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瑞云毕生献大海 冰心一片在玉壶

——追忆刘瑞玉院士


编者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08月14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时代先锋”版块播出了记者韩秀、王朝鹏采写的报道“瑞云毕生献大海 冰心一片在玉壶——追忆刘瑞玉院士”。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2012年7月16日,90岁的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院士走完了他人生的旅程,其杰出的科学成就和崇高的人格魅力,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1922年深秋,刘瑞玉在河北出生,1941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生物系。1956年,刘瑞玉开始了甲壳动物学和海洋生物学研究,而且一做就是半个多世纪。

已过古稀之年的同事王永良清晰地记得,直到2007年,已经85岁高龄的刘瑞玉依然坚持乘船出海,为的就是获得第一手的海洋生物样品。

王永良:他说:“我也要出海。”我说:“我都不见得能批准,你还能去吗。”他说:“不行,咱们得出去拖一网试试。”说的没办法,就真是开网,到胶州湾外面去拖了一网。

在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中,刘瑞玉功不可没。他首次搞清了对虾生活史,推动了人工育苗和养殖研究。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刘锡兴:

刘锡兴:中国对虾人工育苗在室内完成,在对虾生物史上,他是第一人。

针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先天不足,刘瑞玉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一段刘瑞玉院士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录音,如今听来更觉得振聋发聩。

刘瑞玉:资源破坏的很厉害,主要是渔船太多了,这个生物有个规律,再生资源不能超过它再生的能力,休渔也不行,光休渔也不行,所以一个保护,一个增殖,一个改善环境。

90载岁月如歌。刘瑞玉为我们诠释了奉献精神的真实含义,而院士身后留下的宝贵的学术和精神财富,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