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太行山区六岭关明长城遗址考察


5月3日,九三学社秦皇岛市委参政议政部副部长、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封振国据于《中国长城年鉴》索引(长城出版社,2006年9月版),到太行山西部山区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下口镇六岭关村调研,考察明代内长城遗址。期间结合考察,并与平山县原文化局副局长焦庆生、六岭关村庄考负责人张和平先生深入探讨、交流。

六岭关河套西侧明长城遗址

《河北省志》(第81卷 《长城志》)记录,六岭关长城属于明长城龙泉关路长城。龙泉关路长城北起河北省阜平县西北部,南至沙河数道岩。长城沿太行山山脉南下,蜿蜒在晋冀两省交界地带。六岭关长城位于平山县与山西盂县接壤处,属于鹞子崖与十八盘口下所辖长城段,亦是本路段的重要关隘之一。据于清光绪《畿辅通志》记载,这段长城长75公里。光绪《盂县志》(1881)记载“六岭关,县东北六十里,在伏马故关西,唐博野,乐寿界。李寰由博野趋忻州曾经此”。《四镇三关志》记载:“六岭口,正城一道缓,正德十三年(1518)建。”据《平山县地名志》(1983年7月版)记载:“明末清初,平山西部边沿设关口四十余处,六岭关位之其一,关口西伺山西、东卫平山,山高陡险,悬崖峭壁,其上设防,六道山岭如至目前之窥,故称六岭关。清康熙年间,村人建居辟村于关口东山岭下,遂名六岭关。” 亦有《明长城考实 山西卷》记:“六岭关,在榆林坪乡枣沟村东二华里处,因旧时行人至此关,需翻越六个山岭,故名。”

马蹄道菩萨崖下明长城遗址

据于1986年7月平山县文保建档并记录,平山县境内现存明代长城共计24处,明长城六岭关口段位于下口镇六岭关村西南,是其中之一。六岭关口原建有一座关门,民国时期被拆毁。现存城门岩、马蹄道两端城墙,据于资料记录和实地考察,城门岩城墙位于六岭关村西,全长758米,踞于关口南北两侧,取材于周边自然山石、夯土,俗称战台。由于历史久远、自然侵蚀,现存沉寂在莽草之中的两座夯土堆和长亘,其夯土筑高18米左右,周长约50米。马蹄岩城墙位于村西南蒿田河河套东西两岸,以扼守河口。东岸城墙仅存20米,西岸城墙绵延深远,延伸到马蹄道菩萨崖深处,城体显露处有资料记录为170米。城墙以方石砌筑,白灰勾缝,中间由砾石、夯土填充,横亘在河套山梁之上,地势凶险,且延绵深远。暮春时节,荆棘封存、杂草蔓生,但明长城历史意韵依然可见,雄浑、沉邃之美令人称颂。

向下,伸向河套

 

向上,延伸到山谷

史学可鉴,六岭关等太行山西部关隘,均是北方游牧民族跨越太行山天然屏障侵袭中原的重要路径,古来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重要战略要塞。民国时期,晋奉军阀战争中,阎锡山为防奉军入晋,曾整修六岭关城墙,对此处长城进行加固和重修,并在周边修筑工事、防空洞等,派驻兵把守,以备战事。至今,军事工事遗址尚存,譬如:西梁、城门岩、孤山等地,已发现6处防空洞等防御工事,并保存完好。1937年10月,娘子关战役期间,国民党第四十二军冯安邦部独立四十四旅固守六岭关,历经激战,奋力击退经洪子店西犯的日军。抗日战争时期,六岭关亦设兵站,以此防御。据村民引导,村西寺沟口坡脚处埋葬有15名八路军战士的遗骨,当时,为了便于后人辨认,在烈士墓地处栽植两棵核桃树为记,并以此缅怀先烈。

“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学鉴史学,弘扬长城文化精神。据于考察,当前太行山区的北方普通农村“老龄化”“空巢”现象明显,农村村民呈现出老、少、弱等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趋于城镇化的时代现实,使得农民进城务工,大量劳动力流失现象明显,特别是在边缘山区“空巢”现象日益严重。关于边缘山区普通农村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不容忽视,人为的破坏不太明显,但自然的风雨侵蚀成为文化遗存逐渐毁灭的重要因素。由此,关于影像资料的拍摄记录、图片资料的翔实踏测和绘制,甚至对于民间传说、口传文化等资料的整理,其实际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这也将是后人真实了解乡野长城等文化遗存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力求做好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弘扬民族精神,讲好长城故事。

封振国考察六岭关明长城

(九三学社秦皇岛市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支社 封振国 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