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邀请7位政协委员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回答记者的提问。
出席记者会的有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名誉副主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王钦敏,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王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全国政协委员、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李德水:转方式扩内需从9个方面入手
在回答记者关于如何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时,李德水说,这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大的课题。
他认为应从9个方面入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要靠科技进步;重要的切入点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扩大内需的主攻方向是农村;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增强“忠职”意识;坚持改革开放为动力。
厉以宁:解决就业问题主要依靠结构调整
谈及经济增长7%对就业的影响时,厉以宁说,经济增长主要不是看速度,而是要看质量,7%也不是低增长率。厉以宁认为,解决就业问题,当前主要依靠结构调整。首先是产业结构要调整,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样可以吸引大量就业。其次要加大发展民营经济,因为能够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经济。另外,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微型企业。
谈到抑制通货膨胀,厉以宁认为,有两个重要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是石油价格,二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但从国内来讲,只要我们努力去做,可以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陈锡文:旱情对中国粮食安全影响不大
对于今年以来的旱情,陈锡文表示,虽然对中国粮食生产会有影响,但受旱情影响的粮食作物比重有限,并且受灾只是局部地区,主要集中在8个省份。此外春节以后受旱面积的75%已经缓解,下一步继续加大抗旱力度,可以把这种影响降低甚至消除掉。
陈锡文说,到目前为止,今年以来中国的粮食价格同比涨幅不到20%,与全球上涨100%相比,不到它的五分之一。相信中国粮价会基本保持稳定。
他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采取更有力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十二五’期间农民的收入增长会出现一个拐点,城乡差距扩大格局会有所扭转。”
王钦敏:推进自主创新做好三方面工作
在回答如何推进自主创新时,王钦敏说,自主创新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自主创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产、学、研结合开展自主创新,二是要解决好自主创新的商业模式,三是要构建起一个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王钦敏指出,自主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管理体系强调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王金祥: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回答记者有关高技术产业发展问题时,王金祥认为,中国要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就需要特别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能够引领今后产业升级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王金祥指出,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两个薄弱环节:一是很多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以及价值链中总体处于低水平,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王金祥认为,国家一定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规划引导、统计监测、布局优化、重点突出方面进行很好的协调部署,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放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
杨凯生:商业银行应加快自身转型
在谈到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时,杨凯生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业银行应加快自身在资产结构、盈利结构、服务结构、业务布局结构等方面的转型。
杨凯生说,“十二五”期间,商业银行将在加大对经济发展转型的支持力度中找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商业银行要积极为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而对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制造、造船业等7个行业的信贷要加大控制力度。
他介绍说,中国工商银行计划在未来3到5年,使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减排领域的贷款金额在现有基础上翻番,并明显提升个人消费信贷在整个贷款金额的比重。
王文彪:民营企业应加快发展绿色经济
在回答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机遇问题时,王文彪表示,“十二五”是非公有制经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民营企业应加快自身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绿色经济、高级化经济,加快发展服务业。
王文彪说,民营企业应注重发展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循环利用、资源节约的绿色经济,尽快把劳动密集型、低端的产业向高技术化、高品牌化、高级化的产业发展。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应发挥其点多、面多、人多的优势和灵活机制,积极参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
王文彪建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当前民营企业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