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邓稼先手迹。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料文物中,有一页稿纸彰显了九三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深蓝色的圆珠笔在稿纸红色的小方格中恣意游走,洋洋洒洒的繁体字和不同的数字、字母交织在一起。
这些复杂的公式是什么?想必看到这张稿纸的人都十分好奇。
“这个是真迹,别的地方可看不到。”这里的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原来,这张稿纸是九三学社社员邓稼先的手迹,曾刊印于《邓稼先文集》中,由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捐赠给九三学社中央保存。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身上藏着太多“未解之谜”。他在大漠中隐姓埋名默默工作28年,当好友杨振宁问他的工作单位时,他含糊地回答:“京外单位。”当妻子许鹿希问他调到哪里工作时,他摇摇头后又坚定地说:“我的生命就交给将来的工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当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的新闻传遍全国时,许德珩还不知道在这背后,有女婿邓稼先的默默付出。
“九三学社社员在这一时期为国家做了许多贡献。他们的人品特别难得,真的做到了‘无我’。”工作人员动情地说。
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九三学社社员备受鼓舞。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邓稼先、王淦昌、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等都是九三学社社员。他们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来源:统战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