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汉,江苏射阳人,1964年10月出生,1998年6月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他1987年获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南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内科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6月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内科主任,2008年11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2009年11月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主任,2010年11月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2012年1月任心血管基础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义汉长期从事心脏内科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2003年,陈义汉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鉴定出人类心房颤动的部分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机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此后他带领团队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干预研究方向上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为中国在国际心律失常研究领域赢得了一席之地。他领衔的“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团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陈义汉的科学发现被写进数十本国外教科书和专著;世界心脏病学权威教科书《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A Textbook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和国际心脏电生理学名著《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 From Cell to Bedside》等多处采用他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国际诊疗指南也多次引用他们的工作。他曾经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医师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劳动模范和等奖项或荣誉称号。
截止目前,九三学社社员中共有中国科学院院5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名,化学部6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7名,地学部6名,信息技术科学部3名,技术科学部7名。
据悉,中国科学院新当选的61位院士是从157名初步候选人中产生的。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3.9岁,60岁(含)以下占88.5%,其中年龄最小43岁,年龄最大69岁。新当选院士中有9名女性,数量和比例均为上世纪90年代规范院士增选制度以来最多的一次。此次还新增选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分别为美国6人,英国2人,德国、瑞典、芬兰、巴基斯坦各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