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吹响了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号,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序幕。九三学社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服务西部大开发,情系西部大开发,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一
水是生命之源。西部之水是江河之源。“中华水塔”“三江源”的生态保护,被九三学社紧盯。
早在2003年,韩启德当选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不久,就率队调研青海三江源,形成了《关于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的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将75亿元专项经费投向“三江源”。
钱有了,如何用到“节骨眼”上?九三学社中央分别在2006、2008年全国政协大会上两次建言“三江源”生态保护,内容涉及经费管理、人才建设、生态补偿等重要课题。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当地生态系统结构趋于合理,水源涵养功能增强,草地退化态势得到遏制,水体局部扩张,荒漠生态系统局部向草原生态系统过渡。其中,草地生态系统变化面积增加182.75平方公里,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43.21平方公里,荒漠化生态系统面积减少200.84平方公里。全区草地生产能力提高,草畜矛盾趋缓。减畜工程实施后,平均产草量提高21.6%,特别是冬季草场产草量的提高幅度高于夏季草场。另外,通过实施退牧还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黑土滩治理、鼠害防治、水土保持和人工增雨项目,工程实施区植被得到明显恢复,源区沼泽、湖泊面积扩大。
成果有目共睹,问题不容忽视。针对移民社区管理、减畜禁牧、后续产业培育、项目运行管理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10年11月,九三学社中央再次以“直通车”致信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议将“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列为十二五规划生态建设重点,创新方法,加大投入,增强保护力度。随信一起附上的还有长达4000多字的详细调研报告,关键词是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
一份建言、一份心血。九三学社对“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感情愈久弥深。韩启德坦言有一点思想负担,因为是带着情感去做“三江源”保护工作,并始终不放。
二
广袤西部始终是九三学社割舍不下的一片热土。1999年底,时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的吴阶平在全社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上要求“把加快西部地区开发问题作为全社的调研课题”。2000年全国政协大会,九三学社中央的大会发言《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提出,“当前西部开发应以生态治理为先”、“将生态环境建设指标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之中”。在这个民意荟集平台,九三学社紧紧扭住“生态保护”这个纲。10年来,这已成为九三学社建言西部大开发的方向与主导。如果我们把视线再向回延伸,可以发现20年前,九三学社就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1989年,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周培源就向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区的建议》。
2000年全国政协九届十次常委会上,时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副主席的王文元用词毫不含糊:“此次西部大开发一定要坚持建设项目与环保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绝不能使本来已经极为脆弱的生态环境再遭破坏。”
西部是全国的生态屏障,恢复林草植被是西部生态建设的主体性措施。九三学社欲借小草做出大文章。2001年,全国政协大会。九三学社中央提出《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草原建设问题的建议》,指出,万万不可重林轻草,草原建设应是西部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尽快修订出台新的《草原法》,保护好草原生态。
2008年,韩启德带队赴云南考察水电开发利用之后,对于生态保护不力,移民利益受损等现状担忧不已,他致信中共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在赞扬成就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开发中产生了一些不利于水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弊端。随信附上的调研报告重点建议:加快流域综合规划编制;强化水资源综合管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发展水电、保护生态环境。
三
生态保护不能以牺牲民生为代价。不改善民生,不把西部农牧民从过度放牧、广种薄收的谋生方式中解放出来,生态保护就是一句空话。
34岁的达拉是地处中国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一名藏族牧民。6年前,达拉一家与另外150户、642名牧民作为黄河源头地区第一批“生态移民”,离开世世代代放牧为生的大草原,搬迁到100多公里之外的玛沁县大武镇,住进了政府兴建的新房。前年10月,达拉买了辆面包车跑运输,一年收入5000多元,再加上政府发放的饲料粮补助,一家5口人日子红红火火。“如果我们继续在当地放牧,过不了多久,那里的草场就会变成沙地,退牧搬迁是我们最好的出路。”达拉说。达拉的故乡——青海省玛多县是黄河源头,该县境内曾经河流众多,水草丰美,沼泽湿地广布,大小湖泊多达4077个,素有“千湖之县”的美誉。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连续干旱、超载放牧等因素,草原退化沙化,4000多个湖泊中半数以上枯竭。“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像达拉一样的牧民纷纷“跳槽”,在政府的扶持下,从事农畜产品加工、民族工艺品制作、家庭种植养殖,或者外出务工,开始了新生活。应该说,这与九三学社持续不断的关注和呼吁不无关系。
九三学社提出,要积极探索草原流转制度,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在退牧还草的同时,大力发展饲料的人工种植,扩大圈养的规模,大力发展高原旅游。
针对以往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九三学社经过深入调研认为,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之间的矛盾,需要加大补偿和政策扶持力度,使“三农”优惠政策扩展到“三牧”;加快社保体系建设,对移民和保护区内牧民子女实行12年免费教育,保护区内实施医疗保险全覆盖,建立“三江源”中下游发达地区对口援教制度,在移民家庭自愿基础上,将初中以上学生转入对口地区就学,费用由中央财政和转入地共担,放宽此类学生高校入学条件;增加专项资金,开辟草原管护公益岗位,解决移民就业问题。
云南水电资源丰富,但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受益的往往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原住民”的利益常常被忽视。九三学社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经过调研,九三学社提出,要重视移民利益,完善移民安置补偿原则,将目前移民条例规定的“三原”(原标准、原功能、原规模)原则调整为仅对移民个人补偿以外的补偿项目实行“三原”;参照城镇拆迁做法,改补偿为赔偿;在国家移民赔偿最低标准基础上,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移民赔偿标准和采取多种形式的移民安置;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移民制度,积极探索动态、教育、产业发展扶持等多种补偿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水电开发利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和移民以水权、地权入股水电开发的机制,提高地方政府和移民参与水电开发、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探索建立移民可持续发展基金。
按照西部大开发的规划,2010年到203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参政党,九三学社将继续发出科学理性的声音,护卫西部大开发这趟列车稳健前行。(张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