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陈永川 葛均波 潘建伟 万卫星 刘忠范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12月9日揭晓。九三学社社员陈永川、葛均波、潘建伟、万卫星、刘忠范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41周岁的潘建伟也是中科院此次增选的最年轻院士。

陈永川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天津市委主委,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组合数学中心主任。上世纪80年代末,陈永川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93年获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终身研究员职位。他在代数组合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将上下文无关文法与微分算子联系起来用于研究组合计数问题,为一类经典哑演算方法奠定了严格的基础,被称为“陈氏文法”。他与合作者得到了加权的欧拉分拆定理,解决了美国数学会上任会长、美国科学院院士Andrews关于拉马努金恒等式问题,解决了美国科学院院士Shor关于凯莱(Cayley)公式的问题和美国科学院院士Stanley关于斜分拆的猜想。他与合作者将组合数学用于量子角动量理论的研究,建立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Schwinger的一个公式与组合数学的一个经典定理之间的联系,证明了物理学家提出的关于斜阶乘Schur函数的对称性猜想,得到了对称函数的插值公式。

1994年陈永川回国。在南开大学,他不仅取得了突出研究成果,还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组合数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97年创立南开大学组合数学中心,经过10余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组合数学的重要研究基地,被评价为组合数学的世界级中心。他与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创立的《组合年刊》已经成为重要的组合数学国际刊物。陈永川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基金杰出创新奖、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奖。1999年,陈永川被评为首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并获得“求是”杰出青年科技奖,2011年获中国数学会第十三届陈省身数学奖。

葛均波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干细胞和组织工程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优化。在血管内超声领域及介入性心脏病学领域影响很大,发表SCI-E收录论文134篇(第一及通讯作者66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4部。所做出的贡献受到国际学者的高度评价,尤其是心肌肌桥、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的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心肌肌桥的新发现在美国 Stanford大学讲学中被称为“葛氏现象”,改变了目前对有些类型心胶痛的治疗措施。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承担1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是上海市医学发展重点基金研究课题首席科学家,上海市科委发展基金项目负责人。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3项 并获“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称号。

潘建伟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 潘建伟主要从事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方面的研究。作为量子信息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早期开拓者之一,他是该领域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者,在包括Nature (9篇)、Nature子刊 (9篇)、Phys. Rep. (1篇)、PNAS (2篇)和PRL (46篇) 在内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共被SCI引用7000余次,H因子为37。

这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曾多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5次)、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4次)、两院院士评选的“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6次)、教育部评选的“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次)和科技部评选的“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3次)。科技部量子调控“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量子科学试验卫星”首席科学家。

万卫星现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空间物理的研究,在我国电离层扰动地区、电离层经度变化等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学术成绩,是我国电离层物理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研究成果7 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他主持开展的电离层应用研究,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了“921 工程”定轨等多项国防重大重点工程中的电离层修正难题。特别是领导承担了 “北斗一号”工程中的“电波传播修正子系统”的研制任务,创造性提出了一种大面积电离层电波传播修正模式,充分利用系统本身的资源,高精度、高可靠性地解决了工程系统的电波修正问题,被誉为是“北斗一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中两个最具有技术创新的系统之一。

万卫星先后获得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此外,他还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等奖励,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刘忠范现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攀登计划(B)、973计划和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忠范长期从事低维材料与纳米器件、分子自组装以及电化学研究。发展了纳米碳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方法学,建立了精确调控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材料结构的系列生长方法,发明了碳基催化剂、二元合金催化剂等新型生长催化剂,提出了新的碳纳米管“气-固”生长模型,将有机小分子的自组装概念拓展到准一维碳纳米管领域,建立了多种化学自组装方法,并开拓了自组装膜电化学和基于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针尖化学研究方法,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310余篇。

刘忠范获中国发明专利19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获2011年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本次增选从去年年底启动,4月底完成增选候选人推荐。经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了314人有效候选人。今年8月,各学部对本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进行了通信评审,选出初步候选人145位。后经会议评审暨选举和后续的审查确认、审议批准等环节,最终产生51名新院士,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2.6岁。(侯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