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我们追随,我们奋斗——纪念农工党成立80周年
薪火相传共风雨
通过1997年、2002年、2007年三次中央委员会换届,农工党顺利实现了领导班子新老交替,政治交接平稳有序
世纪之交,通过1997年、2002年、2007年三次中央委员会换届,农工党顺利实现了领导班子新老交替,政治交接平稳有序。
今年7月,中央统战部和农工党中央联合举办民主党派中青年干部多党合作专题研究班(农工党班)。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常务副主席陈宗兴亲自给学员授课,刘晓峰副主席任研讨班班主任并坚持全程跟班学习和研讨。桑国卫主席在授课时,用大量珍贵翔实的历史资料,讲述了农工民主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光荣历史。桑主席总结了农工党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传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团结奋斗的传统;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传统;热爱组织、培育新人的传统;自我教育、严于律己的传统。这些优良传统,是农工党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农工党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都建立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充分发挥党刊《前进论坛》、各级组织网站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学习领会中共中央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各级组织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团结和教育全党成员,形成了万众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共识。
农工党中央先后在上海、重庆、四川、湖北、黑龙江、江苏等省级组织建立了6个参政党理论点,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理论研究队伍,推动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今年借建党80周年的机会,还编辑出版《农工党建党80周年大型纪念画册》,建立农工党中央党史陈列室,拍摄电影《铁血丹心——邓演达》等。在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和2010年抗震救灾的斗争中,在举办北京奥运会、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中,农工党都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政议政献良策
作为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民主党派,农工党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一直倾注了很大心血
作为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要成员的民主党派,农工党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一直倾注了很大心血。每年都列出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分别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发展、公立医院改革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其中,《关于坚决打击血头血霸,整顿血液市场管理的几点建议》、《关于改进城市“创卫”工作的若干建议》等多项建议,被评为全国政协优秀提案。《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确保广大农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于建立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等多项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为科学民主决策做出了积极贡献。
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在上任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展了重庆区域经济发展、黑龙江现代农业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西南国际大通道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陕西革命老区发展、新农村建设、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一系列课题调研,提出的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一些建议得到落实,目前正在实施中。
中共中央在致农工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词中提出:希望农工党就“实施环境维护基本国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加强调研,建言献策。”于是,《三峡库区及长江中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建议》、《关于加强长江流域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关于做好三峡库区后续工作的建议》、《关于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关于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建立“生态试验区”的建议》、《关于合理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的建议》等等,这一份份建议在充分调研后被提交了出来。
从2004年开始,农工党中央已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分别就“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生态健康与新农村建设”、“生态健康与生态文明建设” 和“生态健康与两型社会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尽心竭力帮毕节
农工党中央从党派帮扶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新模式,在帮扶中注重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毕节地处贵州西北部,山石裸露,土地贫瘠,水源稀缺,经济十分困难。1988年,经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议、国务院批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试验区成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毕节的生产总值已经增长近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已增长了10倍。
可以说,毕节今天的进步,倾注了农工党大量的心血。农工党原中央主席卢嘉锡是最早进入毕节地区进行考察的民主党派领导人。自卢嘉锡后,农工党中央历任主席蒋正华、常务副主席李蒙,现任主席桑国卫、常务副主席陈宗兴等新一届领导人,都踏上过毕节的土地,考察指导过毕节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农工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给予重视,为毕节的发展奔走呼号、牵线搭桥,农工党中央还建立了有效的帮扶机制:积极参与专家顾问组工作。在试验区成立之初,农工党就派出该党中央常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近时任试验区专家组副组长,一干就是四届;发挥智力优势对口帮扶。农工党中央利用领导专家指导、制定规划、干部挂职、项目支持等多种方式,开展帮扶工作。
大方县是农工党中央的扶贫联系点。“大方不脱贫,农工不脱钩,大方脱了贫,农工不断线”,这是农工党对大方县做出的郑重承诺。一诺千金,农工党正在用自己的实践不断兑现着承诺。20多年来,农工党中央从党派帮扶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新模式,在帮扶中注重选择具有科学性和示范性的项目。这种试验可以产生示范效应,进而推动试验区的深入发展。农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活动、“1+1滚动养牛脱贫”、打造“大坝新农村建设服务点”等一大批特色项目,力助农民增收。其中,“1+1”滚动养牛脱贫项目,经过三年的推广,受惠农户达560户,受益贫困人口1998人,现在“1+1”作为一种滚动式扶贫开发模式为整村推进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同。农工党中央还通过各种渠道捐赠、引进、协调投入各种项目资金共计1亿多元,其中就有桑国卫主席亲自协调资金引进了适合喀斯特岩溶山区改善生态的中草药刺梨、半夏,现在已经建立了1700多亩的示范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