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君浩的人生展现了一个科学家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境界,他以科研为圆心,以科普和参政议政为两个半径,形成了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而这个圆立足于中国,放眼于世界,将一个一流科学家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的多面相展露无遗。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被誉为“心系科普的院士”,可以说是一位自带科普体质的科学家。
2017年,广播版《十万个为什么》专题科普节目开播。在首播节目中,褚君浩院士和市科协党组书记杨建荣两人畅聊科学、科普等话题,妙语连珠;同年,大型科学辩论电视节目《未来说——国际青年科学思辩会》推出,来自北大、复旦等八所高校的学子们,围绕前沿科技的话题展开辩论,褚君浩院士亲自担任了这个节目的科学总顾问和评审专家。《未来说》和《十万个为什么》两档科普类节目的播出,受到了社会和学生们的关注与追捧。
这一年,褚君浩院士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典范,荣获了“2017感动上海年度人物”。
褚君浩院士是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兼任《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曾任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理事。他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研究,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器件物理等研究方面,获得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从事极化材料和器件以及太阳电池的研究。他发表了SCI论文500余篇,被国内外广泛引用和应用;他出版了中英文专著4部,编著8部,是国际著名科学手册《科技数据和函数关系》的作者之一: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以及中科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与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金牛奖,国家973计划先进个人奖。他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褚君浩院士一直积极投入并奉献在科普一线,他著有很多科普文章,每年参与多场全国大型科普讲座,无论晴天还是下雨天,总能在上海的一些报告厅、大中学校以及面向市民的“科学咖啡馆”等,见到他作科普报告的身影。2013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首届颁奖典礼举行,他获得了“科普杰出人物奖”,还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终身荣誉称号;2017年,他还获得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颁发的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清渠何许 源头活水
采访中,褚君浩院士娓娓道来,谦和地告诉笔者,为什么他能够做科普。细细解析,一是因为他曾经做过10年的中学物理老师,而老师是善于把比较复杂难懂的知识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二是因为他后来在中科院从事科研工作,让他对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深入机理的研究,知识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三是因为他曾经对科学哲学方面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褚院士还透露了一个他做科普的小秘密,这也是他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只涉及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领域,比如红外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可再生能源等方面。
褚君浩院士和学生们在实验室
此外,褚院士还承接了一些中科院软科学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新工业革命的研究、智慧城市的研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研究、科技与工业发展的研究、科技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研究。因此,褚君浩院士也会受邀给一些干部培训班、公务员培训班、党校、企业家培训班等上课。
培训中与学生们的精彩互动让他印象颇深。记得有一次给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校长培训上课,培训结束后,很多校长都自发给褚院士写下培训体会,表示特别喜欢他的讲课。还有一次,褚院士在大学校园里给大学生们讲《成长的秘诀》,褚院士上课前专门写下一些文字,装在信封里,上课时告诉学生,他成长为科学家的秘诀就在这个信封里。学生们怀着好奇心,聆听完讲座,没有一个提早离席,讲座快要结束时,褚院士邀请一位学生上台拆开信封,大声读出了事先写好的8个字——“勤奋、好奇、渐进、远志”,3句话——“汲取外界养料、修炼内在素质、融入社会洪流”,那就是他如何成长为科学家的心得体会。学生们纷纷起立,长时间拍手鼓掌致谢,感谢褚院士生动亲切地传授成长的秘诀。
群贤毕至 畅叙浦江
褚君浩院士1985年加入九三学社,进入九三学社后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开办一个属于党派组织的高端科普论坛。褚院士还记得,那个时候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的联络员是周明秋女士。在褚院士的积极倡导下,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和九三学社中科院委员会共同举办了“科学与社会”系列论坛,到论坛做报告的有很多名流人士,如汪道涵、严东生、刘振元、钱伟长、叶叔华、曹天钦等科学家,一时间群贤毕至、名流咸集,共同探索“科学与社会”的主题。
褚君浩院士于2002年开始担任九三学社中科院上海分院委员会的主委。一上任,他立即倡议九三学社举办“浦江学科交叉”论坛,通过论坛,让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家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通过交流产生思想、学术等方面的碰撞和火花。在市科技党委的积极推动下,第一届浦江学科交叉论坛于2002年5月成功举办,褚君浩、寿子琪、金熙杰、王向朝、吉永华、阮康成主持了这次论坛,张永莲、范滇元、刘新垣、褚君浩、尹京苑、寿子琪、吴虹、梁培基等科学家分别作了论坛报告。褚君浩在首届论坛上作了红外物理学报告,报告中谈到了“量子点”的研究工作和阮康成关于生物标识问题有交叉,后来还共同申请成功一个863项目。“浦江学科交叉”论坛成了以民主党派成员为主体的促进学科间交流的一个高端科普论坛。
如今,“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已经走过了16年,论坛体现了科技系统“智力群聚、创新发展”的特色,发挥了科技系统民主党派智力密集的优势,为政府职能部门献计献策,成为民主协商的一个有效载体。
参政议政 服务社会
褚君浩院士还把科普工作延伸到参政议政工作中去,用科普阐明道理的方法,把参政议政的建议说得很清楚。他除了承担科研和教学工作以外,还曾经担任过第十一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全国人大代表和上海市政府参事。褚君浩院士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角色中转换自如。在他看来,这些身份标签可以归为他致力的三个方面——从事科学研究、向公众普及相关科学知识、为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这三件事情是我工作的三个面向,我主要研究物质的光电过程,做科普和参政议政都是在这个方向上展开,它们彼此勾连,相得益彰”。
一面寻求光电科学技术的突破,一面投入光电科学技术的科普实践,一面在参政议政层面提出相关议案和建议,褚君浩院士非常珍惜这些身份所可能具有的效应。他对参政议政的理解相当积极和正面,也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充分运用其学术智慧和科研成果,为当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基于对光电技术在智慧地球和低碳地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09年,褚君浩担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后,为上海市建设提出系列建议。关于“低碳世博”,他建议发挥科技优势,利用核心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使上海世博会开成一届低碳的世博会,其报告得到中央及上海市领导的批示。在“上海2010参事国是论坛”上,褚君浩做“科技创新促进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报告,指出“新技术是种子、政策是土壤”,呼吁大家关注新技术的生长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指出只有良好的政策土壤才能将优秀的技术种子孕育成更大的成果。
从2003年起,褚君浩连续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宣传光电技术在能源、环保领域的研究进展,先后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和政策方面的多项议案和建议,促成多项国家相关法案的修订与完善。2008年,他提出了《关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以促进太阳能应用的议案》; 2009年,他提出的《关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促进太阳能光伏电池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他提出的《关于修改矿产资源的议案》,被列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2011年,他提出的《关于制定低碳技术促进法的议案》被全国人大采纳;2012年,他建议修改《电力法》,同时建议对《可再生能源法》进行执法检查,还提出了《关于制定〈原子能法〉的议案》;此外,他还提出关于制定科技投入法的议案、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议案和制定住房保障法的议案等系列议案。
心系科普,他同百余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联名致信《中国科学报》,呼吁全社会加大科普投入力度、提升科普工作地位、建立科普长效机制。他建议,在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在项目结题时,拿出一部分经费用于科普,使广大民众了解国家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意义。
褚君浩说:“参政议政是让社会责任具体化,把科研环境的相关问题与它结合起来,既凸显特色又有现实意义。给我这个发表意见的权利,我就应该尽义务推动科研环境的改进、促进科技的发展。”
诚如斯言,褚君浩的人生展现了一个科学家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境界,他以科研为圆心,以科普和参政议政为两个半径,形成了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同心圆。而这个圆立足于中国,放眼于世界,将一个一流科学家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社会的精神世界的多面相展露无遗。
家训家风 薪火相传
褚院士非常注重下一代内在素质的培养,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不急功近利,父亲留给他的家训之一就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讲述了自己儿子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个故事。儿子去银行存打工挣的钱,存了1700马克,当时没有注意,回去一看,发现银行存折账户里写了17000马克,他想应该告知银行,并立即打电话给爸爸,褚院士肯定了儿子的想法,儿子立即联系银行,银行的员工对褚院士的儿子翘起了大拇指,还赠送他一本记事簿和一瓶酒表示感谢。此事在当地传开后,大家都对这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诚信善良的品质称赞有加,成为当地的美谈。褚院士对儿子的人文素养教育,为儿子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上播下了优良的种子,他牢记,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没有功利主义,没有浮躁心理。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褚院士强调说要启发孩子的内因,人的成才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个人的内在素养是最重要的,不管家庭富裕贫穷与否,培养好孩子的内在科学文化素养,是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关键。除了孩子的内因外,褚院士还多次提到了一个容易被家长忽视的方面,那就是一个“开明、自由、平等”的家风。
褚院士说,他和儿子从小就是好朋友,儿子到青春期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叛逆。父亲对儿子是绝对的尊重,如有信是寄给儿子的,他绝对不会拆开来看,也不会去偷看儿子的日记等,甚至家里的银行存折摆放位置,都会告诉儿子。如果儿子有什么需要和父亲讨论的话题,他也非常愿意与儿子一起探讨。有时,他还会和儿子一起比拼一道难解的题目,谁可以在5分钟之内解答完毕。儿子在国外留学期间,他正好出差经过儿子读书的地方,他可以和儿子睡一间房间,两个人天南海北地聊天到半夜。正是因为这种“开明、自由、平等”的家风熏陶,褚院士的儿子也和父亲一样优秀,在德国原本需要5年读完的物理学博士,他3年就顺利毕业了,还在美国《应用物理通讯》杂志发表了6篇论文,毕业后,同时收到4份来自德国公司的工作邀请函。
学无遗力 功夫始成
褚院士有今天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他给笔者看了一件已经泛黄的文稿,这是他15岁时投稿给中国物理学报的一篇研究论文《相对论——绝对观念的初步探讨》,是1960年撰写的。从长达三四十页、字迹工整的文稿中,可以看出全文格式规范,有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注释;文中数学公式推理严谨,图形绘制非常标准,做学问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体现无遗。
引力波的话题在2016年年初引起全世界物理学界的沸腾,仿佛迎来了它们的“财神”——被预言已经百年的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褚院士于同年2月就在北斗西虹桥大讲堂给数百名大中学生作了题为《从引力波谈到空间北斗》的精彩演讲。而在他1960年撰写的那篇文稿里,笔者看到了就夹着当时他对“引力波”进行思考的文字。
褚院士小的时候非常喜欢看书,家里的书不够看,就到图书馆去看书,他在上海徐汇中学读书的时候,学校图书馆里的图书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在那里,他读了《天文学》《物理学的进化》《原子物理学》《科学家奋斗史话》《居里夫人传》等书籍,那些笔记现在还保存着。
一位杰出科学家并非一年两年就能培养出来的,这个过程需要你不断地积累学习,需要多看书,需要热爱科学,需要保持强烈的求知欲,需要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一个可行的学习方法。就学习方法,褚院士讲述了一个他儿子在德国学习语言的经历。那时,褚院士因科研工作需要赴德国3年,儿子也随同前往。儿子读初二,初到德国,一点德语都没有学过。褚院士就告诉儿子他自己在哥德学院学习语言的技巧,那就是“用德语学习德语”,要求儿子坚持每节课把老师黑板上的所有板书都抄下来,所有的课文都看懂,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语法,通过内容来促进德语的学习。就这样,用父亲传授的方法,他儿子在到德国仅仅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就攻克了德语听说读写的难关。
褚君浩院士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家训家风和育儿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人生道理,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他这么热衷科普事业的原因所在。褚君浩院士注重青年人科学精神的培育和传承,要求青年人不仅要对科学知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他特别反复强调了青年人要注重培养内在科学文化素养,失去文化滋养的科学家难有创新突破。他希望,用不同的科普方式来培育青年人热爱科学、探索未来,他用他的行动来种桃、种李、种春风,
2017年年初,褚院士在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了“君浩专项基金”,并率先示范捐款10万元,还就“君浩专项基金”使用方向和管理办法与基金理事会成员一起制定了标准,激励优秀学生并帮助寒门学子,促进他们求学上进,获得更好的发展。
希望“科学”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硕果累累,为科学强国营造良好的氛围,打下坚实的根基。这是褚君浩院士的“科普梦”。(冯羽 原载于联合时报201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