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郑户南:心系“三农” 甘当“三客”


4月28日,九三学社社员郑户南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说起郑户南,钱塘江畔的杭州泗乡一带无人不知。这不仅因为他是创业有成的企业家,更因为他身兼麦客、信客和藏客三种身份,每一种身份都在讲述着独特经历,每一种经历都在演绎着感人故事。

麦客:奔波万里济贫

郑户南1968年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在乡政府和乡农机站当过会计,1992年担任村经济合作社副社长。像许多农村青年那样,他的人生一开始就与“三农”密切关联,所不同的是,他在“奔小康”路上更有一种向善追求和执着作为。

在炎炎烈日下收割水稻历来是最苦最累的农活。1998年,郑户南所在的廻龙村实行田地大规模整理,如果实行机械化收割,可以大大减轻农民劳动强度,但是村里无钱购买收割机。郑户南想到自己12岁就下田劳作的辛苦,于是拿出家里仅有的3万元,并向亲戚朋友借了10多万元,在杭州第一个购买了日本制造的多功能收割机尝试割稻。当时建筑业和江边采沙业很赚钱,有人劝他用这笔钱买几台挖土机,每月有10万的高额回报。因此村民们难以理解他的举动,当了大半辈子农民的父亲更说他是“败家子”。

郑户南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农业机械化就是好。原先1亩地从割稻、打稻到晒谷,要5个人忙活好几天,用机器只要半个小时全部解决,工效提高100倍,而且麦秸稻杆经粉碎后可直接入田肥土,不仅大大减轻农民体力劳动强度,扩大辅物利用率,改变焚烧秸杆污染空气状况,而且可让农民解脱出来去从事其他行业,共同致富。村民看到了实惠,排着队让他用机器收割,外乡农民也纷纷打电话请他去。

就这样,郑户南尝到了农业机械化致富的甜头。为了扩大市场,他又购买了当时全省第一台电脑操作收割机,并联合几个收割机手,于2005年创立杭州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廻龙农机合作社,他担任社长,带领大家进行跨区作业收割和农技推广服务。10多年来,足迹遍布安徽、江苏、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等地,为农户增收节支超500万元。廻龙农机合作社现有80户,300多位社员,每户年增收1.8万元。

勤劳加智慧让郑户南挖到“第一桶金”。有了财富积累的他经常有这样的问题萦绕心头——赚钱是为了什么?做人怎样才更有价值?这时,他脑海里出现贫困地区看到的情景:由于青壮年大多去城里打工,农活全压在老幼身上,他帮他们收割完庄稼,从老人手里接过用塑料袋和手帕层层包裹的零票硬币,不禁深受触动。于是他有了答案:“做人要有向善之心,要有责任讲诚信。改革开放让我致富了,我应该回报社会,帮助父老乡亲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于是,每年秋收季节,郑户南都会赶赴边远贫困地区无偿帮扶困难农户收割庄稼,即便亏钱二三十万也心甘情愿。难怪各地向他求助的电话不断,人们亲热地叫他“当代新麦客”(我国西北地区把靠帮人收割麦子谋生者称作“麦客”)。

2010年8月,四川都江堰等地发生洪涝灾害,灾区水稻急需收割,否则将烂在田里。郑户南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10台联合收割机赶赴当地,帮助农民抢收夏粮。经过日夜奋战,共为重灾区聚源镇泉水村半价收割水稻800亩,为30多个困难户免费收割112亩,而他自己承担了40万元费用。他听说农民马惠的女儿在地震时遇难,不仅免费为其收割庄稼,并捐钱给这个家庭,回杭后还让专人为马惠家送去慰问金和物品。郑户南还和残疾村民童应明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帮助其脱贫致富。童应明感动地说:“我一定教育好儿子,让他将来也向郑社长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2012年10月,郑户南赶赴全国贫困县贵州开阳县,为少数民族村民免费收割1300多亩,自己贴了20多万元。他就这样每年往返二三千公里跨区作业,10多年来为灾区、贫困县,残疾户、困难户等免费收割农作物4000亩,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半价收割农作物6000亩,服务农户(农场)15万个,作业面积达17万余亩,约为农户增收节支500万元。2014年,他创建了“生态粮食功能区”(流转土地农户450户,土地千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眼看杭州郊区荒废土地越来越多,郑户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几经考虑,他决定将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为此,他转包了双浦当地450户农户的千亩土地,开辟“生态粮食功能区”,规模生产安全无害的绿色农产品。此举给当地农民增加上百万固定收益。

郑户南的公益行为延伸到其他社会领域。近年来,他向地震灾区、贫困山村、敬老院和希望小学等捐赠15万元,并积极参加九三学社杭州市委开展的扶贫活动,向浙江开化地区少数民族乡捐款3万元,迄今捐款捐物价值达70余万元。郑户南的奉献精神得到社会肯定,先后被授予杭州市、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杭州市十佳青年”“九三学社杭州市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杭州市农机化推广及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浙江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连续13年被乡镇、街道评为“个人纳税积极分子”。

信客:自办乡邮便民

信客,是我国旧时民间特别是农村专门替人传送信件和物品的人,为人诚信和辛苦奔波是其主要特点。如今,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这一职业已经消失,但是由于邮政局所都设在城镇,农村邮政服务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农民仍然感到十分不便。上泗乡也是这样,报纸信件只送到村委会,村民要自己去取;收包裹、交水电费要走10里路到转塘镇办理。

心系农民利益的郑户南想要做当代的“信客”。2010年,他腾出临街门面房创办“廻龙片联合村邮站”,光装修就花了40万元,还自己出钱雇人免费为村民送信和包裹。如果把房子租出去,每年可有八九万元收入。这在旁人看来又是一笔“亏本生意”,郑户南则认为做好事能让自己心安理得。这一义举受到村民的欢迎,邮政部门也大力支持,不仅派了一位工作人员在站内提供专业服务,还安装了硬件设备,商易通、ATM取款机、打印机、电子秤等一应俱全,柜台上的电脑与邮政支局的网路连通,让村民也能享用现代邮政便捷的服务。

有了这个村邮站,农民不出家门就能收到报刊信件,不出村就可以在村邮站缴纳水电费和电话费,邮寄包裹,汇款,购买火车和飞机票等,还可以随时从自动取款机里取款。这个全国最大的村邮站让15000多个农民和外来务工者免费享受到邮政服务“同城待遇”,成为“浙江村邮”的样本,得到国家邮政局和浙江省领导肯定,引来全国各地的人参观取经。

郑户南做“现代信客”的愿景并不限于此,他想让村民通过邮政网络进行网上购物,借助邮政物流购买农具农药等,为病残人员开展免费邮政业务。他还想把村邮站旁边的另一间房子改建成“邮政农家书屋”,陈列报刊书籍,安装电脑,村民们可以在此读书看报,举办科技务农讲座,交流养殖经验。

藏客:留存农耕文脉

在快速城镇化的当下,随着原始村落的大量消失,农耕文化也在日渐远离人们的生活。为了保留农耕文化的根,2007年,郑户南当起了藏客,在钱塘江畔设立了占地150亩的杭州泗乡农耕文化园,专门收藏和展示浸透农耕文化、散发泥土气息的农机具上千件,为杭州保留郊野茶乡农耕文化的根脉,免费为中小学生及市民提供教育实践基地。

漫步在农耕文化园,就像在历史的长廊中穿行,两边陈列着石臼、石缸、石鼓等,大到近一吨重的石磨,小到一块块青砖石板。不同年代的农机具有1000多件,光是舂米的石臼就有500件。每一件器物都凝聚着郑户南对农耕文化的天然情结,维系着他对乡村土地的深厚感情。

郑户南是在钱塘江畔长大的,江水和田野不仅滋养了一代代的百姓,而且孕育了之江农耕文化。他说:“我亲历了农民从农具的原始化到逐步机械化的过程,这些用具就像农民的家当,该保留的要留,因为它们见证了农耕社会,是一种文化记忆,不能留下空白。”

在郑户南的眼里,无论是镰刀、锄头、打谷机,还是斗笠、蓑衣、竹箩筐,每件器物都有故事。他收藏的一台水车上刻有“光绪二十五年”字样,可谓历史悠久,而这种水车当时只有富裕人家才能拥有。一个大石臼需要一立方石料,石匠打凿数月才能完成,看到它就会想起小时候过年打年糕的热闹情景;而面对那辆独轮车,他就像看到农民在田埂上运粮食的开心样子。留下江南农耕文化的念想儿,还可以把石缸、石臼放在庭院里养鱼种花,是一件很有文化情趣的事情。

这些年来,郑户南利用在各地帮助农民收割庄稼的机会,走村串户,看到各种农家的石器如获至宝,从挖掘机下抢救出许多“宝贝”,不惜重金购买,例如一台锈迹斑斑的独轮手推车,是用1500元买来的,而那些雕刻精致的石缸石鼓要上万元一件。很多人认为这样做很傻,而他是这样回答的:“我做的是应该做的事情,让社会去评价吧。”

郑户南想办一个农具展览馆,打造杭州青少年第二课堂,让中小学生走进田野,亲近泥土,参加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亲身体验不同的农耕方式,感受吃的粮食是怎么来的,从而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培养节约粮食的意识,他觉得这就是对下一代的素质教育。要做好这件事,需要土地和资金,他期盼能得到有关部门支持和协助。

郑户南自称是一个“小农民”,而我们正是从他的作为中看到了“小农民”干的大事情。我们相信,正当不惑之年的他会一如既往地心系“三农”,甘当“三客”,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播种,快乐收获。(刘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