三学社。他在入社申请书中深刻剖析了自己的思想转变历程。他说:“我虽已是垂老之年,但‘老黄忠’的劲头还是有的,我要跟共产党走,追求科学进步,为社会主义建设多添一砖一瓦。”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入社后,王琎积极参加社组织活动,先后担任过九三学社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委员、杭州分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1961年,王琎当选杭州分社第三届委员会副主委。由于50年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当时许多社员情绪紧张,害怕暴露思想。为此,王琎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坚持贯彻“和风细雨、自我教育”的方针,通过“神仙会”等方式,组织社员学习政治、改造世界观,使大家逐渐敞开了心扉;二是贯彻“服务与改造相结合”的方针,通过举办岗位竞赛、召开服务交流大会等方式,推动社员在本职岗位上作出更大的成绩,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当时的领导班子中,70多岁的王琎是年纪最大的(其他同志均在60岁左右),但他从没有因为身体衰老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认真真参加每一次的组织活动,兢兢业业完成社组织交办的每一项任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此外,王琎还通过自己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身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如声援古巴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军事挑衅;就我空军击落美制国民党U-2间谍飞机发表讲话等,他热情洋溢发言的场面,给许多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琎在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也充分影响到了他的家人,儿子王秉忱、女儿王宝琳是九三学社社员、儿子王启东是民盟浙江省委主委,女婿林秉南是中共党员,他们都为我国民主政治事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琎追求“科学救国”之路始于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当年的47位留美生,在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认真思考着如何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中。学成后他们全部归国。习近平在主编《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时指出——“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值得一提的是,这47位留美生中就有严复之侄严家驺。时光荏苒,当年积贫积弱中华民族早已直起了“腰板”,我们更多地是要思考该如何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价值,变“科学救国”为“科学强国”,以此来应对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科技封锁与讹诈等,这才是我们在纪念王琎先生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陆靖基整理)
参考资料:
1.《浙江九三学社人物专辑》
2.我的祖父王琎—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家的文明梦(王天骏)
3.王琎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政协浙江省委员会)
4.黄岩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