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祖父许德珩与毛泽东的交往


毛泽东与许德珩的交往和友谊,因追求再造神州的真理而发生,因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而莫逆,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今年的12月26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纪念日。

640 (1).jpg

1956年5月12日,国家主席毛泽东任命许德珩为水产部部长。(许进供图)

我的祖父许德珩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相识于五四运动时期,在建立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历程中,许德珩与毛泽东等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为了共同的理想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许德珩感到巨大的鼓舞。毛泽东撰文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并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参加湖南新军。1908年,考入九江中学堂不久,许德珩就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胜利后,许德珩剪掉辫子,与清朝决裂,离开学校,到革命军李烈钧部担任秘书,后参加讨伐袁世凯的湖口战役。

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封建帝制的阴魂也没有散去。中华民国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他们所期望的、安宁幸福的生活。在内部战争和外来侵略双重的战乱之中,中国人民苦不堪言。1919年,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

在那时的北京大学,毛泽东是图书馆书记。许德珩是穷学生,为了节省照明用的灯油和取暖用的木炭,他终日在教室和图书馆学习。五四运动积极分子许德珩与心怀天下的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一起探讨救国救民之路。

李大钊先生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存在时间最久、会员数量最多、会员分布最广的社团。学会把“创造少年中国”和“再造神州”作为理想。毛泽东和许德珩都加入了这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社团。许德珩担任《少年中国》月刊的编译员,经常发表文章,传播进步思想和文化。

少年中国学会会员中,李大钊、毛泽东、恽代英、邓中夏、赵世炎、高君宇等成员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道路;许德珩、杨钟键、朱自清等成员主张科学教育救国。毛泽东和许德珩还参加了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

1920年2月,许德珩赴法国勤工俭学。在那里,他接触到唯物史观社会学,全面学习了社会主义史。1927年1月,许德珩来到国内革命的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讲授社会主义史和社会学,成为第一位用唯物史观教授社会学的学者。

毛泽东和许德珩这两位热血青年,因探索真理而结社,又在学习和革命实践中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640.png

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邀集党内外人士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前排左起:许德珩、彭真、刘少奇、郭沫若、邵力子、毛泽东、黄炎培、陈叔通。(中国政协文史馆供图)

为建设统一战线而共同奋斗

1944年,日本侵略军对我大西南发动进攻,桂林失陷,川黔吃紧,蒋介石集团中投降空气浓厚,法西斯反动势力猖獗。面对时局,当年少年中国学会骨干、被大家称为“少年中国之少年”的许德珩再次以民主与科学精神号召客居重庆的文教界知名人士组织起来,共同争取民主,团结抗战,维护国家独立。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把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以便实行民主的改革,动员和统一全中国的抗日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使中国人民从日本侵略者手中解放出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共产党同国民党开始重庆谈判。9月9日,毛泽东约许德珩、劳君展夫妇见面。分别二十多年后,大家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时重逢,十分高兴。毛泽东对许德珩说,记得我们在北大好像还有个组织呢。许德珩说,我们参加了李大钊先生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对新民学会会员劳君展说,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怎么会打仗呢?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啊!叙旧之后转入正题,他们交换了对时局的意见,许德珩、劳君展向毛泽东介绍了他们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刚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的情况,毛泽东闻之十分感兴趣,鼓励他们将座谈会发展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

许德珩、劳君展听后面有难色,认为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不多,发展成为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有困难。毛泽东鼓励他们说,人数不少,即使少也不要紧,你们都是些科学文教界有影响的代表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不是也起到很大的宣传作用吗!毛泽东的建议给许德珩、劳君展很大的鼓舞,他们决心以毛泽东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将民主科学座谈会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这就是九三学社的缘起。从此,九三学社跟着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其中第五项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发布前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曾经四次邀请许德珩等九三学社领导人和其他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到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4月27日,毛泽东给晋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写信,通知他邀请在北平的张东荪、符定一、许德珩、吴晗等人来解放区参加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会议,讨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讨论关于加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合作及纲领政策问题。5月31日,毛泽东致函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请考虑将张东荪、吴晗、许德珩等尽快从平、津接出来,以便征得他们同意后,选为华北行政机构的委员,并有一二人任部长,一二人任副部长。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备期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关怀和支持下,九三学社作为党派单位参加新政协。9月20日晚,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前夜,新政协筹委会在中南海瀛台设宴招待与会人员。7时许,毛泽东面带笑容地步入会场,全场起立,热烈鼓掌。毛泽东挥手示意大家坐下之后没有立即落座,他看了一下同桌的人高兴地说:我们这一桌什么人都齐了,有无产阶级李立三,有无党派人士、文学家郭沫若,有民主教授许德珩,有工商界前清翰林陈叔通,还有妇女界廖夫人和华侨老人陈嘉庚、司徒美堂……这是统一战线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分九三学社社员认为九三学社民主革命的使命已经完成,其成员已经加入新中国的各项建设当中,故九三学社不必继续存在下去,提议解散。九三学社内部就此进行讨论并广泛地征求意见。毛泽东听说此事后当即表示不同意,并由中央领导同志传达了他的意见。中央领导同志阐述了民主党派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九三学社不但不能解散,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祖父经常对我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九三学社的今天。

相濡以沫 风雨同舟

1936年10月的一天,在北平秘密从事文化救亡工作的中共党员徐冰、张晓梅夫妇到我祖父家作客。他们告诉我祖父、祖母,红军到达陕北后物资缺乏、生活困难。祖父、祖母不顾生命安危,当即表示要买一些物品送给毛泽东。他们倾家中的积蓄,凑了500多块大洋,由我祖母劳君展与张晓梅女士一道到东安市场买了十几块怀表、三十多双布鞋和一些火腿等物品,请徐冰、张晓梅送到延安。11月2日,毛泽东在收到这份道义上的支持后挥毫致谢。他在信中说,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完全是一致的。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

1945年9月9日,毛泽东在重庆会见许德珩、劳君展夫妇时,向他们赠送了延安生产的毛料,这对于经历了多年日军飞机轰炸、生活捉襟见肘的许德珩、劳君展夫妇,真是莫大的帮助。

640 (2).jpg

1960年1月,劳君展(左一)与毛泽东在一起。(许进供图)

1956年,在九三学社第一次全国社员代表大会上,许德珩在社务报告中指出:在我们伟大的新中国里,真正要求民主的必然归趋于社会主义民主,真正追求科学的必然归趋于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真正爱祖国、爱人民的必然归趋于无剥削、无贫困、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

1961年,许德珩提交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书。他在申请书中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四十周年。毛主席思想已经成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革命建设取得胜利的重大武器。我们过去那种受人欺负,吃不饱、穿不暖,抬不起头来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追溯这些原因,是由于中国在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下,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结果。1979年3月,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的许德珩向中共中央提出请求,他唯一的愿望是在身后能够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后,中共中央批准了许德珩的入党申请,89岁高龄的许德珩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他激动地说:我能在垂暮之年,由一个爱国的民族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感到无限光荣。我要永远为党工作,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毛泽东与许德珩的交往和友谊,因追求再造神州的真理而发生,因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而莫逆,值得我们传承和弘扬。

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将中国人民带上强国之路。两百年以来,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在世界上受人尊敬,从未享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影响。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要求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作者:许   进

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委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

编辑:陶家璇

校对:刘   欢
审核:史慧玲
来源:《中国政协》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