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文(1919年5月30日—2006年7月1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材料学家。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殷之文于1919年5月30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当时称吴县)所辖的一个古镇——角直镇。此镇虽古,民风却新。1924年—1930年间,当他还在镇上念小学的时候,镇上人已自集资金办工业,特别像发电厂、电话局、轮船公司等公益事业都兴办了起来。更有不少人在本镇念完了小学就去外地读中学、大学,也有出国留学的,这使他从孩童时候起就滋生了“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思想。
殷之文于12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住读中学。1937年高中毕业正逢“七七事变”,继而日寇侵占上海,家乡沦陷,他到处避难。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39年到达抗战后方昆明,借读于云南大学。他选择了采矿冶金系,这个系为他以后50多年把毕生精力从事于材料科学研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大学毕业后,他获得了美国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的研究生奖学金,攻读冶金。该校另设有一个Ceramics系,我国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译名,姑且称它陶瓷吧!他对这个系感觉很新奇,在该系选听了好几门课,渐渐对它发生了兴趣,而且了解到陶瓷和冶金都属材料科学范畴,只是研究对象不同。陶瓷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冶金学的研究对象是金属材料,在专业知识和研究内容等方面两者有着不少的相似性。由于对陶瓷产生了兴趣,他在1948年干脆从罗拉转学到较有名的伊利诺大学陶瓷工程系继续攻读研究生,一直到1950年回国。1950年夏,殷之文从美国回到祖国,由在云南大学时的老师和同学介绍到唐山铁道部铁道研究所工作。当时铁路车辆的弹簧钢在使用中经常发生断裂现象。他从北到南跑了许多属于铁道部的各种车辆厂,同厂里的工程师和工人一起研究弹簧钢断裂的原因和如何改进弹簧钢的加工热处理问题。经过努力,提高了弹簧钢的质量,初步解决了经常断裂问题,这是他回归祖国后做的第一件事。
殷之文在唐山铁道研究所工作了一年,1951年春他被调到上海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工作,从事陶瓷研究。他初到工学实验馆时,馆内有个窑业组(硅酸盐所的前身),连同兼职人员和工人一起只有十来个人。赖其芳先生兼任组长,殷之文任副组长。从此,开始了他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长期研究工作。1951年春,他请求把当时在开滦煤矿工作的严东生调来上海工作。严先生是他在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同系同学。开滦煤矿由于本单位的工作需要不同意严先生离开开滦。后来经过中科院院部的大力协助,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把严先生调了过来。自1955年严先生来沪以后,他们之间合作得很好,严的领导才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使无机材料学科逐步在我国成长起来,原来的窑业组经过改制为硅酸盐研究室,1959年建所,发展到今天,成为规模和声誉俱显著的硅酸盐研究所。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协助我国156项工程建设,其中有一项是新建西安高压电瓷厂,为我国电力建设配套。1954年苏联专家到冶金陶瓷研究所参观访问,认为该所有进行高压电瓷研究工作的条件,提出由该所协助西安高压电瓷厂研究解决用本国原料研制生产优质高压电瓷部件的配方、工艺问题。在正式下达任务后,所里决定由殷之文开展工作,并得到当时一机部同意,借南京电瓷厂为进行此项研究的工作场地。殷之文前后花了约4年时间,先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黏土原料、长石、石英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和鉴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瓷坯、瓷釉配方研究和工艺开发,最后到新建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进行实地生产试验。到1958年完成任务,获得了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紧接着,为了建设强力电台(国防110任务),1959年院部下达任务,研制大功率速调管组装用大尺寸的高强度、耐热、高频绝缘瓷环及其与金属的真空封接。殷之文负责的一个研究组主要研制瓷环配方和工艺,郭景坤先生负责的研究组负责金属化封接工艺,到1962年完成任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60年代初,该所的研究方向从原来的传统硅酸盐材料转向为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和无线电电子学服务的高新材料,功能陶瓷也从高压电瓷、高频电瓷、电容器瓷等方面走向了探索、研究和开发多功能、多用途的压电陶瓷领域。在当时,国际上已发现刚研制成功的锆钛酸铅(俗称PZT)压电陶瓷系列具有比钛酸钡压电陶瓷更为优越的性能,然而,由于这类陶瓷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大尺寸或异形的元器件更难于制备,因而还未能大量生产。他们及时抓住了这个机遇,采用气流粉碎、等静压成型、致密氧化铝坩埚密闭烧结等新工艺,逐步解决了一系列PZT陶瓷的制造工艺问题。同时针对当时迫切需求的水声声纳应用,与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制造了数千件舰用或岸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同类型的发射接收压电陶瓷元件,制造出了我国自制的水声声纳系统。
到70年代,除压电陶瓷外,对锆钛酸铅镧(PLZT)透明铁电陶瓷和其他的弛豫型铁电陶瓷材料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这是因为弛豫型铁电体不仅在学术上有其理论研究价值,而且在应用上也是有广阔前景的。殷之文等开始了PLZT透明铁电陶瓷的研究,对它的相变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首先用TEM在PLZT立方相中观察到了纳米尺度的极性微区,既为弛豫型铁电体的微畴——宏畴相变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也为弛豫铁电体扩散相变的微不均理论提供了在空间尺度上为纳米级的证据。与此同时还研究了PLZT陶瓷中的晶界结构、晶界运动和晶界效应,采用TEM技术观察和拍摄了晶界及其附近的晶格像和晶界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运动。在应用方面,与总参防化兵部合作成功地研制了PLZT透明铁电陶瓷核闪光护目镜,转交部队试用。
1982年末中科院在国家计委的支持下批准下达在中国科学院筹建五个中间试验基地(简称中试基地)。化学新材料中试基地无机部分就在硅酸盐所红星工厂的基础上建设,并于1983年初任命殷之文为基地首任经理。此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正为西欧核子中心(CERN)L3组电磁量能器的建设寻找一个研究单位提供他所需求的锗酸铋(BGO)闪烁晶体。他所需要的BGO晶体质量要求高,尺寸大而不规范,数量大(12000支),当时国际上没有一个单位能生产这种规格的晶体。硅酸盐所接受了这项工作,殷之文与全所同志共同努力,保质保量超前完成了西欧核子中心所委托的12000支BGO晶体,创汇1200万美元,在国际上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至今该所的BGO晶体在国际上仍有一定市场。中试基地建设通过可行性论证、工艺设计、土建设计、基建施工,顺利地通过验收,最终建成了受人称赞的无机新材料中试基地,为该所的研究、开发、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通过生产12000支BGO大晶体的工作实践,使硅酸盐所对闪烁晶体的生产技术水平走到世界前列。这些年来,闪烁晶体研究、开发和生产一直是中试基地的一项主要工作,涉及氟化铅、氟化铈、碘化铯和钨酸铅等,其中碘化铯已进行批量生产,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及日本高能所建立探测器之用。批量生产的晶体性能优异,超出确定的指标。氟化铅也已成为德国美因茨大学生产强Cherenkov辐射体需用的晶体。
1997年9月“无机闪烁晶体及其应用”国际会议(SCINT97)在上海举行,由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持。这是继1992年在法国Chamonix,1994年在美国旧金山,1995年在荷兰代尔夫特之后的第四次有关无机闪烁晶体研究及其应用的国际盛会,由严东生教授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殷之文任组织委员会主任。有来自比利时、中国、捷克、爱沙尼亚、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拉脱维亚、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美国等国的百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不仅在参加者间充分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增加了友谊,而且使国际友人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及其中试基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硅酸盐所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殷之文为硅酸盐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