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宝(1918年5月7日—2002年11月1日),出生于江苏泰兴。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王德宝出生于苏北平原泰兴县黄桥镇。父亲王嵩樵是个读书人,对子女要求、教育很严格。王德宝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23年,他4岁刚过就开始跟随吴铁珊先生读私塾。1929年王德宝弃私塾念小学插班入黄桥镇小学5年级下学期。1930年小学毕业考入南通崇敬中学。1936年中学毕业,报考中央大学和浙江大学,均获录取,王德宝选择了距家较近的南京中央大学。1937年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危及南京,中央大学内迁到重庆,他随校内迁,1940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留校任助教。由于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生活、工作条件都非常困难,除安排学生实验课及主动旁听一些课程,增加知识之外,无法开展研究工作。1943年他到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在郑集教授指导下进行植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在《中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1945年晋升为讲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大学在川各院系回迁南京,王德宝于1946年夏回到南京。不久,教育部招考公费留美学生,他被录取,学习制糖专业。
1947年初,王德宝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学习制糖专业。由于成绩优异,被选为美国化学会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分会荣誉化学会员,1948年转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化系,在1947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CCori 教授的实验室学习生化。在资深教授JOLampen指导下,他完成了去美国后的第一篇论文《胞苷的酶促脱氨》,获得硕士学位。
1949年美国政府停止发给留美学生经费,王德宝在美费用遇到困难。这时恰巧Lampen接受克里夫兰城西部保留地大学聘请任教,王德宝随Lampen去保留地大学任助教,继续从事核酸代谢的研究工作。他从戊糖乳杆菌中找到了能分解腺苷、胞苷和黄苷的核苷酶,并从土壤中分离出一种能利用尿嘧啶作为碳源氧化尿嘧啶成巴比妥酸的细菌,1951年获得博士学位。
1951年9月,王德宝决定回国工作,不料轮船行至檀香山后遭到美国政府阻挠,滞留檀香山。为了维持生活和研究工作,他又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任职,和NOKaplan一起解决了辅酶A中第三个磷酸根的位置,并发表了直接从辅酶Ⅰ制备辅酶Ⅱ的酶促法。当时辅酶Ⅱ的价格非常昂贵,酶促方法生产辅酶Ⅱ的论文发表后,为世界各大药厂采用,辅酶Ⅱ的价格大幅度下降,而且酶促法几十年一直被采用。
1954年底,王德宝回到祖国,分配到上海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工作。在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创建了核酸研究组。1958年生理生化研究所划分为生理所和生物化学所两个研究所,王德宝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酸研究室。在20世纪50年代,关于核酸的研究工作,世界有名望的实验室都把重点集中在tRNA(或称sRNA)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的研究方面,这个领域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在国家、研究所、研究室非常困难的条件下,王德宝带领同仁开展了对tRNA的分离、纯化、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研究工作。他们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努力攀登,做出了有国际水平的工作,发表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会议录》第27卷第6期和1968年美国《核酸研究和分子生物学进展》第8卷中都曾对他们的工作做了长篇介绍和高度评价,在《中国近期的核酸研究》一文中写道:“上海王氏小组在核糖核酸的研究方面达到了和西方科学界同样的水平。”
1968年,我国开始进行国际领先水平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的研究工作。1970年,王德宝参加该工作,负责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的工作。这项工作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和北京的4个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上海一个试剂厂协作于1981年完成的。由于“文革”的干扰,这项工作在1978年之前进展缓慢,只制备了一个8核苷7磷酸。1978年重新做了调整,采纳王德宝的建议成立了3个会战组以解决关键性问题,他先后被任命为合成会战组组长和以后协调不同会战组之间进度的会战指挥组组长,在3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合成了6个大片段寡核苷酸(长度分别为13、9、13、10、12和19核苷酸),两个半分子(分别为35和41核苷酸)和76核苷酸的整分子,并证明他们的合成产品具有和天然产物相同的组成(含有全部四种普通核苷酸和七种修饰核苷酸)和结构,并具备全部生物活力,即既能接受丙氨酸,又能将所携带的丙氨酸在无细胞蛋白质合成体系中参入到蛋白质中去。这项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1984年重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和1987年度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德宝于1979年和1981年连续两次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1984年曾就这项工作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西德等国的大学、研究所和有关学术会议上做报告,获得重视和赞扬。美国的《科学的美国人》、《化学和工程新闻》,英国的《自然》,西德的《自然科学》,日本的《读卖新闻》,法国的《医师日报》等都有长篇专文介绍。1985年王德宝被选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会会员。
从1982年起,王德宝和研究组开展了一系列tRNA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用合成的方法,对酵母丙氨酸tRNA进行改造,合成了三类tRNA类似物,并制备和1-甲基基次黄苷专一性的抗体,证明这个tRNA的反密码环对tRNA和氨酰基tRNA合成酶的相互识别是不需要的,此工作曾获得198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合成的酵母丙氨酸tRNA含有全部修饰核苷酸,并具有全部生物活力。国外同类工作合成的tRNA(1980、1981、1988、1990)不含修饰核苷酸,接受氨基酸活力很低,因此王德宝及其研究组又进行tRNA分子中修饰核苷酸功能的研究。他们首先对反密码环中I34和m1I37的功能做了探讨,发现用A或G代替这两个修饰核苷酸时,不影响合成的tRNA类似物接受丙氨酸的活力,但对丙氨酸参入到蛋白质中去的活力有影响。以后又合成了丙氨酸tRNA的基因和半分子基因,再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成不含修饰核苷酸的tRNA类似物和不含修饰核苷酸的5′-半分子及3′-半分子。在T4RNA连接酶的催化下,转录的5′-半分子或3′-半分子分别与天然的3′-半分子或5′-半分子连接成5′-半分子不含修饰核苷酸和3′-半分子不含修饰核苷酸的tRNA类似物,然后测定生物活力,发现修饰核苷酸特别3′-半分子中的修饰核苷酸对tRNA的接受活力和参入活力有密切关系。同时,还进行反义核酸抑制反(逆)转录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文革”前,王德宝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和上海科技大学兼教授核酸专题课;他曾为生化所的研究生和新分配到生化所的大学生讲解核酸。1961年生化所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生化训练班,他花了不少力气,编写了中国第一本核酸讲义,但由于“文革”未能出版。20世纪80年代初,他组织了一些同志分别撰写核酸章节,写出了近70万字,于1983年送科学出版社出版,由于种种原因,到1986年才出版《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上册,1987年出版下册。
主要论著
1TPWang,HZSable,JOLampen,Enzymatic Deamination of Cytosine Nucleosides,JBiolChem,1950,184(1):17~28.
2TPWang,JOLampen,The Cleavage of Adenosine,Cytidine and Xanthosine by Lactobacillus Pentosus,JBiol,Chem,1951,192(1):339~347.
3TPWang,JOLampen,Metabolism of Pyrimidines by a Soil Bacterium,JBiolChem,1952,194(2):775~783.
4TPWang,JOLampen,Uracil Oxidase and the Isolation of Barbituric Acid from Uracil Oxidation,JBiolChem,1952,194(2):785~791.
5TPWang,LShuster,NOKaplan,The Monoester Phosphate Grouping of Coenzyme A,JBiolChem,1954,206(1):299~309.
6TPWang,NOKaplan,Kinases for the Synthesis of Coenzyme A and 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JBiolChem,1954,206(1):311~325.
7TPWang,Specific 5′nucleotidase from a Soil Bacterium,JBact,1954,68(1):128~130.
8TPWang,NOKaplan,FEStolzenbach,Enzymatic Preparation of Tr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 from Di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JBiolChem,1954,211(1):465~472.
9TPWang,Pyrimidine Nucleoside Hydrolase from Pseudomonas,Science Record,New Ser.,1957,1(5):357~367.
10Liu Wangyi,TPWang,Studies on Soluble Ribonucleic Acids,IIInfluence of Deamina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Soluble Ribonucleic Acids,Scientia Sinica,1964,13(10):1657~1665.
11王德宝、申同健、徐有成,核苷酸新味精的试制研究,科学技术研究报告,编号1370,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出版,1965。
12Wang Debao(TPWang),Zheng Keqin,Qiu Musui,et al,Total Synthesis of Yeast Alanine 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Scientia Sinica(series B),1983,26(5):464~481.
13王德宝、祁国荣主编,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86,1987。
14王德宝,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化学通报,1989(10):8~13。
15杨香娇、陈常庆、王德宝、杨胜利,EcoR端残基Lys5和Arg9定位诱变,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1,23(6):494~499。
16杨香娇、陈常庆、王德宝、杨胜利,限制性内切酶EcoR底物结合中心定位诱变,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1,23(5):378~383。
17杨香娇、陈常庆、王德宝、杨胜利,EcoRIN端肽段的定点缺失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1(5):485~489。
18刘建华、王德宝,酵母丙氨酸tRNA类似物的合成以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中国科学(B辑),1991(1):43~49。
19裘慕绥、陈健、王德宝等,反义核酸对小鼠腹水瘤病毒的抑制作用,中国科学(B辑),1991(6):602~608。
20李荣秀、裘慕绥、王德宝,RN啊色定点切割酵母丙氨酸tRNA的研究,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2,24(1):76~81。
21裘慕绥、陈健、王德宝等,反义核酸对小鼠腹水瘤病毒的抑制作用,科学通报,1993,38(6):546~549。
22林俊、刘望夷、王德宝,核糖体被RNA N糖苷酶失活以后的活力恢复,科学通报,1993,38(24):2276~2278。
23Wu CY,Jin YX,Wang DB,Hammerhead Ribozyme Can Cleave Substrate at the 3′side of Modified Nucleotide Ψ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4,37(10):1216~1221中国科学(B辑),1993,23(12):1267~1271中国科学(B辑),1993,23(12):2276~2278.
24Gong PJ,Bao JR,Jin YX,Wang DB,Function of Ribose in Yeast Alanyl tR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4,39(7):583~586科学通报,1993,38(23):2184~2176.
25陈士友、金由辛、王德宝等,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DNA 文库的构建,病毒学报,1994,10(2):159~163。
26Li BL,Wang DBet al,Expression of the Partial B Antigene of the Mareks Disease Virus in Ecoli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lhysics,1995,27(3):191~198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4,26(2):187~195。
27陈士友、金由辛、王德宝等,应用DIG标记探针杂交检测IBDV,中国病毒学,1994,9(4):351~355。
28李伯良、胡民、王德宝等,牛生长因子的融合表达及其产物的化学加工,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4,26(6):577~584。
29金由辛、王德宝,酵母丙氨酸tRNA的结构与功能,自然科学进展,1994,4(6):663~669。
30Lin J,Liu WY,Wang DB,Radioassay for RNANglycosidase with Tritiumlabed Sodium Borohydride or Amino Acid,Bioorganic Chemistry,1994,22:395~404.
31Lin J,Liu WY,Wang DB,Cleavage of Supercoiled Doublestranded DNA by Several 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 in Vitro,FEBS Letter,1994,345:143~146.
32Lin J,Liu WY,Wang DB,Simultaneous Existence of Two Type of Ribosomeinactivaties of These Protein in the Seed of Cinnamonum Camphora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zymatic Activities of These Cytotoxic Proteins,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1995,1252:15~22.
33王德宝、金由辛,酵母丙氨酸tRNA与其氨酰tRNA合成酶相互识别的结构要求,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5,1(3):91~92。
34王德宝、刘望夷,转移核糖核酸——结构、功能与合成,浙江科学出版社,1995。
35Liu JH,Jin YX,Wang DB,Effect of Nucleotides 37 and 38 on Cleavage of tRNA Phe Precursors,Science in China(Series C),1996,39(3):243~250中国科学(C辑),1996,26(5):385~391.
36江智红、杨毅、屠红、杨新颖、夏其昌、李伯良、王德宝,大鼠甘胺酰化单氧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6,28(6):606~615。
37王德宝,tmRNA,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7,29(4):327~329。
38金由辛、蒋华琪、王德宝,The tRNA Recombinant Technique,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1997,7(5):632~637,自然科学进展,1997,7(6):641~646。
39Jiang HQ,Jin YX,Wang DB,Biological Function of Modified Nucleotides T54 and Ψ55 of Yeast tRNAALa,Science in China(Series C),1997,40(6):568~575中国科学(C辑),1997,27(6):497~502.
40Liu JH,Jin YX,Wang DB,Exon Structure Requirements for Yeast tRNA Ligase,Science in China(Series C),1997,40(6):665~669.
41刘全胜、刘建华、姜得胜、金由辛、王德宝,膜上tRNA结合蛋白的分离与初步鉴定,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4):420~424。
42陈莉、金由辛、王德宝,tDNATrp识别位碱基的研究,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4):466~468。
43王琛、徐丰、金由辛、王德宝,特异亲和活性兰的小分子RNA地SELEX筛选,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5):504~508。
44方佳、王德宝、陈常庆,hTNF受体在BHK细胞中的表达与hTNF-a的相互作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1):25~30。
45江智红、扬宇虹、吴祥甫、李伯良、王德宝,大鼠酰胺化酶的信号肽引导的昆虫细胞表达外泌系统,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74~78。
46方佳、王德宝、陈常庆等,过量表达的hTR75可独立介导hTNF-a的细胞毒性,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6):636~642。
47李民、沈国祥、陈常庆、王德宝,重组点状产气单胞菌脯氨酰内肽酶的性质,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6):685~688。
48杨香娇、陈常庆、王德宝、杨胜利,聚合酶链反应用于高效的基因改造,中国科学(B辑),1999(5):49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