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少、边、穷”,广西境内中越边境地区的8个县占全了这几大导致经济发展滞后的不利条件。“人家在改革开放,我们在扛枪打仗;人家在发展经济,我们在驻守边防;人家全面小康,很多边民还在住草棚、喝稀汤。”全国政协无党派人士界考察团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黄日波的介绍富有感情,“应当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尽快帮助这里的人民脱贫致富。”
“老、少、边、穷”四个字中,前两个是不能变更的事实,后一个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只有“边”字看似是难以突破的制约瓶颈,但随着政治局势和经贸合作形势的不断变幻,正从一个不利因素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变。随着今年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广西边境从经济脉络的末梢变成了中国经济对接东南亚市场的桥头堡。
位于凭祥市的友谊关,是一座在历史和地理词典里都具有特殊意义的关隘。这里曾经见证了中越两国并肩作战的友谊,也印证过“合则两利、战则两伤”的亘古真理,是中国通往中南半岛的南大门。如今,友谊关口岸成为中国与东盟一般贸易往来的第一大陆路口岸,口岸西南面为弄怀和浦寨两个中国最活跃的边境贸易点。
在浦寨边贸市场里,水果、红木、轻工电器、日常用品贸易成为最主要的业务,贸易品种类别繁多,来往的中越客商络绎不绝,交易场面十分火爆。考察团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章良认为,靠贸易来拉动边境地区的“造血”功能是“兴边富民”的最优途径,建议国家在税收政策上予以更大力度的支持,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边境经济的开发当中。
记者看到,来自浙江、广东等地的企业已经在市场中投资兴建了很多商贸设施,来自浙江的小商品和当地生产的中草药是最为抢手的“出口”商品,而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的红木家具、橡胶制品则最受中国购买者喜爱。
兴边贸如何与兴边民联系起来,李晋峰委员建议国家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给予边民一定的信贷支持,让他们能够有能力参与到边贸中来,逐渐通过发展贸易增加收入。“东南亚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生产的家用电器需求很大,可以支持边民购买家电商品参与贸易。”
还有一个可喜的消息,筹备中的中国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近段时间也取得了进展。该合作区由中越双方各划出土地8.5平方公里,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加工生产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渐形成物流中心和区域性国际商贸中心。李晋峰建议广西方面要提前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周边锰矿富集和中越进出口铁矿、焦炭贸易量巨大的优势,在园区内发展特种钢材制造业,并充分延伸其产业链,在传统贸易不断深入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工业发展的带动效应,使当地经济谋得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廉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