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百年回眸薪火相传,来看与颜福庆的“时空对话”


2023年上海统战文化周的开幕活动上,陈望道、颜福庆、陶行之、荣毅仁等统战先贤的后人在现场用“诗朗诵”的形式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时空对话”。

其中,九三学社社员、颜福庆长孙、颜福庆医学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颜志渊和九三学社先贤颜福庆展开了“时空对话”……

满园春色关不住,先辈在先,后人在后,执著薪火传承,我们十指相扣;在那时空对话中穿越,爱为你喝彩,爱为我加油。

这是一场后人与先辈的对话, 也是一幕统战工作梦想与光荣的对话,当仁不让赓续那红色血脉,我们集结,再出发。

近日,颜志渊还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专访,讲述赓续“为人群服务”家训的故事,“颜福庆是我的爷爷,他创办了中国人自己的医院、自己的医学院,用最精湛的医术、最高尚的医德护佑生命,他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群服务,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人群灭除痛苦’,他是一部我毕生受用的教科书。”

颜福庆是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先后创办多所医学教育和医疗机构,为中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是中华医学会创始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现代医学之父”。他还是九三学社上海组织先贤。

颜志渊告诉记者,“1906年,24岁的颜福庆响应清政府号召,前往南非当矿医,为华工治病。在当地极端艰苦的环境下,他大受震撼,看到底层大众的困苦,从此立志学医。”

1906年,颜福庆被选送到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深造。他学习努力,刻苦钻研,1909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是在耶鲁大学第一位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留学回国后,颜福庆在上海创办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澄衷肺病疗养院(今上海市肺科医院)等,培养出一大批医学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在行医办学之初,颜福庆强调“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经验,勾画出“公医制”的蓝图。1928年,颜福庆创建吴淞卫生公所,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卫生实验区。

在颜志渊眼中,“爷爷一生严谨治学,热爱祖国,献身医学事业始终不渝。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从根本上强健国民体魄,让每个人都远离病痛的折磨。”

颜志渊与颜福庆共同生活了26年。他回忆道:“爷爷70多岁时还每天走路去上班,爷爷做人做事都以身作则,生前常常教导我‘读书要用功,做人要规矩,对人有爱心,做事要专心’,他也跟我讲‘祸从口出,讲话要注意分寸’,这些教诲他以身作则,我亦终身受用。”

“在生活中,爷爷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除了言传身教外,他对我们小辈很宠爱,尤其我是长孙,更加受到他的喜爱,他带我出去旅游,带我出去吃饭。”颜志渊回忆道:“爷爷当时每年都到大场镇给我奶奶扫墓后,即返其出生地江湾镇。有一次,他还带我们去拜访他的老师,当时他的老师已经90多岁了,爷爷70多岁,但是他很尊重老师,请他出来吃饭,这些我都看在眼里。”

“爷爷和邻居们的关系都很好,他还要我多向邻居孩子学习,不能有少爷脾气。”颜志渊说,当时,他们家地方宽敞,家里的客厅常常成为九三学社上海第一医学院支社的活动场所,除了学习政治内容外,有时还会跳舞,后来颜志渊在爷爷的感召下,也加入了九三学社。

1956年9月,九三学社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对台湾广播宣传工作的通知》,决定每月安排三到四位社员参加对台广播。颜志渊回忆说,“爷爷等三位社员参加了广播,台湾有爷爷的老同事、老朋友,他精心准备广播稿,反复推敲,他在广播讲话中介绍了自己创办医学院的经历,呼吁台胞及有志之士回到大陆来看看。我想当时爷爷内心一定对祖国繁荣发展充满信心。”

在颜志渊看来,颜福庆最重要的精神品质在于爱国、为民、无私奉献。

“我今年79岁了,到了这把年纪退而不休,希望在有生之年多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现在还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顾问、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所史室顾问、复旦大学档案馆联络员等职。”颜志渊说,“我要向爷爷学习,他70多岁时还在医学院担任院长,也没退休。”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统战文化周开幕活动中,颜志渊与陈望道之孙陈晓帆、陶行知曾孙陶侃、荣毅仁侄女荣智丰深情朗诵《与统战先辈的时空对话》。颜志渊受访时表示,弘扬大团结精神,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向党。“作为统战先辈的后人,我在幸福中找到了爱的归宿,要以善良之本立身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