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师昌绪*


师昌绪(1918年11月15日—2014年11月10日),出生于河北徐水。金属学家、材料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

师昌绪出生于河北徐水大营村一个封建大家庭。父亲师克和为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从事家务,一生勤劳。

师昌绪7岁入邻村荆塘铺小学,两年后转入徐水县城模范小学,在全县统考中名列第一。1933年,师昌绪入县立第一高小,毕业后考入著名的保定师范(河北保定第二师范)。该校除专业教学以外,还强调生产劳动,培养了他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品德。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家人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川,改名国立第一中学。1940年中学毕业后,他步行到陕南,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以优异成绩获林森奖学金。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所属的四川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厂两年多,考取了国外留学资格。1947年,师昌绪转到鞍山钢铁公司任科技秘书,1948年赴美国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从事真空冶金研究,1949年5月获硕士学位,并获麦格劳·希尔奖,1950年1月进欧特丹大学冶金系,1952年6月获博士学位。

在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北洋大学欢迎他回国任教,他欣然同意。但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美国政府禁止所有留美学习理工的中国人回国。他曾设法经第三国绕道归来,未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又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在国际著名金属学家M.科恩(Cohen)教授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

师昌绪的科研活动涉及冶金学的许多重要领域,其中以物理冶金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在密苏里矿冶学院,他利用锌的蒸气压较高、在真空下容易挥发和氧化的特性,从炼铅所得的锌熔渣中分离锌,最后获得纯度达90%左右的银。当时真空冶金的工作在全世界刚刚起步,他的工作有一定的开创性。

在麻省理工学院,他首先研究了Fe-Mn-Al合金的恒温马氏体相变,发现其马氏体相变曲线呈C曲线状,并计算出相变激活能。同时,他还开展了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以4300系钢(Cr-Ni-Mo系结构钢)为基础,变化钢中硅和碳的含量,系统地研究了硅对回火、残留奥氏体以及二次硬化的影响。从他的工作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过去飞机起落架常因断裂韧性或冲击韧性不够而发生事故的问题。后来这一新钢种经他人引进中国,成为我国歼击机用的最主要钢种。

这其间,师昌绪和张兴钤、李恒德等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要求回国的心愿,并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又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谴责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归国的阻挠。他们给周总理的信件,成为1954年我国在日内瓦会议期间,黄华大使揭露美国政府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证据之一。

1955年4月,作为日内瓦会议的成果,师昌绪进入美国政府宣布允许回国的76名中国留学生名单。8月,师昌绪终于回到祖国,被分配到沈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从1957年起,师昌绪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中的一些迫切问题上。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钢中杂物的鉴定方法,并开展了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工作。这项工作推广到全国各钢铁企业,促进了我国改进钢质量工作。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走遍全国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化,我国工业面临极大困难,特别是高温合金的生产制约着航空工业的发展。师昌绪根据我国缺镍少铬、又受到国际封锁的情况,提出以铁基代替镍基合金的科研思路。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并开发了中国第一种铁基高温合金。他和钢厂采用真空冶炼技术,研制出一种可代替喷气发动涡轮盘的铁基合金。

在全国高温合金会战中,师昌绪为发展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创出了新路子,由他领导的课题组攻克了包套挤压工艺难关。其间师昌绪每天往返于沈阳和抚顺之间,夫人临产也无暇顾及。几年后,英国一位高温合金权威专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在60年代初发展的包套挤压工艺为变形高温合金的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铸造空心涡轮叶片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严格保密。1964年,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我国的发动机设计师和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激烈辩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提出“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和大家一起日夜奋战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研究出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一是从锻造到铸造,二是从实心到空心,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20世纪60年代,沈阳401厂生产了一批涡轮叶片,但因晶粒粗大造成抗疲劳性能降低。师昌绪带领金属材料课题组,经过反复分析研究提出在叶片表面采用喷丸后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使叶片表面形成细晶粒,从而提高了叶片的抗疲劳强度,不仅让这批叶片起死回生,并且探索出一种提高零件性能的新技术。

20世纪80年代初,师昌绪出任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时,争取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支持,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培训中心,加强了中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其间他组织举办了多次技术讲座。1982年,师昌绪出任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建所伊始,他便提出,要将腐蚀所办成一个开放型的研究所,强调全所应加强与高等院校、产业部门和地方科研单位的联系,增进交流与合作,并建议中国科学院选择一批实验室面向社会,建立开放实验室。1983年,师昌绪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6月3日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他担任高层次科研组织领导后,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和建议。他曾在1986年的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发表《实现四化必须重视技术科学,技术科学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报告,阐明了技术科学的内涵和性质以及它对国家建设的作用,并对技术科学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建议。为促进技术科学研究单位与各大企业的联系,他联合20名专家提出倡议,得到国家经委的重视,并在哈尔滨召开了一些研究所所长和大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会,落实这一建议。从此,中国科学院内与技术科学有关的研究所和国内大企业分别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师昌绪还主张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对国家建设及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发挥咨询作用,并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相应建议。会议接受了他的建议,确定了几个与钢铁、能源、通信、计算机及高等工程教育有关的课题,由学部委员进行软科学研究。师昌绪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均提出过全面精辟的见解。

师昌绪热心出版工作。他长期担任《金属学报》常务编委,1983年起任主编;他创办了由国家科委支持的《能源材料通讯》和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中国金属科学技术杂志》(ChineseJournalofMetalScienceandTechnology),后者是我国第一份用英文出版的金属科学刊物。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以后,他又主编了《中国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进展》(中英文)两份刊物。

数十年来,在师昌绪的指导下,中青年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其中有不少人已晋升高级职称,有的成为学科带头人,还有些人成为出色的科技管理人才。自建立学位制度以来,他指导下毕业的博士生已有20余人、硕士生60余人。

由于师昌绪在学术上、科研管理上和对国家科技规划上的成就与贡献,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的荣誉和奖励。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他的四项成果获奖;1982年,因Fe-Mn-Al合金研究方面的创造性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85年,因研制和推广我国第一代铸造气冷涡轮叶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7年因低偏析合金研究的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同年,因制订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因制订我国中长期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因领导制定全国新材料发展长远规划和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9年,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与装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同年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因在冶金、金属和材料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师昌绪被美国金属、矿物、材料学会(TMS)授予“2002年突出成就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此荣誉的科学家。2004年,师昌绪获“光华科技奖成就奖”。2011年1月14日,由于在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卓越建树,师昌绪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昌绪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对国家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2000年,他曾就我国出现的“纳米热”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为国务院采纳。他还倡导并参与了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生产已立足国内。此外,他对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的咨询工作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参与并完成了很多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咨询报告。

熟悉他的人跟他说:“师老,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了,不要拼命工作了。”他却说:“正是能干工作的时间不多了,才要抓紧时间多干点。”

在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经验时,他语重心长地谈了三点感受:一是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二是要依靠集体的力量,相信每一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运用他们的长处;三是对水平的认识。师昌绪说:“发表论文固然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当我从事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工作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水平一个更重要的标准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别人之短,这样大家都能做到相互尊重了。”

主要论著

 

1AWSchlechten,CHShi,A Better Way to Treat Parkes Process Crusts,JEM ,1949,150(12).

2CHShi,EAPeretti ,The System InAs-Insb ,JAmeriChemSoc,1953.

3CHShi,BLAverbach,Morris Cohen,Som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sothermal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TransAIME ,1955.

4师昌绪,一种铁镍锰合金中奥氏体的稳定化,金属学报,1956,3。

5师昌绪,高强度钢中残留奥氏体在回火过程中的分解,金属学报,1956,4。

6CHShi,BLAverbach,Morris Cohen,Some Effects of SiLicon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Steels,TransASM,1956.

7CHShi,EAPeretti,The Constitution of Indium-Arsenic -Antimony Alloys ,ASM ,1956.

8师昌绪、李静媛,沸腾钢钢锭中夹杂物的分布,金属学报,1957。

9师昌绪、李代钟、赵淑熙,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在电解分离过程中的溶解,金属学报,1957 。

10师昌绪,对发展材料与材料科学的建议,科学报,1981年6月11日。

11师昌绪,发展材料科学的若干间题,材料科学与工程,1983。

12师昌绪,能源材料的现状与展望,能源材料通讯,1983。

13Shi CX,Zhang YS,Li YY,Xu,YK,An FeMnAl Austenitic Steel for Cryohrnic Uses,International Cryogenic Materials Conference Cororado Sping,USA ,Aug1983.

14师昌绪、刘翔声,办开放型的研究所,中国科学报,1984。

15师昌绪,科技攻关与学科发展,中国科学报,1986524。

16师昌绪,材料科学进展,科学出版社,1986。

17师昌绪,新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1987。

18师昌绪,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学报,1988。

19Shi CX,An Ever –Growing Material–Superalloys,Journal of Materials Education,1988.

20师昌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我国基础研究中的作用,科技导报,1989。

21师昌绪,材料科学技术的生长点,材料科学进展,1990。

22师昌绪,对发展我国先进材料的几点意见,科技导报,1991。

23师昌绪、杨嘉墀、王大珩、陈芳允、罗沛霖、徐孔时、李光临、王选、罗伟、刘翔声,建 立和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若干战略措施和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刊,1993。

24师昌绪、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罗沛霖,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若干问题,科技日报 ,1993。

25Shi  CX,Zhang YS,IronManganeseAlurninunl Alloys Encyciopedia of Materials Scierence and Engineering,Supplementary(edited by:R WCahn),Pergamon Press ,1993,3.

26Shi CX,Hu HJ,Some Achivements of Degradable Plastics in China,TransMaterRes.SocJapedi :RYamamoto et al.,1993.

27师昌绪,我国高技术新材料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中的一些问题,高技术通讯,1994。

28师昌绪,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材料,中国机械工程,1995。

29Shi CX,State of the Arts of Intermetallics R & D in Chin.Proc,1996 ,SympMicromechAdvMater,1995.

30师昌绪、陆达、荣科,中国高温合金四十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1师昌绪,新材料的现状与展望,自然杂志,1996。

32Shi CX,Future of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s for Gas Turbine,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 English Letters) ,1996.

33师昌绪、柯俊、RW卡恩,《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中文版),科学出版社,1998。

34Shi  CX,Materials and Sustenable Development,JShanghai University ,1998.

35师昌绪,自主创新重在环境与氛围建设,科学时报,2005年6月6日。

36师昌绪,我国生物材料科技前进的脚步,科技日报,2005年8月16日。

37师昌绪、仲增墉,中国高温合金五十年,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8师昌绪,“拓荒”追忆,科学时报,2009年11月15日。

39师昌绪、徐坚,材料科学成为人类进步的强大“引擎”,科学时报,2010年2月4日。

40师昌绪,为中国由大变强贡献力量,科学时报,201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