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闭幕的政协邢台市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邢台市委主委刘贞哲以《以“千斤粮、万元钱”为引领,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为题,做大会口头发言;市政协常委、社市委副主委王莉萍执笔的《关于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胡占军委员执笔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武东生委员执笔的《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促高质量赶超发展》、史晓雷执笔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议》等被作为书面发言进行交流。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为企业发展持续“供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之间的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既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持续供血,是助推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义务教育,用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将城市教育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5%—2.5%用于职业教育培训”,近几年,我市各县(市、区)征收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仅占16.7%左右。
(二)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不优。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统筹乏力、各自为战的弊端,政府对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统一规划引领不足。高职院校数量较少、中职院校规模较小,各县域职业院校在全市的发展定位、办学分工不明确,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未形成紧密对接本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布局。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政府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统筹不到位,缺乏全局性规划。以2018年为例,参加中考的学生有6.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4万人,职普比例为31:69没有达到职普相当的要求。由于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质量相对不高,在就业、职称评审、职能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待遇差距大,职教学生就业难更加剧招生难,形成恶性循环。
(四)校企合作统筹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宏观调控、搭建平台、指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虽然相关政策对校企合作作出明确规定,但规定比较笼统和宏观,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政府对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缺乏资金支持或政策倾斜,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没有搭建起校企之间深度合作、共赢共享的服务平台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资源整合,构建邢台特色职教体系。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研究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事项,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二是整合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推进中、高职、普通院校的有机融合,构建低-中-高搭配的育人体系,为企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三是以政府为主导、牵手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紧扣邢台市产业布局,以建设行业(产业)学院为抓手,政产学研协同推进,构建具有邢台产业特色的职教体系。
(二)调整职教结构,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一是营造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邢台工匠培养和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使新的求学观、择业观和成才观在全市蔚然成风。二是把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骨干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职业院校按照邢台市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融合、专业建设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精准度。三是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培养产业急需技艺高超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一是政府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统筹,同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政策制定、要素支持,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二是充分利用我市产业人才数据平台,发布产业人才需求报告,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三是强化企业参与办学,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四是校企共同开办和建设专业。把企业技术需求融入专业,把企业技术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把校内专任教师融入企业,把学生发展融入教学。五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管理、评价、诊断与改进的全过程,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通职业院校教育与企业对人才需求质量要求的“最后一公里”,实现职业院校内涵提升的同时,为企业持续“供血”,助推邢台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