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黄斌: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认知与管理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繁荣、医疗保健不断完善,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老年性疾病的发病、康复管理问题凸显,阿尔兹海默症就是其中之一。对此,成都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锦江区委员会副主委、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黄斌在1月22日召开的政协第十五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带来了关于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对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认知与管理,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的建议。

黄斌.png

黄斌表示,目前尚无有效阻止阿尔兹海默症发生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药物,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早期预防尤为关键。相当一部分人(包括医务人员)对痴呆有所忽视,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持消极态度,导致对诊断、治疗延迟。

“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尚有多种可控危险因素,包括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还有多种与之发生发展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包括中晚年业余时间参加社交、认知或智力刺激活动以及体力锻炼活动等。”在黄斌看来,关注“一老一小”,预防此类疾病发生,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康复管理痴呆患者,需要全社会加强重视,提高对痴呆的认知,减轻痴呆给我市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

黄斌建议,要逐步将阿尔兹海默症纳入基层慢病管理,如同高血压、糖尿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投入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卫生、民政、公共卫生、医保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与相关专业专家研究制定相关管理规定、计划,制定包括检查与诊断、评估与照护计划、医疗管理、信息/教育和支持等在内的照护领域的目标,并督导落实。

同时,加强普及宣传痴呆的公共卫生知识,专科医师、康复医师积极通过公共日、多种传播媒介、社区健康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形象生动的痴呆科普知识宣传;深入社区、养老机构或组织居家和养老机构照护人员学习相关照护相关知识;深入基层医疗机构或组织其医务人员培训相关的预防、筛查、早期诊断、康复管理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管理能力。

要逐步建立阿尔兹海默症的社区规范管理模式,制定个体化照护方案:痴呆一旦诊断,建立患者登记,安排及时就诊;在上级医院专科医师指导下,对居家养老患者、社区或机构养老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康复训练计划并加以实施。

“最终构建一种依托社区、三甲医院神经-康复团队直接指导并参与的基层医疗机构认知障碍诊疗与康复的全程管理模式,预防该类疾病发生、控制痴呆进展、康复管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黄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