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开了序幕。辛亥革命及其之后的民主革命历史进程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孕育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共产党和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在内的政党均是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诞生的。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辛亥革命中九三先贤的故事。经查询公开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褚辅成、许德珩、梁希、税西恒、黎锦熙、何鲁、徐诵明、潘震亚、刘文典等九三学社创始人和早期成员,都曾是同盟会会员,曾经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有的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有的在辛亥革命前后,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将参与了辛亥革命的九三先贤情况简录如下,以此缅怀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学习和弘扬前辈先贤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褚辅成(1873-1948),字慧僧,浙江嘉兴人。1904年留学日本,入东京警察学校,后转法政大学。1905年7月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5年12月受命回国任同盟会浙江支部长,是浙江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5年回国后,与光复会、同盟会成员密切往来。1907年,与秋瑾两次在嘉兴面晤,商议起义之事。1908年,与光复会、同盟会等浙江革命党人多次于杭州集会,密商光复大计。同年,在上海参加江浙革命起义的秘密会议,后因会议遭到破坏,起义被迫停顿。1911年6月,杭垣国民尚武会成立,为武装起义积极准备,被推选为副会长。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江、浙、沪革命党人秘密商定光复计划。作为同盟会和光复会双重成员,代表浙江革命党人多次赴沪与同盟会中部总会主要领导人陈其美等秘密联络。参与了浙江杭州光复起义决策的全过程,是杭州光复起义的政治领导人和主要组织者。浙江光复后,先后被推为军政府之交通长、民政长、政事部长,为光复后浙江军政府最高民政首长,掌握军政府之实际权力。此后,又改任民政司长,主管全省之内务行政及交通、实业、警务等事项,并有对地方各行政官吏之监督权。后任浙江省参议会议长、军政府参事等。1913年当选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1918年当选广州非常国会众议院副议长。1927年任浙江省民政厅长。1938-1948年连任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5年7月,与黄炎培等6位参政员赴延安,和毛泽东等商谈,建议从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正式成立时,当选为常务理事。1946年6月九三学社上海分社成立,任主任理事。著有《浙江辛亥革命纪实》一文。
褚辅成《浙江辛亥革命纪实》
许德珩法国留学时留影
许德珩(1890-1990),字楚荪、楚僧、楚生,江西九江人。在九江中学堂读书时,经杨秉笙、王恒介绍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以许础的名字,在九江投笔从戎,参加宪兵队。李烈钧任九江都督期间,经廖伯琅推荐,担任秘书处秘书。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学门,次年转入国文学门。五四运动著名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就读于里昂大学、巴黎大学。1926年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参政会第一至第四届参政员。1949年之后,先后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水产部部长,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九三学社中央第一届至第七届主席。
梁希在德国留学时留影
梁希(1883-1958),原名燨,留日后改名希,早年字索五,后改字叔五、叔伍,笔名凡僧、一丁、阿五等,浙江吴兴人。1899年中秀才。1905年入浙江省武备学堂,1906年官费留日,入士官学校学习海军;1909年入名古屋大学农科学习。在日期间与陈其美相约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在浙江湖属军政分府从事新军训练。南北议和后复去日本,1913-1916年在东京帝国大学林科学习。1923-1926年在德国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9-1958年任林垦部(林业部)部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九三学社中央第一届至第五届副主席。 税西恒(1889-1980),字绍圣,四川泸州人。早年就学于上海中国公学。1911年在青岛高等学堂经李石曾介绍加入同盟会。先后参与刺杀摄政王和京津保同盟会刺杀袁世凯、良弼和载泽的行动,事泄,随机应变,幸免于难。税西恒在《辛亥革命回忆录》中说:(武昌起义后)他们设定了三个谋杀对象,袁世凯、良弼和载泽,最后确定为袁世凯。由严伯勋、黄芝萌、张先培和杨禹昌四个人具体实施。1912年1月16日,11时许,袁世凯的马车从宫中出来,守候在东大门不远处的严伯勋首先投出一颗炸弹。但袁世凯的车跑得很快,车过了炸弹才爆炸,只炸得两个跟随的卫士和军警。袁世凯马上命车改道而行,守候在丁字街口边一家酒楼上的黄芝萌和张先培想扔炸弹已经不可能了。军警马上搜捕,除投弹的严伯勋跑入附近的茶叶店里逃走外,其他三人都被抓获,当天就被枪杀。行动失败,税西恒急中生智,化装成流民侥幸脱身。他因装扮得土里土气,宛似农民一样,躲入茶馆混杂人群中,将炸弹塞在茶叶桶内,幸乃得免。1912年,考取公费留学,怀揣着他实业救国的理想,漂洋过海,远赴德国留学,入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1917年任德国西门子电力公司设计师。1919年回国,从事实业救国,先后任成都兵工厂总工程师、四川工业学校教授、川南道尹公署建设科长。1925年建成济和水电站,1932年建成重庆第一个自来水厂。1935年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1941年任川康经济技术室主任。抗战时创办蜀都中学任校长、重华学院院长等职。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上税西恒与褚辅成、许德珩三人被公推为主席团成员,税西恒被选为理事,在理监事联席会上被推举为常务理事。1946年10月,任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税西恒为主任理事。解放后历任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主任委员和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考入北京铁路专修科,次年因学校毁于火灾,返回湖南,考入湖南优级师范史地部,1911年毕业。武昌起义后,1911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担任湖南军政都督谭延闿秘书及都督府民政部秘书。后辞职主编《长沙日报》。1912年,与张平子等创办《湖南公报》,任总编辑,宣传革命和民治思想。1913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历史教员。1915年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1916年成立中华国语研究会。1920年与钱玄同创办《国语周刊》。1923年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8年任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院长。1937年随北京师范大学迁往西北,任教授、系主任、师范学院院长等职。此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等职。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在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监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何鲁(1894-1973),字奎垣,四川广安人。1903年入成都机器学堂。1906年保送南洋公学,后又转入清华学堂就读。1910年,经同盟会员朱伯为介绍到天津《民意报》工作,并在天津加入同盟会。在此期间,与税西恒等被发展为暗杀组成员,参与了刺杀袁世凯、良弼的行动。1912年春,南北议和后,回清华继续读书,因反对外籍教师侮辱中国学生被开除,后入天津工业学校就读。1919年末赴法国勤工俭学,考入里昂大学,获数学硕士。1919年回国,历任东南大学、大同大学教授,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安徽大学教授、代理校长,重庆大学、云南大学教授,四川大学教务长、校长等职。1931年任重庆大学理学院院长,并长期在重大执教,曾任重庆大学第五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数学学会理事等职。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在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监事。1946年10月,九三学社重庆分社成立,被推为理事。与税西恒、唐午园合著有《记京津同盟会二三事》一文。徐诵明(1890—1991),字轼游,别号清来,浙江新昌人。1908年赴日本求学,经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常与吴玉章等一起讨论国事,声援国内革命斗争;参加郭沫若组织的夏社,开展爱国宣传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弃学回国,入徐锡麟组办的陆军卫生部,任上尉连长。1914年就读于九州大学医学院,1918年毕业后留校从事病理学研究。1919年秋回国至北京医专任教。1928年北京医专改北平大学医学院后任院长兼病理学教研室主任。1932年任北平大学代理校长。抗战初期,受命组建西安临时大学(后改西北联合大学),任校务委员兼法商学院院长。西北联合大学分校后,离陕入渝,在教育部任职。一度担任同济大学校长。东北光复后,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兼病理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九三学社。1950年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兼北京医学院教授。1953年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并担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1990年百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潘震亚(1889-1978),江西抚州人,著名法学家、作家。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参加新军从事革命。1916年开始律师执业,同时创办《新共和报》,自任总经理兼总编辑,并兼任上海《新闻报》《申报》等特约通讯员。以“髯公”为笔名,撰写社论,针砭时弊,抨击反动军阀。192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失去组织联系。1948年任九三学社上海分社理事,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12月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安徽合肥人。1906年就读安徽公学,师从陈独秀、刘师培。1907年加入同盟会,改名文典。1909年赴日留学,就读早稻田大学。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担任上海《民立报》编辑,宣传民主革命思想。1913年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并担任孙中山秘书。1916年回国,曾担任《新青年》英文编辑。1917年至192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7年9月至1928年12月出任安徽大学筹备委员,并主持校务。1929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同时在北大兼课。1938年至1943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至1958年任云南大学教授。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昆明分社筹委会委员。(柳宗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