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3月,李庆逵在工作。
【人物档案】李庆逵(1912.2-2001.2),浙江省宁波人。曾就读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1944年,赴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53年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6月25日是第28个全国土地日,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2018年的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学家李庆逵就是一位将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土壤研究事业的科学家。
具有诗人气质的科学家
“1986年3月12日:谒中山陵,玉兰盛开,梅花已经十分了。”
“1986年11月:枫叶已丹,满眼黄叶,正秋深时节。”
“1991年9月4日:晚,已有凉意,洗澡花盛开,很香。”
这些充满诗意的句子来自李庆逵生前所写的日记。李庆逵是我国现代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化学的奠基人之一。可这位和土壤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少时的梦想却是当一名化学家。
1912年2月12日,李庆逵在浙江宁波出生,祖父李松侯曾担任宁波市商会会长,父亲李子诺在宁波钱庄当职员。他的外祖父叶同春是清朝举人,大舅父叶伯允是《商报》主编,三舅父叶叔眉是京师大学堂教授。正是这个洋溢着书香的家庭给李庆逵播下了诗意的种子。
1928年,李庆逵考取了复旦大学化学系,那时侯德榜在制碱工业上取得成就,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李庆逵受此影响,一心决定要学化工,并且希望自己也能办工厂。1932年,他成绩优异从复旦毕业。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他没想到化工工作这么难找,最终失业在家。后来在亲戚帮助下,经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的引荐,李庆逵最终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获得了一份工作。
命运就这样和李庆逵开了一个玩笑。刚刚进入土壤研究室那会儿,成天跟土壤打交道,李庆逵感到很乏味,很迷茫。当时翁文灏兼任土壤研究室主任,常到李庆逵的实验室检查,使他不敢有丝毫懈怠。渐渐地,李庆逵掌握了土壤分析技术,并体会到这是改良土壤和指导施肥的必要手段,一样可以完成他“科学救国”的梦想,于是他又重燃对工作的激情。
当时科研条件不但艰苦而且危险,地质调查所3名科研人员甚至在野外勘察时为土匪所杀。土壤研究室在抗战时迁往四川,日机常常前来轰炸,这时别人都往防空洞跑,而李庆逵却往实验室跑,因为他要把一些易燃物质处理好,否则整个实验室就要毁了。有一次,日机已在头顶飞行,已被妻子拉进防空洞的李庆逵还是跑到实验室去,他说,桌上有一个干锅,是白金制作的,不要在混乱中丢失了。
与苏联土壤学家格拉西莫夫在野外
1944年,李庆逵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赴美留学,就读于伊利诺斯大学研究生院。1946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1948年又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为了把所学知识献给祖国,李庆逵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于1948年回国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继续工作。科研过程中,李庆逵非常重视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1950年6月3日,他从江苏原东台县大中集(大中集是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市区旧称)出发,徒步考察,历时4月,完成台北(现东台)、射阳、滨海、灌云4县的滨海盐土调查,并编写调查报告。李庆逵有写日记和工作笔记的习惯。
“6月16日:拟明日向民众大会提几个问题:1、普通挑一次生泥每亩要几工?能维持几季作物?2、如果我们供给一种多年生或一年生的绿肥种子(如金花菜一类),和粮食间年轮作,这样可维持地力,这个意见有何毛病?今天的垦殖,要使每一块土地永远维持一定的产量,让农民在安定的环境中改进生活。在川港遇雨,晚发疟疾,夜开会时极不好受。”
“6月20日:由庆生渡至王港。于王港东盐土采集獐毛草、盐蒿标本。盐蒿标本,红色,大时成绿色,分析盐分以资比较。夜来渔人捉蟹,海滨灯火点点,见大群(二、三百头)野黄牛。”
“7月9日:下午4时至新人村。晚过浮桥时坠水,大家竭诚扶助。”
从日记里的只言片语,可以想见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庆逵工作时的场景。据他的学生回忆,当时雇人用独轮小车推着行李,他们每天扛着土钻、铁铲负重走50至70公里,打地铺住牛棚是常事,吃的是杂粮稀饭、黑面馒头。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38岁的李庆逵在1950年当选为第4届国际土壤学会的副主席,成为国际土壤学界的知名学者。
让橡胶树北移
《大英百科全书》曾言:“橡胶树仅仅生长在界线分明的热带地区—大约是赤道南北10度以内”。而中国热带、南亚热带大部分地区都在北纬18度以北,能种植橡胶的地方很少,产量还不高,年产仅200多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经济建设处于恢复期,百业待举,民用工业、国防工业急需大量天然橡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禁运,天然橡胶作为战略物资,是禁运的重点。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国天然橡胶供应更趋紧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央作出“一定要建立我国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决策。
1957年2月海南橡胶宜林地考察左起李庆逵、钮季文、竺可祯
1957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华南和云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李庆逵任副队长。他带领一大批热血青年深入到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等深山密林中开展工作。考察的时候常常要钻无边的森林,林子里有大象、蟒蛇等各种各样的动物。钻林子十分辛苦,别的不说,单单蚂蟥就让许多人受不了。实地考察中,队员们身上经常爬着几十条蚂蟥,有时候被蚂蟥吃得没办法,有人专门用香烟红红的烟头,在蚂蟥吸过的伤口上烫一烫,烫肿了血就止了。
李庆逵带领科研队伍历时6年对华南、云南地区的热量、风速、水分和土壤等进行调查,基本查清了适合种植橡胶的宜林地。橡胶树是从热带来的“娇宝宝”,要让它长得好,首先要吃得好。李庆逵根据磷肥能促进橡胶树高产的原理,提出在强酸性土壤上种植多年生的橡胶树以磷矿粉做基肥。经过几年的实践,此项技术获得成功,被中科院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庆逵情系橡胶林,还提出许多好的建议。比如建议将全面开垦改为等高带状开垦;加强落后或荒芜胶园的抚育管理和合理施肥;防治橡胶树黄叶病等。
李庆逵曾经说过:“如果还有一次生命,我仍然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的世界太美了。”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橡胶树在北纬18°~24°地区内大面积种植成功,到1990年底全国栽培面积达901万亩,在全世界41个种植橡胶国家中,产量名列第五位。1982年10月国家科委对“橡胶树在北纬18至24度大面积种植技术”颁发了“重大科技成果发明一等奖。”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李庆逵长期担任中国土壤学会的理事长,学会会址在北京,而他长期工作单位在南京。1953年,他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他还担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化肥学会副理事长。他有25年全国人大代表的经历,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后,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江苏省委第一届副主委,九三学社南京市委第一、二届主委。
李庆逵多次表示,想辞去一些职务,专心搞好土壤科学研究。但是在担任这些职务的时候,他又以科学家的精神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他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记几行,自称“浮生拾遗”,在他的日记里记下了这些工作思考。
“1987年1月18日:上午在市政协参加民主党派会议,代表九三学社,发表了反对全盘西化的意见。”
“1987年2月21日:上午开省人大主任会议,为森林法和环境问题讨论很久,人大和省政府之间要很好地协调,才能把这些工作搞好。”
“1990年10月29日:今天讨论农业问题,农业是关键,凡是农业歉收的情况下,一切都困难;农业一丰产,往往又大上快上,引起其他问题。农业的难题,是中产地的改良和品种的培育,中低产地占所有耕地的60%至70%。”
1986年5月30日,九三学社土壤所支社成立
1996年5月,九三学社土壤所支社成立十周年
1984年、1998年,李庆逵两次当选为九三学社南京市委会主委,在他的领导下,九三学社南京市委会发展到300多人,拥有基层组织14个。很多社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贡献,取得优异成绩,多名社员荣获省部级奖励、劳模、先进工作者。李庆逵自己就3次获得江苏省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2000年10月,他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在他担任主委期间,九三学社南京市委积极向政府推荐人才,共有11名社员应聘担任各级特约监察员、检查员,有40名社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南京市委还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在为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外资和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975年7月3日,李庆逵与同事们在农田里。
1980年11月,李庆逵、郝文英、庄季屏、许光辉出访英国
李庆逵对自己要求很严,善于对自己说“不”。每次出国回来第一件事们就是把带回来的手表、纪念册等礼品包好上交中科院南京分院外事组。李庆逵的妻子柴杜芳长期从事中科院南京分院居委会的工作,直到1967年病逝也没带过手表。谦虚谨慎是李庆逵的品格,他在日记里写到:
“1991年9月5日:全日阅读《李庆逵与我国土壤科学的发展——庆贺李庆逵教授从事土壤科学工作六十年论文集》(初稿),大家对我的称扬过分了,很惭愧。”
“1992年1月2日:《论文集》出版后,我非常谨慎。‘盈者也,亏也渐也。’”
在他的日记里,还经常能看到对别人发自肺腑的赞扬。
“1986年2月20日:参加竺可桢先生研究会,叫我任顾问,竺先生的道德文章,实足敬仰。”
“1996年2月8日:浏览《院士风采》里的照片和他们的填字,感到知难行亦不易也。”
看着李庆逵的这些日记,你会看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2001年2月25日,李庆逵在南京病逝,在弥留之际,他考虑的是尽量为组织上减轻负担,并一再感谢各级组织长期以来对他的关心和照顾。
祖国辽阔肥沃的土地上,长着郁郁葱葱的植物,他们编着五彩的花环,捧着金灿灿的果实,都是这位土壤科学家不朽的丰碑!(杨琴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