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李卓彬谈“同心工程”:动真格 付真心 倾真情


去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制定了“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近期工作计划”,其中明确了“以‘同心工程’为品牌,实施‘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四大工程”的战略任务。今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统战部制定了2011年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计划,继续打造“同心”品牌。日前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李卓彬结合支持和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工作,阐述对“同心工程”的体会。

记者:您如何理解“同心工程”内涵?

李卓彬:“同心工程”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综合性民心工程。“同心工程”及所属4个子工程,紧扣“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主题,凝聚了统一战线各成员单位的特色和优势,十分有利于结合各方力量,团结一致做好下一阶段对毕节试验区的帮扶工作。

“同心工程”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领域里的具体运用,它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统一战线各成员单位、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广大干部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密切配合,共同建设美好毕节的“同心”精神,既继承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心工程”也是对“毕节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实践和拓展,它体现了统一战线智力、资源、政策和项目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推动毕节试验区的科学发展和民生改善;也有利于更好地将毕节试验区的建设经验辐射到西南乃至更多的贫困地区,从而进一步凸显“毕节模式”的示范带动作用。

记者:您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同心”精神?

李卓彬: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诠释“同心”,大力拓展“同心”,积极强化“同心”。自参加毕节试验区建设以来,我们积极发挥特色,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开展了多项智力帮扶和各种送温暖活动,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并体会“同心”扶贫、“同心”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深刻内涵。

一方面,发挥智力优势,进行科技扶贫,有效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2008年,万钢主席亲自协调联系国家科技部,帮助试验区成立了“高寒山区设施农业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基地”。此外,我们还广泛发动专家力量,开展了一系列智力帮扶项目,建立了一套“智力扶贫”的长效机制,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其次,汇聚各方力量,开展送温暖活动,大力强化与困难群众血浓于水的亲情。

开展各种献爱心的捐赠活动是进一步开展“造血式扶贫”的必要基础和根本目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坚持每年春节慰问贫困户、为毕节优秀高中毕业学生发放奖学金以及实施对毕节贫困学生全免费“青鸟生”培养计划等方式,在工作中热情诠释“同心”的生动内涵。在积极发挥“侨海优势”,发动海外华人华侨和广大致公党党员积极在毕节试验区开展办学、捐建图书室和卫生院项目的同时,我们也开展了对当地残疾人士的关爱活动。2004年,在当地一学校增挂了“致公毕节特殊教育学校”校牌,协调20万资金,为该校建立了致公宿舍楼,并每年资助该校5万元用于购置教学和学生生活设备。我们还将发动部分组织及致公党党员,共同为试验区发展贡献爱心。

第三,抓住地方特色,实施生态环保工程,为试验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积极帮助试验区发展生态产业,实现毕节试验区可持续发展,是参与和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工作中,我们认真开展对毕节市自然资源的调研,并结合试验区特色探讨当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2004年,组织联系了有关专家对毕节市青场镇红岩河3000亩坝地的土质、水、空气进行了专门检测,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无公害生产基地,为该镇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指出了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使得农户们的蔬菜产品远销贵阳、重庆和昆明等地。我们还通过大力引导当地农户开展沼气池的修建工作,为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奉献,我们的工作在试验区得到了不断的深入和推广,受到了地方干部群众的欢迎。试验区张吉勇专员曾经用“三动”和“三真”表达了他对我们工作的感谢——“动真格、付真心、倾真情”和“深感激动、非常感动、转化行动”。

记者:在参与“同心工程”中,致公党中央目前有什么计划?

李卓彬:去年10月,我们专门在毕节召开了“致公党中央加强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纷纷表示一定响应号召,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毕节试验区建设中来。为进一步做好“同心工程”,今年致公党中央将结合贵州和毕节的实际,围绕民生,组织开展“保障和改善经济不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和“调整药品管理方式适应科学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两项专题调研,力争通过调研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促进民生工作改善和发展,促进贵州毕节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在做好已经申报计划的基础上,专门下发通知,要求东部六省三市致公党组织,结合各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以“同心工程”已实施的项目为参考,每个省级组织每年为毕节试验区做一至两件实事,争取使致公党在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中上一个新台阶。(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