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司勋(1919年7月28日—),出生于湖南保靖。药物化学家、药学教育家。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彭司勋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的一个土家族知识分子家庭。保靖县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当时连一所初级中学都没有。小学毕业后,为了继续读书,他离开家乡,进入150公里外的沅陵县朝阳初级中学。该校是一所教会学校,英语和有关课程都是外国传教士讲授,校歌也是英文的,学习英语的气氛很浓。3年的学习为彭司勋的英语奠定了较好基础。
1931年入学不久,日寇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破家亡的惨状,在彭司勋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创伤,他积极参加抗日游行和抵制日货运动。
1937年,彭司勋在长沙兑泽中学高中毕业时,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他长途跋涉来到重庆,当时大部分高校已招生完毕,只报考了四川大学外文系、齐鲁大学医学院和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同时被录取。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又想学专业技术,他放弃了四川大学和学制7年的齐鲁医学院,选择了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从此踏上了漫长的医药之旅。
1938—1942年是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时期,也是彭司勋刻苦学习的4年。国立药专从南京迁至重庆后,教学条件与设备简陋,学习生活十分艰苦,学习期间还经常要躲避日寇空袭,食宿无法安定,在凄厉的警报声和隆隆的爆炸声中坚持学习。但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和激励人的上进意志。
彭司勋国立药专毕业后,经考核进入中央卫生实验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前身)任化学药物组技术员、药师。当时,化学药物组主任是加拿大爱国华侨马基华博士,他只会讲广东方言和英语。彭司勋不懂广东话,只能以英语应对。6年朝夕相处,彼此建立了深厚情谊。马基华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1948年,彭司勋以优异成绩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去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50年6月获哥伦比亚大学药学硕士学位,并申请继续读博士。新中国成立后,号召海外学子回国参加祖国建设。1950年美国当局采取刁难利诱手段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彭司勋放弃继续深造和工作的机会,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一道,冲破重重阻挠,于1950年10月回国。
1951年初,彭司勋回到母校南京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前身)任教。从此,他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与祖国药学事业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他曾任南京药学院副教授、教授、药物化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教务长和副院长,兼任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所长。
彭司勋以“诚恳、勤奋、奉献”为座右铭,数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辛勤耕耘,深得同学们尊敬和爱戴。新中国成立初期,药学教材缺乏,他先后讲授药物化学、有机分析、药品鉴定、毒物分析等课程,又为研究生开设药物分子设计、药物化学选论等,教学任务十分繁重。1958年受卫生部委托,主编我国第一本《药物化学》教材,后继续担任该教材各次修订本主编,1988年版《药物化学》于1992年获国家优秀教材奖。他还主编和参编《药物化学进展》、《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中国药学年鉴》等多部参考书和工具书。除任《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主编外,还担任多种学术刊物顾问和编委。由于他对教材建设的贡献,被聘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教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论文160余篇。
为了克服当时药学教育多头领导、缺乏宏观规划的不利因素,各高等药学院校联会成立全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协作组,彭司勋任组长。他主持多次协作组会议,研究药学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讨论制定专业目录、课程体系和课程基本要求方案等,交流教改经验,并创办《药学教育》季刊,为促进我国药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宏观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他先后赴英、法、美、日、挪威、荷兰、丹麦、芬兰、土耳其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他认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抄袭,应进一步提高质量,建立专业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药学教育体系。
1981年研究生制度建立后,他被评为药物化学博士生导师,迄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他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看到一批又一批青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他感到无比欣慰。他常说:“教书育人是教师应尽的责任。”由于他做出的贡献,1989年被评为江苏省教书育人优秀研究生导师。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一、二届成员,药学组召集人,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副会长,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医科大学名誉教授。
彭司勋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科研,锐意创新。新药研究涉及多学科、多环节,投资大、周期长,短期不易取得成果,甚至毕生奋斗也无所收获。但为了人民健康和医药经济的发展,彭司勋义无反顾地投入这项艰巨工作。他先后主持1979年全国首次药物设计及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讨会、198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1988年全国新药研究与开发讨论会、1993年第四届全国分子力学与药物分子设计学术会议、1999年亚洲药物化学学术会议、2001年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全球华人药物化学学术论坛等。这些会议对我国新药研发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新药基础研究相对滞后。为了加快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步伐,实现从仿制到创制的转变,他倡导利用中草药成分为先导物,结合定量构效关系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理论和技术,设计合成新化合物,进而探索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为后续学科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候选药),进而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文革”前,彭司勋主要研究中枢神经抑制剂类药物,目的是寻找成瘾性小的镇痛药和能控制情绪紧张、焦虑的安定药。合成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发现化合物I2h,临床试用,对术后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文革”后,因工作需要,他从事抗肿瘤药和计划生育药物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脑血管药物,重点为作用于钙、钾离子通道的化合物。研究发现某些原小檗碱衍生物、粉防己碱裂解产物和关附甲素柔性结构类似物具有心脑血管活性。其中氯苄律定(86017)为多离子(Na、K、Ca)通道阻滞剂,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已获中国、印度、美国和澳大利亚发明专利;化合物CPU-23为具有降压活性的新钙离子阻滞剂,分子模拟分析,可作用于L型钙通道DHP受体;化合物BTHP为新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它与多种关附甲素柔性结构类似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外还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抗高血压药物、苯骈吡喃类化合物钾通道调控作用的研究。上述阶段性研究成果分别获山东省(1995)和江苏省(1998)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钙调素及其拮抗剂”研究获国家教委(1993年)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还从事非甾体抗炎药研究,发现化合物N14和N22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胃肠道副反应较小。
自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NO)具有广泛生理作用,作为信使物质或效应分子NO调控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彭司勋同时从事NO供体型药物的研究,为心脑血管和抗肿瘤药物开辟新的领域。
彭司勋先后任“七五”、“八五”新药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和“1035”工程等项目课题负责人。此外,他还曾任国家发明奖评选委员会特邀审查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导协调小组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药监局新药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委员,北京大学天然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物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新药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他1990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四十年荣誉证书”,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带领的中国药科大学新药研究中心1995年被国家药监局授予“全国医药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同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带头人,2007年获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
主要论著
1彭司勋、李明华、盛时,安定药的研究Ⅰ几种烷基取代的环己醇及苯甲醇氨基甲酸类的合成,南京药学院学报,1963,12(9):1~3。
2盛曙光、叶崇义、彭司勋,硫代氰酸铬铵在药物比色分析上的应用Ⅱ抗疟药奎宁、优奎宁、乙胺嘧啶、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及其片剂的测定,药学学报,1965,12(10):662~666。
3彭司勋、杨桢祥、濮家桂、盛时、李明华,5,6-取代-3-吲哚乙胺衍生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66,13(1):24~29。
4朱耀华、程树福、濮家桂、杨桢祥、彭司勋,2-甲基-5,6-次甲二氧-3-吲哚丙胺衍生物合成,药学学报,1979,14(12):720~724。
5M.H.Fong,C.Y.Huang,W.L.Huang,Z.X.Yang,S.X.Peng,The Action of Some Isoquinoline Alkaloid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J.Pharm.Sci.,1987,76(11):196。
6陈佩林、杨桢祥、彭司勋,N-(2-巯基苯甲酰)-N-烷基/芳基甘氨酸及其双硫化物的合成,药学学报,1987,22(9):662~670。
7黄文龙、黄枕亚、杨桢祥、彭司勋、夏国瑾、姚伟星,粉防己碱的还原裂解及其裂解产物的活性,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8,19(2):81~83。
8D.Colbert,K.Edwards,Z.Huang,S.XPeng,J.Buckley,The Effect of CPU-IV(N-(p-chlorobenzyl)Tetrahydropalmatine Chloride)on Blood Pressure in Normotensive and SHR Rates,1996,FASEB J.,USA。
9Hui Dong,Chiming Lee,Wenlong Huang,Sixun Peng,Cardiovascular Effcts of Substituted Tetrahydro Isoquinolines in Rats,BrJPharmacol,1992,107:262~268。
10Sixun Peng,Weiyi Hua,Wenlong Huang,Zhenya Huang and Huiming Cai,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rugs Based on Isoquinoline Compounds from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Jorunal of Chinese Pharmceutical Sciences,1993,2(1):3~9。
11王如斌、彭司勋、华维一,关附甲素的结构简化物及抗心律失常活性,药学学报,1993,28(8):328。
12彭司勋,药物设计与新药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3):190~192。
13Dezai Dai,Feng Yu,Haitao Li,Yiqun Tang,Lufan An,Wenlong Huang,Sixun Peng,Xuemei Hao,Beiai Zhou,Chaihong Hu,Blockade on Sodium,Potassium,and Calcium Channels by a New Antiarrhythmic Agent CPU 86017,Drug Development Research,1996,39:138~146。
14颜铮、黄文龙、彭司勋、华维一,3、4-二酰氧基苯骈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药学学报,1997,32(2):97~105。
15孙宏斌、华维一、陈玲、彭司勋、王霆、刘国卿,钾通道启开剂研究(Ⅰ)-反式-4-氨基-3-羟基-3,4-二氢-2,2-二甲基-2-氢-1-苯骈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心血管活性,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5):730~733。
16王德传、张奕华、彭司勋、吉念宁,2,4-二芳基-1,3-二硫戊环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33(6):457~459。
17周洲、蒋丽媛、张奕华、季晖、孙易、彭司勋,乙酰水杨酰对羟基桂皮酸与呋咱氮氧化物和硝酸酯偶联物的合成及其抗血栓作用,有机化学,2006,26(10):1403~1408。
18Fang L,Appenroth D,Decker M,Kiehmopf M,Roegler C,Deufel T,Fleck C,Peng SX,Zhang Y,Lehmann J.,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donor-tacrine Hybrids as Hepatoprotective Anti-Alzheimer Drug Candidates,JMed.Chem.,2008,51(4):713~716。
19Chen L,Zhang Y,Kong X,Lan E,Huang Z,Peng SX.,Kaufman DL,Tian J.,Synthesis and Anti-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tivity of Nitric Oxide-releasing Derivatives of Oleanolic Acid,JMed.Chem.,2008,51(15):4834~4838。
20张奕华、彭司勋,一氧化氮供体型新药研究,药学学报,2009,44(11):1200-1210。
21彭司勋主编,药物化学,1959,1964,1978,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2彭司勋主编,药物化学进展(共7卷)第1卷,2000,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2-7卷,2001,2003,2004,2005,2007,2009,化学工业出版社。
23彭司勋主编,中国药学年鉴(共25卷),1980~2009,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等。
24彭司勋主编,药学进展,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25彭司勋主编,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6齐谋甲主编、彭司勋常务编委,当代中国的医药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7朱潮主编、彭司勋编委,汉英医学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28涂国士主编、彭司勋编委,中国药典(英文版)(1988),the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