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的瓷器。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 王佳雯
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水下考古发掘重点项目,10月19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召开的“考古中国”(水下考古首期)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项目开展期间,中央电视台对水下考古发掘进行了三天专场直播,全网点击浏览率超过两亿;湖南卫视《丝路上的水下考古》首期《丝路遗珍》播出后,水下考古引发网友极大兴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项目实施期间,九三学社福建漳州市委会积极对接水下考古工作,多次到海上作业平台调研,了解水下考古现状及需求,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为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贡献九三学社的智慧和力量。
本版今日推出相关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沉睡海底七百年的元代沉船“重见天日”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杏仔村东侧的圣杯屿海域。这里是古代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航道,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的交汇处。
然而,由于周边海域暗礁丛生、海况复杂、历年来台风频袭,这里也是一处海难多发区。
2010年10月底,第13号台风“鲇鱼”在古雷半岛附近海域登陆,杏仔村附近渔民的鲍鱼养殖箱被卷入海底。渔民们心疼鲍鱼昂贵,便雇请了潜水员下海打捞。
打捞鲍鱼箱时,潜水员在海底无意间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瓷器,便一并带上了岸。通过沿海渔民的举报,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漳州市文物部门。
通过持续走访探查,结合当地渔民提供的线索,文物部门认为,这些文物可能来自一艘古代沉船遗址,而船体沉没地点大致位于圣杯屿周边海域。
根据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流程,漳州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水下考古工作队开展了初次调查,确定了沉船位置,并对船体的保存状况有了一定了解。
201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福建水下考古工作队结合厦漳海域水下考古调查对该遗址周边海域也开展了调查工作。2021年结合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技术潜水培训班,考古队对遗址水下文物分布范围、保存状况、遗址性质、船体及船体埋藏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获取了一定的遗址影像、测绘及周边物探数据,为下一步遗址的保护、发掘和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1年7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主办,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专项研讨会在漳州宾馆召开。与会的各级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重点调查成果丰硕,鉴于圣杯屿沉船的重要性,应尽快开展全面的考古发掘工作。2022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漳州圣杯屿沉船考古发掘列入国家文物局“十四五”考古工作重点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国家文物局统筹制定了三年的工作计划,拨出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并协调全国水下考古力量,2022年8月,圣杯屿元代沉船的水下考古发掘全面启动。
大型水下考古发掘项目开展并不容易。与陆上考古不同,水下考古发掘得“靠天吃饭”,尤其圣杯屿海域海况复杂,水下环境多变,受台风影响大,因此水下考古发掘对现场环境、人员素质以及设备、经费等要求更为严苛。加之船体深埋于泥沙之下,砂石交错,清理工作十分艰难。
据考古队员介绍,圣杯屿沉船所在地位于海面以下30米深处,日常能见度仅50厘米左右,工作难度和强度成倍增加。
为看清遗址全貌,考古队员利用水下摄影对遗址的埋藏区域和细节一一记录,在低能见度海况下用两万多张照片拼接出近两百平方米的沉船遗址全景高清图像,为水下考古科学发掘提供了重要保障。
去年,考古队员清理发掘沉船遗址只发现6个隔舱板7个船舱,但随着今年发掘工作的全面展开,工作逐渐深入,南面埋在两米多深砂石下的三个船舱也逐渐露出了她的神秘面纱。
早上五点半出海,在海底拍照测绘、绘图、装筐提取文物、在海上作业平台清理文物,回到收藏室后继续拍照、编号、测量尺寸,直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这是水下考古队员每天的工作日常。但看着满舱的文物,考古队员们都觉得一切坚持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自去年8月项目启动到今年10月,漳州圣杯屿遗址船舱内船货提取工作圆满完成,累计出水文物17288件。这艘沉睡在漳州海底700年的元代海船,终于重现在世人面前。
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150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等贵宾出席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作了《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主旨演讲。同一天,外交部正式对外发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开展海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
“考古中国”是国家文物局主导的重大研究项目,该研究主要针对一些重大考古和大遗址保护项目,关注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领域。10月1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首期水下考古专题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了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最新成果,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典型代表,在“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水下考古发掘发现,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船体残长约16.95米,最宽处保存约4.5米,残存9道隔舱板和10个船舱,发现桅座、龙骨板、龙骨补强材以及舭龙骨等船体构件。发掘出水文物标本总计17288件,主要为龙泉青瓷和陶罐、铅锤、印章等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其中龙泉青瓷数量达到1.6万余件,器形包括碗、盘、碟、盏、洗、缽、香炉和高足杯等,年代为元代晚期,为典型的外销贸易瓷。结合温州朔门古港的考古发现,专家推测该沉船可能是从温州港出发的民间贸易商船。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是目前出水龙泉瓷器最多的一艘沉船,是元代晚期龙泉瓷器大量外销的典型代表。龙泉青瓷的大量外销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交流,对世界陶瓷史、文明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布会上,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浩表示。
圣杯屿沉船、船货以及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的发现,对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等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沉船重现了元代晚期龙泉青瓷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是近几年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成果。
据了解,漳州市文旅局已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系统梳理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的考古材料,提炼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价值,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准确定位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考古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为水下考古事业贡献九三力量
今年三月的一天,在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社员之家”,社员们像往常一样交流自己的近况。第二支社新社员、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项目副领队、漳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阮永好与大家分享了漳州圣杯屿项目的开展情况,立刻激发了社员们的浓厚兴趣。
“听完永好同志的介绍,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项目非常有意义,我们市委会要大力支持,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副主委林喜勇说。
9月24日,第二支社联合第四支社、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支社等社员来到圣杯屿元代沉船水下考古海上作业平台学习考察。
“这些瓷器太漂亮了!有种和过去时空接轨的感觉!”“第一次不是隔着玻璃观赏文物,太难得了!”社员们在考古队员的指导下,零距离接触了出水文物。对精美的出水瓷器,大家赞叹不已、仔细观赏。
时隔三个月,第二支社主委潘颖依然记得触摸文物时的震撼。“我们的社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文物,到现场了解水下考古过程。在觉得新奇有趣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文物的珍贵以及考古团队的辛苦,也想为考古工作尽一份力。”
为了让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更好展示与阐释,将其转变为公共文化资源,通过数次调研,在多名社员的积极参与下,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形成了《关于建设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专题博物馆的建议》。
“建专题博物馆的意义,就是让文物不再只是文物,而变成一个可以实现古今交流的平台。”据建议执笔人、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干部罗东阳介绍,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建议,从打造品牌、弘扬“海丝”文化,教研结合、建设人才队伍,数字赋能、“重现”历史遗迹,深度开发、创新产品设计四个方面入手,积极谋划推进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专题博物馆的建设。
早在2022年圣杯屿项目第一期发掘期间,九三学社社员、漳州市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徐钰就参与策划了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成果专题展。对下一步建设专题博物馆,她提出了加强IP打造的建议。“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可以提取圣杯屿沉船遗址中的代表性元素,设计成盲盒等年轻人喜爱的文创产品来推广,从而进一步扩大圣杯屿IP的影响力。”
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副主委、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负责人张健则关注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专题博物馆建成后,其对漳州文旅经济的推动作用。“圣杯屿沉船遗址让漳州多了一个讲故事的主题。我们希望通过建设专题博物馆,打造漳州全域旅游的新增长点,塑造文旅宣传的新亮点,让考古成果惠及民众。”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向九三学社漳州市委会发来感谢信,对市委会及相关社员积极参与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表示感谢,并对市委会在漳州水下考古工作中积极建言献策给予充分肯定。
“今后市委会将继续支持漳州的水下考古工作,为我国水下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九三学社的智慧和力量。”林喜勇说。
(本文图片由漳州圣杯屿水下考古发掘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