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有一种牵手最温暖


今天有一种牵手,很“特别”。比如,全国统一战线和贵州毕节试验区的牵手,一牵就是30年。

毕节、七星关、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威宁……这些藏在乌蒙深山、外界听来有些陌生的地方,在统一战线成员心里却有着特别的分量和牵挂,“那里有我们的亲戚”。

统战部、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工商联、中华职教社……一提到这些称谓,毕节百姓就透着特别的亲切,“他们真心把我们当亲人”。

毕节三十年,浓浓统战情。这正是全国统一战线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精准脱贫攻坚、助推发展的缩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新型政党关系的生动写照。统一战线“牵手”毕节试验区的生动实践,对于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子,为新时代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探索新经验,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开启多党合作服务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

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毕节试验区有着特殊地位和特殊使命,肩负着几代中央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凝结着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曾经,一提及毕节,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穷”。联合国有关机构专家曾认定毕节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人民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问题,深深困扰着这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地。

苦日子难熬,穷就要思变。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自此,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开启了统一战线不离不弃,手把手、心连心帮扶毕节试验区攻坚克难、挑战贫困的新征程。

1988年,在中央统战部倡导组织下,一个由各民主党派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帮扶毕节发展的智囊团——“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规划实施专家顾问组”成立。随后,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与毕节相关区县建立起“一对一”对口帮扶机制。

“日子变化真是太大了,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感谢民盟帮扶!”7月18日,毕节金海湖新区梨树镇上小河白族村,52岁的村民王才龙向记者说起这些年经历的喜人变化:“以前一家挤在土坯房,现在住上了具有白族特色的二层小楼,以前一年收入2000块,自从跟着民盟专家搞蔬菜种植,一年收入五六万,我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村里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还修了同心卫生室、同心广场,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上小河村,是民盟中央2006年起对口帮扶的“共建试点村”。10多年来,民盟等各方共协调为该村投入各类资金近6000万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白族民居改造、生态环境整治、产业试点示范、人员素质提升、劳务就业创收等,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256元增加到2017年的5843元。

在统一战线帮扶下,类似上小河村这样的变化,在毕节大地不断上演。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统一战线组织986批次8356人次专家学者到试验区考察指导工作,培训各类人才32.9万人次;新改扩建各类学校近200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140多个;组织召开6次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联席会议,共协调推动项目900多个,涉及资金1200多亿元;协调2.9亿元资金在赫章县实施50余个帮扶项目;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加大支持毕节试验区政策力度,共出台28个支持毕节试验区加快改革发展的差别化政策;一批又一批统战系统挂职蹲点干部,长期在喀斯特山区与毕节人民一道尽心竭力,携手奋斗……

30年来,毕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8.89%,特别是2017年实现25.86万人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30年来,统一战线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参与试验区建设,同心合力助推毕节改革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展现统一战线倾力帮扶真担当

“小水窖,同心建,统一战线来支援,人背马驮看不见,山乡处处涌清泉……”这首《同心颂》,几乎是每个居住在毕节市大方县九龙山脚的村民都会用方言传唱的歌谣。

“虽然守着河,却吃不到水。”这是毕节许多地方都曾面临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统一战线共在毕节试验区援建“同心”小水窖1.5万多口,有效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聚力,是为了更好的发力。每一个项目的建成,凝聚着的都是统一战线与试验区人的心血和汗水。

2016年4月15日,民革中央对口帮扶的纳雍县17个乡镇遭受冰雹袭击,刚长出的马铃薯苗被打折,刚长出的菜叶被打烂,民革帮助引进种植的玛瑙红樱桃也遭遇重创。民革中央领导得知受灾消息后,非常牵挂,第一时间打电话到县里了解情况,并迅速协调中山博爱基金会援助50万救灾资金。“受灾群众十分感动,在纳雍一提起民革,就意味着亲情、友情和帮扶之情。”曾在纳雍挂职副县长的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文教处处长井建军对记者说。

30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有关方面积极助推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开展对毕节试验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社会服务,形成了一批品牌项目。

——中央统战部带头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立足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的更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统一战线聚力试验区脱贫攻坚顶层设计。牵头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东部十省市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干部挂职锻炼机制等帮扶机制,协调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毕节建成了铁路、公路、电厂、机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创造性地开展“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五大工程”。举办招商推介活动引进项目361个,推动747批7414人次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考察,推动实施脱贫项目233项。

——民革中央定点帮扶纳雍县,打造“同心·博爱”工作品牌。争取纳雍火电厂、科技富民强县和“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纳雍,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帮助谋划思路举措。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乡土人才。动员社会力量捐资3000多万元,援建希望学校和资助失学儿童,实施同心博爱行动,为毕节提供价值千万元的教育信息化测评服务,帮助开展师资培训数万人次。

——民盟中央定点帮扶七星关区,打造“同心·明眸”“烛光行动”工作品牌。培训中小学教师和农村农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协调东部10省市民盟组织对口帮扶毕节15所中小学。举办“名医大讲堂”“增爱义诊”等系列活动。帮助引进上海亿丰集团、河北连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协调国家有关部办委局帮助毕节争取“东桑西移”“生猪调出大县”等涉农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在帮扶示范点帮助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改善村级公共设施,建设特色种养殖示范项目。

——民建中央定点帮扶黔西县,打造“同心·思源”工作品牌。协调有关部门把黔西县纳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建设示范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推动黔西电厂二期、黔西附廓水库加高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同心·思源”系列项目,向贵州捐赠192台“思源救护车”,实现黔西县乡镇全覆盖;实施“千名乡村骨干教师培训计划”;采取“1+10+N”模式,动员东部及部分西部省市级组织结对帮扶黔西县16个贫困村;累计实施帮扶项目500多个,捐赠帮扶资金8000多万元,协调项目建设资金3亿多元,促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多亿元,引导6家民建会员企业落户黔西兴业。

——民进中央定点帮扶金沙县,打造“同心·彩虹行动”工作品牌。协商各级民进组织与金沙县26个乡镇和县直学校建立教育对口支援关系,为金沙县举办培训班160多期、培训2万余人次。协调中日友好医院对口帮扶金沙县中医院。协调财政部在金沙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部在金沙实施“岩溶山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岩溶山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工程”。

——农工党中央定点帮扶大方县,打造“同心·助医”工作品牌。联引农工党东部十省(市)组织支持毕节试验区大方县精准扶贫,培训农技人员及农民1.5万人次。实施“同心助医工程”及“同心全科医生特岗人才计划”,帮助大方县完成32个乡镇309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规范化改造。引进80家企业入驻大方药品食品产业园。争取大方火电厂等重点项目落地大方。

——致公党中央定点帮扶七星关区,打造同心·致福”工作品牌。争取科技部在毕节实施高寒山区设施农业项目等重点项目,联引多家企业入驻致福光谷,解决900人就业;投入资金2250万元资助毕节试验区90名贫困学生免费在京学习六年。开展致福送诊、百医培训、致福村医培训活动,培训医务人员2415人次,诊疗患者8220人次,惠及158万群众。

——九三学社中央定点帮扶威宁自治县,打造“同心·智力行”工作品牌。多次为草海治理与保护,威宁机场及火车站建设等项目争取到国家层面支持;协调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威宁发展,目前已累计投资10亿元,全面建成后将直接带动就业6万余人;实施“亮康工程”行动、“同心康福行动”,免费救治白内障患者、脑瘫患者、肢残患者4161名;开展“同心树人”教育帮扶活动,组织26所教育发达地区优质学校与威宁24所学校签订友好协议,开展对口帮扶;十八大以来,累计在威宁开展帮扶项目193项,捐赠各类物资和资金843万元。

——台盟中央定点帮扶赫章县,以“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为导向,精准助推河镇乡海雀村民脱贫致富。协调国家文物局正式立项可乐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组织赫章县小学生到北京、上海参加“两岸中华文化研习营”等活动,组织台商到赫章县考察投资。协调社会各方援建赫章县5所小学教学楼,建设新农村卫生室40所。

——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织金县,打造“同心·光彩”工作品牌,投入资金1亿多元探索实践智力帮扶、科技示范、劳务输出、民生改善、金融助推等多种扶贫模式,引导民营企业投资产业项目130多亿元发展县域经济,惠及贫困群众10万余人。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213家民营企业精准帮扶202个村的1.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中华职业教育社定点帮扶金海湖新区,实施“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令全市1.3 万名贫困生受惠。联引三所台湾院校、14所东部优质院校、15家企业与毕节市内高校、职业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校企合作。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黄埔军校同学会、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统战系统各单位整合各种资源,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积极推动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

——专家顾问组助力毕节试验区发展。“出思路、跑联络、搞协调”,为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行业发展、支柱产业培育等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促成了贵毕公路、洪家渡水电站、纳雍火电厂一批骨干项目,有力地促进了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中央统战部组织协调下,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广东等部分省市统一战线结对帮扶毕节112个村,惠及人口7万余人。

……

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存和发展的奇迹: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统一战线的倾力支持下,2017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从1988年的23.4亿元增加到1841.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795元、376元增加到27320元、8473元,森林覆盖率从14.9%提高到现在的52.8%……奇迹的背后,凝聚着统一战线各界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同甘共苦、同心协力、同舟共济的一片赤诚。

谱写新时代同心促发展华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毕节试验区发展尽管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挑战依然巨大,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今天,无论是在毕节城乡街道,还是乡村原野,到处可见统一战线奋战脱贫攻坚、勇往直前的踪影。

清晨,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城,在此起彼伏的施工声响中,一个崭新的小区正拔地而起。作为恒大集团援建七星关区的易地搬迁项目,占地面积798亩、建筑面积共计77万平方米的碧海阳光城,预计今年内将陆续迎来2.8万名“主人”入住。

而在整个毕节,恒大集团将共计投入35亿元,和当地政府一道,共同参与到各县区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共解决4.2万户、18.4万贫困群众的搬迁问题,同时每户配建蔬菜大棚、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两个以上的产业项目,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小河欢畅,大河奔涌。像恒大集团一样,倾情帮扶毕节试验区的民营企业还有很多,雪榕集团、炬晟集团、开明投资公司、朗月集团……这些民营企业响应号召,汇聚成一条统一战线与贫困山区密切合作、同心同建、助推发展的“大江”,充分发挥自己的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根据当地资源特点,重点发展一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游则游的特色产业,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职业技能培训机会,重点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正成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新的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毕节试验区,不仅是毕节发展、贵州发展的需要,对全国其他贫困地区发展也有重要示范作用。”

当前,以凝聚各方力量,发挥特色优势,长期共同支持一个贫困地区为形式的“毕节经验”,正日益显现出强大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毕节,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也取得蓬勃发展。贵州省委统战部与毕节市委共同制定《关于深入推进毕节多党合作建设的意见》,毕节市已经建立7个民主党派市级组织和台盟支部,在民主党派中央帮扶的县建立相应民主党派县级组织,实现了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的全覆盖。

潮平岸阔帆正劲,不忘初心再出发。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国统一战线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凝聚优势资源,全力做好对口帮扶毕节试验区工作,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道上昂首砥砺前行。统一战线与毕节试验区牵手的故事,还将继续书写……(来源:团结报;记者  周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