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守护优秀传统文化 为中华文明留住根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王旭东说,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仁爱礼智、诚信爱国、谦虚互助、和自然界和谐相处等优秀民族品格,正是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出的精神风貌。然而,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传统文化不断受到伤害和摧残,如果说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为了反帝、反封建而导致的“矫枉过正”,那么“文化大革命”则是对传统文化以彻底铲除为目的的扼杀。文革过去四十多年了,现在进入了文化缺失的恶果凸显期,我们现在面临着不可否认的道德下滑、信仰迷茫、诚信危机、礼仪缺失等所导致的诸多社会不良现象,诸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政府官员腐败现象、教育科研道德低下、商业欺诈增多等等,已经成为人民深恶痛绝的社会焦点问题。在国外许多著名旅游点和酒店,随处可见中文的“请勿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之类的告示,来提醒有着五千年礼仪史的中国人。这些背离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素养的现象,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极大干扰。文化是指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相关的社会行为和社会产物,是能力、知识、修养、情操等人性、品德等精神领域的教育和感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是文化的核心要素,它们潜在地蕴藏在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中,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意识。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国际竞争将是资源、环境和文化的竞争。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代表其民族精神风貌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根基。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扩张之余,看到了伴随着经济扩张的文化入侵给人类文化多样性带来的灾难,千方百计地保护各国的文化遗产,在此背景下,弘扬、倡导、重组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王旭东分析了阻碍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因素。自五四运动至今,我国的理论界、思想界一直存在着排斥、诋毁甚至试图消灭传统文化的潮流,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传统文化都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通过彰扬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来扩充自身吸引力的非物质力量。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如此,就连诞生只有58年的以色列,也凭借“一个神、一本书、一种信仰”的犹太文化,将一个农业国家快速建设成为人均GDP18000美元的现代化国家。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我国的台湾、香港,都是吮吸着华夏文明的乳汁成长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在他们的经济建设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缘经济完好地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们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却总是有一部分人不断地向自己国家的文化母体下刀子,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诸如否定儒家文化、取消中医、改造汉字、改变古代图腾符号等等。这些行为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是唯科学主义。当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初,现代科学技术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落后多年的中国大地。但是,人类走向世界不仅仅只有科学一扇大门,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需要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支撑,人类生活不仅需要照亮黑暗的明灯,也需要灿烂的阳光和皎洁的月光。就科学的本质而言,它的对象是“物”,它不能代替思想、信仰和文化,器物的研究只解决了人类追求的“真善美”中“真”的层次,在“求善”、“求美”的层次上,它远远无法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相比。由于任何文化都无法完全用科学来衡量,所以,一旦“科学”形成思想霸权,那么传统文化必然要受到摧残。二是唯经济主义。和唯科学主义一样,一旦经济成为主宰社会的唯一导向,没有眼前经济效益的传统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空间。近年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但党和国家并未忽视文化建设,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反腐倡廉制度,无一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然而,到了一些权力部门和领导那里,两个文明就只剩下一个文明,眼睛里就只有GDP,一切都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在以经济为唯一指标的方针政策下,国家的软实力根本无法得到提升。三是旧思维定势。更深层的原因,是从五四运动以来到文革结束这一漫长时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在这段历史时期内,倡导并实行了“斗争哲学”,大破大立,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唯一”的思维定势,非左即右,非此即彼,从“唯左”到“唯科学”、“唯经济”,直至思想深处的“唯上”……根本容不下复杂的思想和多元的观念。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下,如果没有领导阶层做出“弘扬传统文化”的“唯一”决策,是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守护传统文化的。四是传统文化本身的缺陷。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着大量不科学的成分,就连唯科学主义者极其景仰的美国文化,也无处不被“上帝”充斥,在小学生每天的效忠美国誓词中、在美国总统和官员就职誓词中,处处都有“以上帝的名义”、“上帝保佑美国”这样的词句。中国民俗中典型范例“过年”、“送灶”、“迎财神”也是以迷信为根基的。可见,传统文化更多的价值是在精神领域,是它们所陶冶出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方式、认知方式。但是,在唯科学、唯经济、宁左勿右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很多人根本不懂得从这个角度去解读传统文化,而是用貌似科学的框架去度量传统文化,以解剖刀去寻找思想,用不科学的大棒去棒杀传统文化。五是崇洋媚外。在思想界、理论界、科学界甚至权力阶层的一些学者、官员的心目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一切都好,连月亮也要比中国的圆。他们只看到西方先进发达的科学技术,看不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支持和保护,他们整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不科学”的成分,试图以西方的科学技术取而代之,可是却看不到西方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研究;他们本身缺乏文化常识,不懂得科学以外的其他学问,但唯科学主义的棒子却不敢打向美国的“上帝迷信”,只会叫嚷“取消中医”、“弘扬传统就是复古”……这说明崇洋媚外思想确实在左右着一些人的思维,给社会增添了不和谐因素。当前我国“海归”人士越来越多,这种局面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王旭东指出,弘扬传统文化是国家政治文明的基础工程。我们正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首先要以固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挖掘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抓住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在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强大的文化凝聚力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成为中国的当代文化。诸如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自强进取的创造精神、自律爱人的道德规范、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舍生取义的爱国意志等等,都是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它们应该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的坚实基础。

王旭云就此提出五点建议。第一,把弘扬传统文化放在国家政治文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中国的国家特色、国际形象、国际影响、国际魅力,这些就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国家政治文化。本届政府凭借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经济实力,已经在世界上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议从中共中央政治局领导开始,各级党政领导都要继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执政素质。第二,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保护和普及工作力度。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根本上是对人思维和行为的影响,是融入灵魂深处的素养教育,需要漫长的过程。文革10年浩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损毁,需要几倍、几十倍的时间来修复和重建,在今天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商业主义激荡的时代,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去萃取精华,去和现代文明交流,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去做好这项工作。建议国家给予传统文化研究以科学研究同样的经费、同样的政策、同样的待遇、同样的支持和重视,不能再让文化部门成为最穷的部门,文化研究是经费最少的研究了。第三,振兴传统文化拒绝“复古表演秀”。目前振兴、复兴传统文化的呼声日高,各种建议、倡议和实际行动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但是,很多“文化主张”刚刚面世,立刻就会引起激辩或反对,例如:改公元纪年为“黄帝纪年”、“抵制耶诞节”、兴建仿古式私塾、改博士服为汉服、地名复古等等。这些举动,并未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核,只是文化表象、文化符号或文化载体等形式上的“复古”。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更应该挖掘优秀的文化内涵以消解物欲横流带来的颓废和堕落。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的是积淀,是研究,是感化。这些表象的复兴一旦实行,只能在吸引目光上起到“表演”传统文化的效果,其本质则是一场场劳民伤财的表演秀。第四,正确解读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大多掺杂着古代的素材,用现代人的观念衡量千百年前的古代素材,往往会产生严重的误读,例如,中医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无法仔细观察人体结构的时代发明的一项以唯心主义方法研究人体的伟大成就,它是一种有效的人体认知方法。如果非要用显微镜去证实中医理论,那肯定是毫无科学性可言。西方国家崇拜我国的孔子、中医和《孙子兵法》,那是因为他们比我国那些民族虚无主义者更会解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将中国传统文化误读为古代民俗和文学艺术、大量劣质影视对古代传统文化的误导、网络世界对传统文化的“恶搞”,都是宣传部门需要正确对待的“误读”问题。第五,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当代文化,这需要传统文化自身的整理和重组,需要扬长避短,优存劣汰,也需要和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各种现代文化进行交流、融合、整合。胡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就是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具体规范。建议各机关团体在遵照实行的同时,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是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