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1891-1958),字叔雅,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为校勘学、版本目录学、庄子研究、唐代文化史等研究领域的大师,曾任孙中山先生英文秘书,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系安徽大学创始校长,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1938年刘文典先生辗转入滇,赴任西南联大教授,后转入云南大学任教授,直至1958年去世,他人生岁月的最后20年是在云南度过的。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他在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先生和九三学社社员、云南大学教授曲仲湘先生的介绍下,加入了九三学社,并承担社组织的参政议政工作,成为了云南省最早加入九三学社的成员之一。做为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刘文典先生二十岁就已名满天下,他师承刘师培、章太炎,结交胡适、陈寅恪,追随过孙中山,营救过亦师亦友陈独秀,驱赶过章士钊,痛斥过蒋介石,人称“二云居士”……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他是一位自命不凡、清高傲世、我行我素的“狂士”,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并饱受外界争议。
正当对刘文典先生这样一位“狷狂”之士能加入九三学社而感到好奇时,有幸结识了刘文章先生哲嗣——刘平章先生,通过与这位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多次详谈和参阅各种史料后,对刘文典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之一,刘文典先生身上既有为学人气节而坚守的士大夫精神,也有因时代弄人而无奈妥协的悲鸣与不屈。探究先生的世界,能触碰到那个时代中华民族顽强不息的精神命脉,更能从其“一字之微 征集万卷”的治学理念中感悟中国学术传统的精髓,对吾辈九三人来说,是极大的鞭策和激励。
一、“一字之微”的“慎”
从青年时代的《淮南鸿烈集解》到晚年的《群书校补》,刘文典先生用力最勤、成就最巨、功力最深、影响最大的是古籍校勘学。刘文典先生认为文献校勘“是个专门的业务,你要没有“日思误书 更是一适”的癖性,千万不要去尝试。得筌忘鱼,误了你自己,把“己亥”改成“三家”,又害了别人”。在刘文典先生学生——云南大学张文勋教授的回忆撰文中写到:“刘文典先生常说,读古书,做学问,有三大忌:一是望文生义,二是似是而非,三是凭空臆断。做校勘尤忌此三者。古代典籍在其转抄、转刻过程中,常有错简、衍文、漏字、错字发生,校勘就是要把这些错漏校正。纠正一个错字,或订正一段文字,都需要找到实证材料,望文生义或凭空臆断是绝对不行的。”
同时,刘文典先生鼓励学生身边不离字典,常说:“读古书先要过文字关,千万不可主观猜测,似是而非。不懂的字一定要去查字典,或者请教老师,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这是读古书的入门功夫。”对待校勘过的古籍也总是反复核证,例如《淮南子》的校勘,刘文典前后几次反复修改,甚至于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对《淮南子》进行校勘训诂的工作,足见其治学的严谨与审慎。
二、“征及万卷”的“勤”
在校勘学中有一条规矩,就是:“孤证不能立论,两证方可立论,三证方能做结论。”在刘文典的学术生涯中,他对古典文献学版本的认识,对古典文献学的考证理解和研究手段都有独特的见解,在学术上刘文典先生主张重视实证研究,尽可能地搜辑各种原始素材,在拥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方法作为指导,做出来的学问才能扎实。
据刘平章先生回忆,父亲刘文典做学问很投入,大多是晚上做学问,他觉得白天不太安宁,一般晚上九点钟后开始,一直到天亮以后才睡觉。中午母亲做好饭后,把父亲叫起来,他还是迷迷糊糊的,母亲夹菜给父亲说:“叔雅吃这个、叔雅吃那个”,此时父亲就是个晕晕叨叨的人,在朦朦胧胧中吃饭,就靠母亲把菜夹到他碗中。在当时,大学都是以学术立足,一位教授如果在学术方面没有什么成就,是会被别人非议的。一个毛头小伙子做点翻译或写点感受之类的,难
登大雅之堂,必须有一两部有影响的学术著作才行。压力成了动力,父亲就拼了命地做学问。父亲曾经为了一种资料专门跑到日本去。当时北大规定,教授任期满五年可以休假,也可以出国,他就到日本看书查资料,还专门写了首诗感慨这件事。
刘文典学术人格的产生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也与他严于律己分,勤学不辍分不开。校勘古籍,涉及文字、音韵、训诂多方面的学问,在对于如此枯燥繁复的学科,刘文典先生却以其持之以恒的毅力,扎实严谨的态度,无征不信的方法,对浩如烟海的中国古籍进行不懈研究,六年完成《淮南鸿列全集》、十六年完成《庄子补正》,对待学问研究的勤勉与执着,体现了中国学术传统的精髓,对于后人有普遍的教育意义,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典范。
三、赓续传承“慎”与“勤”
刘文典先生具备扎实的文字、音韵、训诂和目录、版本、校勘学功底以及对文、史、哲诸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他不仅通国学,而且中外贯通,对翻译学作用的认识也非常深刻,在他担任《新青年》英文编辑时积极宣传科学与民主,抨击封建和愚昧,热情启迪广大青年。其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巨大变迁,可谓跌宕起伏,从“一字之微 征集万卷”中能清晰地看到他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并从一个侧面彰显其勤勉审慎的学术人格。这种“慎”与“勤”的精神,不论是对于日常的读书学习,还是作为参政党成员履行我们参政议政的职责,不但学之必须,更是叔雅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慎”与“勤”不仅是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脚踏实地,更是钻研学问持之以恒的“滴水穿石之功”,九三先贤刘文典用“一字之微 征集万卷”为我们最好的诠释了两字的精髓。做为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社员,我们是新时代参政党建设中的一枚“小细胞”,如何在党派工作中发挥自身能量,实现作为民主党派成员的价值,成长为“大基石”,参政议政是必不可少的抓手,而要能参好政,建好言,做好参谋和助手,传承和秉持刘文典先生“慎”与“勤”的精神尤为重要,一是能用“征集万卷”的勤勉深入调研,掌握大量实证,求真务实,提高参政议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调查研究浮于表面;二是擅以“一字之微”的审慎,深入思考,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加强研究和分析,最终提出破解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才能使参政建言更具价值和影响力。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我们同先生虽未同处一个时代,未曾顶着同一片天,未曾脚踏同一块地,但是,我们能从先生治学理念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精神和力量,更感慨于九三先贤们的广博与深邃,他们的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川流不息,始终感召着我们要铭记初心,铿锵前行!(九三学社昆明市委 尹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