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王志珍


 

王志珍  女,1942年7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吴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现任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10月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院士委员会委员。

王志珍是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科学家。1964年,22岁的她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毕业后就来到北京,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在这里,她从研究助理开始干起,逐步晋升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最后成为教授。严谨求实的研究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使她逐步成为承担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科学院重点项目的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她所在的研究组在蛋白质折叠、折叠酶和分子伴侣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这意味着疯牛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因蛋白质的折叠和构象发生错误而造成的疾病会得到攻克。

作为一名国内培养起来的科学家,王志珍也具有丰富的海外生活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背景。从1979年开始,王志珍有很多时间是在德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做交流访问和研究工作的。1979——1981年她在德国,英国研究胰岛素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上世纪八十年代她在美国进行胰岛素作用机制的研究。1982——1987年进行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的研究。1988——1993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做分子生物学研究。1995年和1998年分别在德国哥丁根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做访问教授。从1993年开始在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蛋白质折叠,分子伴侣和折叠酶的研究。1993年王志珍从海外回到国内继续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我可以自豪地说,我获奖的成果完全是我在国内的实验室里所取得的。”在2003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四届院士大会的报告上,王志珍罗列了一串她在中国科学院的同事和学生的名单,为与他们共同完成了这样富有价值的工作而致谢。她表示,自己所做的这些工作和她在国外的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她认为,有些海外回国的人可能会把国外的工作照搬回来,这样比较省力,但不是科研上的好办法,而她所追求的是中国科学家在科学上要有自己的原始性成就。

王志珍早期主要在胰岛素化学、胰岛素作用机制以及胰岛素A、B链相互作用方面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开创了蛋白质折叠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折叠酶和分子伴侣。蛋白质的折叠和构象发生错误将会造成一些疾病,如疯牛病,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等。研究蛋白质折叠的规律便成为十分重要的科学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发现了一类具有帮助蛋白质折叠这种崭新性质的“分子伴侣”蛋白,蛋白质折叠研究的基本原理发生了深刻转变,蛋白质折叠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的观点认为,细胞内新生肽折叠和成熟为功能蛋白,一般说来是需要帮助的,而不都是能自发完成的。1993年国际上在审视蛋白质折叠和“分子伴侣”的新概念时,认定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只是酶而不是分子伴侣。同年,王志珍与邹承鲁一起提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子伴侣”的假说,发表在FASEB J的ypothesis栏。

多肽链的折叠和二硫键的形成是蛋白质折叠中两个密切相关、协同运作的过程,因此很难确切地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可能具有的分子伴侣活性与它的异构酶活性区分开。王志珍的研究组巧妙地选用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做靶蛋白,为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所固有的、与其异构酶活性相独立的分子伴侣活性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1994年论文在J.Biol.Chem.短讯栏发表后,1997年和1998年两年被评为10篇中国单篇引用最高的论文之一,现已获得100多次引用。接着又利用他们发现的化学修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特殊性质,证实并确切区分了蛋白质二硫健异构酶的两种活性在含二硫键的生理靶蛋白折叠中的共同作用,提高到功能水平确认了异构酶和分子伴侣两种活性,发表在EMBOJ。1997年他们又鉴定了细菌的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Dsbc和Dsba的分子伴侣活性。Dsbc和Dsba蛋白的发现称为是细菌周质内第一个被发现有分子伴侣活性的蛋白。他们还进一步揭示了这些蛋白发挥多种功能的结构基础,阐明了分子伴侣Gro—EL与不同靶蛋白的结合有“半位结合”和“全位结合”不同的模式。现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的分子伴侣功能已为国际同行普遍接受,包括当年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王志珍小组的研究结果发现并证实一类蛋白的新功能,打破了两大类帮助蛋白的界限,总结出折叠酶帮助蛋白质折叠新的作用模式。

王志珍和她的同事们进行的该项研究在FASEB J,EMBO J.,J.Biol.Chem.,Biochemistry等国际杂志发表了近40篇论文,被Cell,Physiological Review,Endocrine Review,Trands in Cell Biology,Nature Biotechnolog,Nature Structural boilo—gy,FESAB J.,EMBO J.等权威杂志引用500多次。应邀为“Methods in Enzymology”等国际书刊撰写了5篇综述,在国际生物物理大会,国际酶工程大会和亚太生化大会等国际会议作邀请报告10多次。她有关“细胞拥挤”的论文摘要在J.Biol.Chem.发表后立即受到国际同行邀请在美国Gord—on Conference上报告。

王志珍在国内进行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连续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成果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以第2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以第1完成人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发表80多篇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其中一半发表在国际SCI刊物上。已培养4名硕士,10名博士。由于她在生物科学上的突出贡献,于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志珍说,“我将继续把在蛋白质方面的研究深入下去。”中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这方面研究的新突破会使千百万个家庭的生活得到改善。同时,新兴的基因工程也期待着蛋白质研究的进展,而这将造福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