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薰(1913年11月20日—1983年3月20日),出生于湖南邵阳。物理冶金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薰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是前清的举人。其父在前清时是贡生,民国初年,做过江西省南昌县知事。李薰未及6岁时启蒙于江西南昌省立第三小学,1925年小学毕业。初中是在长沙市长郡中学度过的。1927年初中毕业,考入岳云中学。1932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高中毕业考试,免试升入湖南大学矿冶系。1936年大学毕业,获工学士学位,任长沙楚怡专门工业学校教员兼做地质调查工作。
1937年湖南省举行公费留学考试,李薰报名应试,名列榜首。同年9月入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冶金学院深造,1940年获该校哲学博士学位,应聘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谢菲尔德大学授予李薰冶金学博士学位。李薰是我国首位获此学位学者。李薰在谢菲尔德大学工作期间,主要从事钢中氢脆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国曾发生过钢中氢脆引起飞机突然断裂事故。在研究飞机引擎主轴断裂的原因中,他发现了钢中氢脆的奥秘和规律,证明了钢的内部发裂是由于氢的存在引起的,并弄清了钢中含氢产生白点需要孕育期和钢中去氢的规律,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这一科学问题。李薰与其他人找出了钢中氢含量及机械强度与断裂的关系,即100克钢中含氢达2毫升时,就能降低钢的塑性,造成发裂的钢含氢量一般较高。氢在钢中的扩散率和溶解度是钢产生发裂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他们提出一个理论,即在缺陷附近由于氢的聚集而产生内压,导致裂纹。此压力的形成,则是由于高温时原子氢向缺陷扩散,在室温下原子氢变为分子氢。这些分子氢不能扩散,因而产生巨大内压力,使钢发生裂纹。当有碳化物存在时,氢与碳化物反应形成甲烷,其压力也足以产生裂纹。冷加工时伴有缺陷生成,从而增加分子氢含量,促使氢脆萌生。李薰在1942—1948年间关于钢中氢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论文,为钢中氢的研究进一步奠定了科学基础,在理论与实际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对世界各国钢铁技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受到人们的赞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0年8月,李薰应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局长钱三强的邀请,回国筹办冶金研究所。1951年8月6日,李薰取道香港回到阔别14年的祖国。到北京后,受到郭沫若院长的热情接待。中国科学院随即成立了以李薰为主任的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筹备处。新址造在哪里呢?李薰经过认真研究,他考虑我国重工业基地在东北,有肩负支援全国的重任;沈阳是当时东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且位居以鞍钢、本钢、抚钢和大连钢厂构成的钢铁工业群体的中心,选址当以沈阳为宜。李薰的意见正与当时中国科学院和东北人民政府的意向一致。1951年冬,李薰等一行到东北勘址,踏上了经东北人民政府商定的沈阳南郊五里河子。到了那里以后,他兴奋地说:“我们的事业就在这里开始。”在沈阳一片空旷坑洼的菜地,我国第一个研究金属性能的大型研究所破土动工。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就在那里拔地而起。
金属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成立后新建的第一个研究所,李薰是首任所长。从1951年至1978年,20多年里他成绩斐然,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作为富有战略思想的科学家,他在主持科研工作中,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他一向要求科研人员工作要放在创新上。同时,也要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冶金科技力量逐渐成长,国际上科技发展步入新阶段,李薰审时度势,引导金属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做较大转变。从以服务于钢铁工业为主转变为主要发展新材料、新技术和相应的新的测试方法。他迅速组织力量,建成高温合金、难熔金属、金属陶瓷、铀冶金、二氧化铀陶瓷核材料、热解石墨等研究室,增强研究高强度钢和合金钢的人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金属研究所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重返地面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喷气飞机、第一艘核潜艇等成功地研制出某些关键材料,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中,李薰考虑到我国喷气机和航天科技的需要,应发展转炉吹氧炼钢技术,以研制中国自己高温、高强度的金属和合金新材料,从而奠定高温合金事业的发展。1962年他多次规划我国冶金学科的发展,并任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和冶金新型材料组的副组长、高温测试组和航空材料组组长、稀土和铌在钢中应用领导小组组长。并对钢锰合金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为促进我国低温无磁和耐热钢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8年5月,中国科学院设立沈阳分院,任命李薰为院长。1981年5月,李薰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担任高层次科研部门领导后,洞察我国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强调科学技术工作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依靠学部委员,切实加强学术领导,倡议分期分批组织学部委员对所属各研究所进行评议,除了改进中国科学院和各研究所的工作以外,还为后来全国推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起了先导作用。他曾组织有关学部委员和同行专家,讨论我国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向国家提出了积极建议。
李薰十分重视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为组建金属研究所,李薰努力罗致人才,先从留英人员中邀请了张沛霖、张作梅、庄育智、方柄、柯俊等,又在北京特邀了葛庭燧、何怡贞夫妇,还有随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选矿研究室、大连工业化学研究所耐火材料研究室和拟议中的工业检验所合并来的张绶庆、谭丙煜、刘静宜、梁树权等高级研究人员。李薰主动诚挚地团结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回来的学者如师昌绪、郭可信、斯重遥、吴鼎铭等,在李薰的礼遇下,也均来所任研究员,在各自开拓的学术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薰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担任了很多社会工作,并于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金属学报》主编,并曾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四、五届代表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在辽宁省工作期间,曾任中共辽宁省委委员、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代理主席等职。
1983年初,古稀之年的李薰院士,为探讨科研院所如何更好地面向冶金工业建设的新途径,全面考察我国新建的冶金工业。由宝山钢铁总厂回京不久,即赴攀枝花钢铁公司、长城钢厂、武汉钢铁公司等地考察,在考察中,途经昆明时,不幸于1983年3月20日凌晨溘然逝世。
李薰一生勤奋好学、诲人不倦、谦虚谨慎、坚韧不拔。在学术研究中,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他数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科学事业的最前线。他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加上思维敏捷,性格爽朗,幽默诙谐,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主要论著
1Andrew JH,Lee H,The Work-Hardening and Ageing of Steel,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2,145:153~211.
2Andrew JH,Lee H,Quarrell A.G.,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ubility of Hydrogen in Iron and Iron Alloys,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2,146:181~1 92.
3Andrew JH,Bose AK,Lee H,et al,The Formation of Hair-line Cracks ,Part 1,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2,146:193~202.
4Andrew JH,Bose AK,Lee H,et al,The Formation of Hair-line Cracks ,Part 2,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2,146:203~243.
5Andrew JH,Lee H,Mallik AK,et al,The Removal of Hydrogen from Ste el,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6,153:67~113.
6Andrew JH,Lee H,Lioyd HK,et al,Hydrogen and Transformation Char acteristics in Steel,J,Iron Steel Inst.,London,1947,156:208~253.
7Andrew JH,Lee H,Internal Str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Hair-line Cracks in Steel,Symposium on Internal Stress in Metals and Alloys,The Institute of Metals,1947:265~273.
8Andrew JH,Lee H,et al,The Effect of Cold-Work on Steel,J.Iron Ste el Inst.,London,1950,165:145~184,369~395.
9李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科学通报,1954(6):47。
10李薰、陈文绣、杨维琛等,冶炼过程中钢液含氢的变化,东北科学汇报,1954 ,4:314。
11李薰,对冶金科学长远规划以及建立我国合金钢系统的一些初步意见,科学通 报,1955(12):44。
12李薰、陈继志、李捷报等,碱性平炉熔炼优质钢的锰制度,金属学报,1956,1 :15。
13李薰、张子青、贺潜菊等,氢在退火钢锭中的分布,金属学报,1956,1:37。
14李薰、陈继志、严铄等,中板夹层的研究,金属学报,1956,1:301。
15李薰、杨维琛,平炉熔炼热工制度对钢液含氢的影响,金属学报,1956,1:39 7。
16李薰、贺潜菊、张振芳等,高铬不锈钢中裂纹的研究,金属学报,1957,2:1 。
17李薰、吴汶海,钢熔池中的锰氧反应和脱碳反应,金属学报,1957,2:127。
18李薰、王仪康、王清辉等,重轨钢脱氧的研究,金属学报,1958,3:1。
19李薰,科学院金属研究工作的一些动向,科学通报,1963(11):1。
20李薰,十年来中国冶金科学技术的发展,金属学报,1964,7:442。
21李薰、郑逸苹、银耀德,钼的中温氧化,金属学报,1965,8:221。
22李薰、骆继勋,铜在200~900℃的氧化,金属学报,1965,8:311。
23郑逸苹、银耀德、李薰,钇对钼高温氧化的影响,金属学报,1966,9:107。
24张永刚、戚震中、李薰等,铀在精炼过程中含碳量的变化,金属学报,1981,1 7:352。
25李薰,金属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38。
26李薰,冶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76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