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杜顺德: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儿科学专家、华西儿科创始人


晚年的杜顺德(照片来自网络,公众号“永远的华西”)

杜顺德(1900.9.4-1985.11.26),四川遂宁人,医学博士,儿科学专家,华西医科大学儿科创始人,是新中国儿科学界最早的一批儿科专家。他是中国蚕豆病的最先发现者和命名人,也是四川省存在黑热病的最早发现者。他在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寄生虫病、传染病及其他儿科疾病方面亦有不少研究成果。1956年被评为国家二级教授。2021年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名录。

华西医学博物馆对杜顺德的介绍(照片自于网络,胡修原拍摄)

杜顺德,号滇光,英文名Du Swun Deho。1900年9月4日,出生于四川遂宁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从小学到中学每学期都考第一名,年年获奖学金。在华西协和高级中学校读书时,为了早点起床读书,他用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自己的手上,另一头拴在窗户上,他与学校的更夫约定好,让他每天四更时路过他住的房间时用手拉绳子把他叫醒,他就起来读书,这样还不影响其他同学休息。杜顺德1919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和中学,1920年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6年学完7年的课程,于1926年毕业,是华西协和大学首批自授学位的五位医学博士生之一(另4位是费承忠、陈礼辉、袁宗周、罗光壁。在此之前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仅有医学硕士授予权),同时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会医学博士学位。

杜顺德在华西协合大学的成绩表(1925年,部分)(四川大学档案馆藏)

1926年6月,杜顺德到北京协合医院任实习医师一年,接着任神经科住院医师一年,又任寄生虫学部研究员半年。他勤奋学习和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医学研究基础。1928年11月,任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讲师及附属医院内科住院总医师。

杜顺德一向关心劳动人民疾苦,不仅热情、细致地为劳苦大众诊治疾病,而且经常减免费用,尤其对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杜顺德1930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的“鸡蛋中之吸虫”一文,报告他在一个鸡蛋壳表面发现有西瓜子大小的血点,经显微镜下观察,证实为吸虫。同年,他又报告他调查425只河虾和溪虾,发现173只(占40.6%)感染肝吸虫,而344只池塘虾中无一只感染肝吸虫,认为吃醉虾是成都地区肝吸虫病感染方式之一。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论文《成都及其附近虾体之吸虫初步报告》,在《边疆杂志》上发表论文《华西常见人体寄生虫初步报告》。

1931年,杜顺德任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助教。1931年,他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成都伤寒及副伤寒》一文,报告伤寒26例、副伤寒甲2例、副伤寒乙4例,其中维达尔(旧译肥达)氏反应阳性者48%,合并肠出血15.6%,病死率15.6%。在报告中,他强调预防和护理的重要性。他还报告华西人体常见寄生虫病有蛔虫、蛲虫、钩虫及疟疾等。他用碱性龙胆紫染色法检查出血液中梅毒螺旋体,此方法简便、迅速,得到推广。于193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论文《血液螺旋体简易染色法》。

1933年7月,杜顺德去上海利斯特研究院任寄生虫学部研究员一年。1934年7月返回华西后,任副教授。

四川大学校史馆对杜顺德的介绍(覃建军拍摄)

杜顺德在医学上的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四川存在黑热病流行区,为四川黑热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1934年,杜顺德从茂县病人脾脏穿刺涂片中,找到利什曼原虫,并给锑剂治愈,从而最早发现四川存在黑热病,并于1936年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论文《华西黑热病》。

1937年10月,杜顺德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在儿科研究班攻读硕士学位一年。该研究班共有学员20余人,最后仅6人毕业,杜顺德名列第二。他的论文题目是《One hour two doseblood glucose to lerancete stin normal infants and children》(正常儿童的一小时二剂葡萄糖耐量试验),当时美国给小儿做糖耐量试验需多次抽血,抽血量大,杜顺德将此法改为两次抽血,并用微量法测血糖,得到导师赞许。

1938年7月至1939年6月,杜顺德任美国费城儿童医院住院医师,于1939年获美国彭省大学儿科医学科学硕士学位。


1937年教育部对杜顺德留学美加的批复(四川大学档案馆藏)

华西医学博物馆展览杜顺德1938年11月的论文手稿

1939年7月至1940年6月,杜顺德到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任住院医师。在美加期间他生活简朴,学习、工作刻苦,受到院方多次表扬和奖励。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杜顺德日夜牵挂着灾难中的祖国,于1940年8月返回成都,任华西协合大学内科教授,兼成都实业街传染病院代理院长。那时华西的儿科还属于大内科范围,没有单独成为一个专科科室,杜顺德感到儿科有必要发展成独立的学科,他研究了国外儿科的发展史,深感儿科已发展成独立的学科,因此,他反复说服大学领导,在华西创建了儿科。从此他一心扑在儿科事业上,一方面抓医疗、抓质量,另一方面抓教育、抓育人,使儿科教学科研和医疗发展成如今闻名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该院是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的三级甲等妇产儿童专科医院,源于百年华西医学沉淀和浓厚的华西文化,得以杜顺德、张君儒(儿科专家,九三学社社员)、乐以成(妇产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九三学社社员)等几代前辈的共同努力,儿科学在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打下的厚实基础,让华西第二医院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儿科疑难重症转诊收治中心。

杜顺德(前排右三)、乐以成(前排左一)、张君儒(前排右一)(照片来自华西医院官网)

1943年,杜顺德在华西首先报告一例牛痘脑炎。同年,又从四川汶川县病儿胸骨穿刺涂片中证实黑热病。为此他调查了四川16个县区,证明这些地方均有黑热病小流行,并证实当地人称的“痹子病”就是黑热病。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论文《四川黑热病》《牛痘大脑炎》。

1945年,杜顺德还向医务界及民间介绍消灭臭虫的简单有效方法,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论文《杀灭臭虫之简易法》。

杜顺德在医学上的又一突出贡献是首先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的死因,并获得国际高度评价,获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的科学博士学位。1947年,杜顺德在接诊中就注意到了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高是长期困扰广大农村新生儿的难题。由于广大农村大多采用旧法接生,新生儿破伤风患病率、病死率很高。他观察发现新生儿破伤风的死因主要是频繁抽搐,造成窒息及肺炎。据此,他制定了新的医疗护理方案,而且身体力行。整天守护在病儿床旁,观察病情发展,细心掌握镇静剂的用量,管理好呼吸。1947年至1949年,经他处理的11例新生儿破伤风中,8例痊愈,病死率下降到27.2%,这在当时世界医学文献中是绝无仅有的。杜顺德将这一成功经验,写成《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一文,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并写成英文稿寄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院,他们对论文及研究成果评价甚高,认为有独创性,因此,于1950年6月授予杜顺德该院最高学位“医学科学博士”。

杜顺德于1950年代初填写的简历表(四川大学档案馆藏)

1950年7月,杜顺德受中华全国儿科学会委托在成都建立中华儿科学会成都分会,他当选为成都分会主任委员。1950年起,杜顺德任《中华儿科杂志》编委。1950年至1958年,任四川医学院儿科教研组主任。应邀参加了《实用儿科学》《系统儿科学》《小儿血液病学》等大型参考书的编写工作。

杜顺德在中国最早发现并命名“蚕豆病”,是医学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蚕豆病在我国虽已存在多年,但一直被误诊。1951年4月至5月间,四川医学院儿科收治了8例病儿,其共同临床特点是突然尿呈酱油色,贫血及脾大。杜顺德联想到1944年他见过的2例和1947年见过的1例,他诊断为急性溶血性贫血,但病因是什么不得而知。于是他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终于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查到地中海地区有一种类似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食用马豆(favabean)引起的。马豆就是中国的蚕豆。接着杜顺德对8名病儿的家属补问了病史,得知8名病儿病前2—3天都吃过未煮熟的蚕豆,其中一例还在吃母乳的婴儿曾吃过保姆嚼烂的蚕豆。这样杜顺德在中国最先将吃蚕豆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命名为蚕豆病(俗称胡豆病)。他将这8例病案加上过去收治的3例,共11例,详细写成论文《蚕豆病》《中国西部的蚕豆病》《成都蚕豆病28例临床报告》发表在1954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华儿科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很快引起了国内医学界的重视,随后四川各地、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及浙江等省,陆续有蚕豆病的报告。截至1980年,华西儿科共报告蚕豆病500例以上。杜顺德总结了蚕豆病的特点:发病多在3月至5月蚕豆成熟之季节,男孩多,婴幼儿多见,大多在吃蚕豆后2天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杜顺德当时认为蚕豆中有一种蚕豆素,能使个别人发生过敏而生病。但发病的内因是什么,他一直在探索中。

1955年,粤东地区发生蚕豆病大流行,患者达1000人以上。广东省很重视这一问题,特邀杜顺德及其在中山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工作的长子杜传书,为了搞清发病机制,深入疫区做深入调查研究。杜传书对蚕豆成分进行了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证实患者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在蚕豆的作用下,造成红细胞大量溶解,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杜传书于1963年至1964年在中华医学杂志相继发表了《蚕豆病病因发病机制研究》《遗传性红细胞G-6-PD酶缺乏及有关溶血机制》等论文。同时,建立了几种采用微量血的诊断方法,简单准确,他们父子的研究成果在全国范围得到推广应用。继后领导开展了全国性普查,了解G6PD缺乏在国内地区分布,还新发现了16种变异型G6PD,获得国际认可。他们的研究使该疾病基本得到预防,住院死亡率由8%降至1%以下。杜传书将研究成果写成《蚕豆病》一书,该书于198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杜顺德对该书进行了评审,并写了前言。

1956年,杜顺德加入九三学社。1963年、1965年,当选为成都市第五、六届人大代表。

杜顺德于1974年退休。1979年,杜顺德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委员。1985年11月26日,因患肺炎、下消化道出血病逝于成都,享年85岁。

2021年,杜顺德入选“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名录。

在杜顺德的影响下,他的三个孩子后来都成了所在医学领域的专家。其女杜传诗(1928-),系著名口腔修复学专家,195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与丈夫胡允诚(大学同班同学,两次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一起志愿来到藏区,系中国最早一批援藏的医生。杜传诗曾当选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个人”,获国务院颁发的“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证书,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其长子杜传书(1929-2021)系医学遗传学家,原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著作多部,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类奖。其次子杜传礼(1930-2020.12.4),1954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系心血管病学家,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院长,是成都心血管病研究所创始人,并任院长,是《心血管病学进展》杂志创始人,曾任四川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自1978年以来作为主要研究人员获四川省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6项、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3项。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译文80余篇。多次被评为省市科技先进个人、四川省劳模。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照片左起:杜传书、杜传诗、杜传礼,拍摄于1977年,杜传礼提供)

杜顺德的水粉画,图片来自网络,胡修原拍摄


参考资料:1.百度百科词条《杜顺德》

华西协合大学教职工简历《杜顺德》

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总传(第一卷),吴仲强主编,湖南出版社,1990年

“我镜头里的华西人”之“华西坝上的园丁宋蜀芳”,戚亚男文,2019年9月

“发现蚕豆黄病的杜顺德”,《百年耀千秋——华西协合大学建校百年历史人物荟萃》,金开泰,中国文化出版社,2010

“华西医学博物馆参观纪实”,胡修原图文,2018年9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网

公众号“永远的华西”


本稿为九三学社成都市委课题《社史研究:九三学社四川大学先贤》(九三蓉发【2022】30号)

本稿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精神传承弘扬计划”资助

2021年档案和校史研究专项重点项目资助 作者覃建军

(课题编号:daxs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