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6日,人民日报2版“时代先锋”栏目刊登了记者余建斌采写的报道《为中国海洋生物上“户口”——追忆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刘瑞玉:1922年出生,河北乐亭人,中共党员、九三社员,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和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的奠基人。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生前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理事会理事等。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发表论文204篇、专著21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世界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等30余项。2012年7月16日在青岛逝世。
他是一代海洋学大家,和小虾小鱼为伴65年;他活到90岁,距离生命终点还剩几十天时,仍背着双肩包独自穿梭于数个城市参加学术会议。
他是院士,也是人生的斗士,他从来就不愿也不曾卸下自己的盔甲。
刘瑞玉,一个和生命赛跑的人。
一生都在赶潮
对虾能跳上寻常百姓的餐桌,刘瑞玉功不可没。
自1952年起,刘瑞玉和发育生物学家吴尚懃每年春夏之交,进行中国对虾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研究,首次掌握和报告了中国对虾的生活史,为后来1960年吴尚懃首次室内人工育苗成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1986年,在刘瑞玉的建议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俗称南美白对虾的凡纳滨对虾幼苗进行研究,为这一优良虾种在我国大量养殖生产打下了科学基础。
“他一生从事海洋生物学研究,从海洋甲壳动物到海洋底栖生物,成就卓越,在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孙松研究员评价说。
2008年,刘瑞玉联合全国40多位专家编著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出版。这本1627页的《名录》,记载了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为全人类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海洋物种最新的“户口簿”。2011年,他主持进行该《名录》的修订工作,是年89岁。
“虾兵蟹将”所属的海洋甲壳动物种类,是海洋动物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之一,也是海洋动物学研究的空白领域。2007年10月22日,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授予刘瑞玉“国际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这一奖项代表着甲壳动物学研究的最高荣誉,是终身成就奖,刘瑞玉成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亚洲科学家。
积跬步才能致千里。中科院海洋所前身是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自成立起就开始进行全中国海洋生物种类、资源调查与标本采集。上世纪50年代,交通不便,沿岸采集要自带行李,在海南坐牛车一天只走几十里路,因要赶潮水,经常不能按时进餐。1957年,我国第一艘海洋综合考察船“金星”号开始在该所服役,才结束了徒步沿海调查的历史。1958—1960年,刘瑞玉参加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负责底栖生态调查研究,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刘瑞玉还参加了全国、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研究项目。
继刘瑞玉之后当过两任所长的相建海研究员回忆说,当年刚来研究所时,就听说这里有一村“渔民”,“村长”就是刘瑞玉。“底栖生物都是在泥里,一网泥打上来,刘瑞玉带头顶着太阳或是在寒风中就把标本分拣出来。”
有一次,刘瑞玉凌晨4点带着几个博士生赶潮,漆黑的码头离小船还有很远的距离,刘瑞玉带头第一个跳了下去,那年他68岁。
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推开中科院海洋生物标本馆417房间——刘瑞玉的办公室,地上、桌上、椅子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办公室靠墙放着一张沙发,也放满了各种书。两个月前,刘瑞玉正是坐在这张沙发上,一如既往埋头敲打他的小电脑。
刘瑞玉的助手郭琳博士说,刘老趴在沙发上工作,是大家最常见到的景象。如果他困了,就会趴在沙发上小憩一会,醒来再继续工作。“活一天就要干一天工作”,对他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没有节假日,没有周末,经常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许多青年人都自叹弗如。
孙松至今还为一件事惭愧不已,他代表中方做国际学术报告,提前就海洋甲壳动物和底栖生物请教刘瑞玉。刘瑞玉说没问题,第二天就把一个亲手做好的幻灯片文件交给了孙松,然后说,今天我不跟你多聊了,昨天晚上干到3点,要回去睡一会。“当时他85岁,老先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和认真劲值得我们学习。”孙松说。
他生命的最后3个月这样度过:4月中下旬,癌症晚期的刘瑞玉身体已经很虚弱,他7天内在北京、杭州、南京、上海等地连续参加了4场学术会议;4月底,因身体不适,被医生强制住院6天,他让学生把毕业论文拿到病房,修改完每一篇论文;5月20日,刘瑞玉参加了自己3名博士生的论文答辩,当时他的手脚都已浮肿,靠搀扶才能站起来;5月29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举行纪念童第周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他坚持参会并做了最后一次讲话,出来时被两个人架着送到医院……到了6月,躺在病床上的他拉着身边工作人员的手,虚弱地说:“一定要告诉我,我还剩多少时间,我还有许多工作要安排。”
每当被邀请参加年轻人的论文答辩,刘瑞玉会非常开心。他会告诉对方,提前一周给他看论文。“一篇150页的论文,答辩前一周给他,答辩前两天他还给你,都是一字一句地修改。”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李超伦说。
他就是这样甘为人梯,奖掖后进,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跑赢了时间
刘瑞玉的个性很直。“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刘老为人忠诚正直、坚持原则。”中科院院士胡敦欣说,“他说过,我这一生得罪了很多人,但我从没害过一个人。”
科技界一些不良现象——申报项目时自我吹嘘、争当老大,虚报成绩、弄虚作假等等,都是他深恶痛绝的。
他生活上也非常随意。虽然是高龄院士,但他出差坐飞机都是经济舱,由于个子高大,膝关节又不好,经常下了飞机走路都困难。即便偶尔乘坐公务舱,他都是只报销经济舱的价格,差额用自己的钱补上。别人有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解囊相助。汶川、玉树地震和各种捐款活动他累计捐了数万元。
6月14日,他在病床上用颤抖的手,在“刘瑞玉奖学金”捐款委托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在捐款时间上写下“随时”,完成了一生中最后的心愿。这100万元是给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奖励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研究生。
这100万元,“装”在一个牛皮信封里,有老旧的存折,多年的存单……
“其实这件事我们很犹豫,因为知道这些钱都是他老伴去世前给他省出来的。”为刘瑞玉操办捐款这件事的宋林生研究员说,“但几次先生给我打电话,说‘你再不联系,我就发火了’。”
签完字,他不同寻常地高兴,冲着基金会来青岛的人连连作揖,连声说:“这点钱给你们添麻烦了。”
“我要和生命赛跑”,在人们眼里,他的确跑赢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