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王莉萍:关于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刚刚闭幕的政协邢台市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邢台市委主委刘贞哲以《以“千斤粮、万元钱”为引领,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为题,做大会口头发言;市政协常委、社市委副主委王莉萍执笔的《关于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胡占军委员执笔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武东生委员执笔的《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促高质量赶超发展》、史晓雷执笔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市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议》等被作为书面发言进行交流。

关于我市中医药事业 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成为共识,尤其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更是体现其特色和优势,“十四五”期间将是良性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市把中医药事业作为邢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部署谋划,政策支持,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机遇。

一、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扁鹊中医药文化发祥地,在中医药资源禀赋等方面具备优势。市、县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医诊疗能力和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现有千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园(区)51个,形成了“一区一带”的产业区域分布格局:以巨鹿县为核心的东部平原产业区,主要种植金银花、枸杞等,面积约19.5万亩,成为地理品牌。以内丘县、信都区为核心的西部太行山产业带,种植酸枣、王不留行、黄芩等中药材品类达到50多种,仅酸枣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内丘县还是全国知名的酸枣仁生产、销售集散地,市委市政府大力助推“邢台酸枣仁”区域公用品牌,酸枣产业前景良好;中医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中医药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中医药康养产业初具规模,以“健康邢台”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全面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医药市场主体薄弱中药材种植偏散,且少、乱、杂;中药生产企业缺乏龙头性支撑,没有形成邢台特色的品牌竞争力;作为三产的中医药服务业尚不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二是中医药事业投入不足。三是扁鹊文化需要进一步挖掘。当前,全国一些地方都在利用扁鹊品牌,抢占中医药康养高地,我市的扁鹊文化品牌挖掘利用不充分。四是中医药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基层中医人员流失,诊疗水平不能满足需求。

三、几点建议

(一)突出高质量发展理念。按照中医药“一法一条例一纲要”的要求,持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科学编制邢台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高质量赶超发展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落实好《关于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积极的中医药强市战略。

(二)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推进市中医院创三甲、重点县中医院创三级,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坚持中西医并重并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建立健全适合我市中医中药发展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发展中医药康养保健服务, 满足群众多样化中医药健康需求。

(三)中药材种植实施品牌化控制。规划道地药材基地建设,结合“千斤粮、万元田”工程,突出做强酸枣仁、金银花、枸杞等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中药材种植,形成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药材种植区和种植带,配套建设中药材产销流通商贸基地;支持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做好品牌建设和名牌产品认证,鼓励道地产品加入国家中药材流通追溯平台,打造全省中药材的品质高地。

(四)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依据平原、丘陵、山区地域特点,制定中医药与一二三产业结合规划,逐步形成集中医药文化、中药材种植、药企生产、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要素融合的中医药产业新模式。充分掌握国内外康养产业的动态和发展趋势,积极应对老龄化趋势,立足我市和周边区域的人口结构和社会需求,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

(五)发挥中医药示范县作用。重点打造内丘县、巨鹿县、信都区、沙河市和临城县五大中医药产业基地,实施中药材种植提质增效、中药材集散加工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养老康居、中医药创新发展和中医药人才传承及培养六大工程。积极引导君临药业、恒利制药、国金药业等药企做强做优,谋划并实施一批中医药重点项目,推动邢台市中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六)建立中医药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为中医药发展“引智借力”,依托省内外医院、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培训制度和紧密合作关系,培养中医药方面的紧缺人才;建立吸引、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的保障机制,做好对中药材种植基地、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促进中药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全链条合作;持续提升扁鹊文化影响力,使之成为邢台文化IP,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