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致公党中央完成了一份长达上万字的“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岛保护”调研报告,并将该报告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这是一份汇集了致公党中央无数心血的调研报告。”说起这份报告,致公党中央一位负责人深有感触。多年来,致公党中央一直高度关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岛保护,每年都围绕该专题进行实地调研,为推动《海岛保护法》出台、海岛保护和发展建言献策。
建言成果源于扎实的调研基础。从去年年底至今年3月,致公党中央先后3次组成调研组,分赴福建平潭岛、浙江宁波横山岛、马屿岛以及西沙群岛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材料。就在两个月前,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又率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赴浙江,就“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岛保护”进行专题调研。
在浙江的行程中,调研组奔码头、上海岛、进渔港、看滩涂,调研目标非常明确——了解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了解各地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陆海统筹发展的思路,收集对实现海洋经济科学发展有益的建议。
调研期间,一组数据引起了调研组的注意:浙江省2010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3500亿元;宁波-舟山港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综合港、第八大集装箱港;船舶工业产值850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海水淡化运行规模10万吨/日,居全国首位……浙江省海洋经济和海岛保护已经呈现经济总量初具规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岛数量多单体小等特点。
而从全国来看,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3.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10%,年均增长速度达13.5%,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海洋经济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2009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更为我国海岛的管理、保护和科学开发开启了一条法制化的轨道。
速度与进步的背后,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是调研组成员共同的看法。比如,由于缺乏全局性的宏观调控机制,区域间缺少统筹协调,沿海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明显,多以资源依赖型、劳动力密集型为主。海岛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层次不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大量边远海岛的经济社会综合水平远远低于大陆平均水平。而且,随着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和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失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急剧衰退,海洋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以浙江省为例,据2010年监测结果,该省4.75万平方公里近岸海域中一半以上为劣四类海水。此外,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建港也对环境造成影响。
怎样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蓝色国土”?多次实地调研下来,调研组更加深切地感到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性。致公党中央建议,首先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地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尽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海洋发展专项战略规划,制定好约束性指标,走海洋生态保护与海洋开发并重的发展道路。另外,全面加强海岛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应尽快颁布全国海岛保护规划,科学合理开发无居民海岛,加强海岛资源综合调查以摸清海岛家底。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科学技术的进步。致公党中央认为,保护“蓝色国土”应加强海洋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研发,提高海洋科技水平,发挥好政策引领和推动作用,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增强海洋开发利用能力,推动科技兴海战略。应该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大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地位,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海陆联动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