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九三学社中央:新农村建设要将“重中之重”和“两个趋向”的方针落到实处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交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说,2006年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自去年中央1号文件颁布以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各地农村工作的主线,呈现出近年少有的农村建设热潮。但是,通过调研也发现,由于各地干部尚未充分吃透中央精神,加上体制、资金、人力资源、自然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新农村建设不仅出现了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而且还不断发生一些带有方向性的突出问题,必须引起高度注意。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地方干部对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战略的理解与认识千差万别,明显存在一些片面性、局限性、短视性、功利性等不良倾向,浮躁有余、扎实不足。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但据观察,就总体而言,各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进展缓慢,主要精力尚未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新体制和制度保障上,搞形象工程,作表面文章的现象比较普遍。

发言列举了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六个突出问题。一是“东热中西冷”态势明显。东部地区呈现动作大、声势大、投入大等热火朝天态势;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却陷入缺钱、缺人、缺思路等束手无策境地。长此以往,势必加剧东中西三大区域农村差距。二是追求“锦上添花”过多,落实“雪中送炭”偏少。尤其在选择示范试点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违背了中央“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的指示精神。三是体制障碍负效应凸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甚广的系统工程,而现行“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农业农村管理体制与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不适应性越来越明显,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和协调性,导致地方干部无所适从,大大弱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四是资金短缺已成为瓶颈。大部分农村由于地方财政拮据,新农村建设资金保障体系尚未建立,一筹莫展及“等、靠、要”思潮重新抬头。五是加重农民负担和损害农民权益现象频发。一些地方无视农民的主体地位,“运动”农民倾向明显,强制农民出钱、并村、拆房、搬迁、交地,一些乡镇村已出现新摊派和新债务,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六是宣传引导欠缺引发了误导现象。不少基层干部对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如何建设新农村等重大问题缺乏全面理解,比较茫然。由于一些媒体过分宣传既无耕地、又无农业的新农村模式以及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所谓“国外典型”,致使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走入误区。今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二年。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2007年中央1号文件,号召“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防止一些突出问题的继续蔓延,保证今年及今后工作更有成效,中央应尽快采取紧急措施逐一予以解决。

针对存在的问题,发言提出以六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明确中西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中西部地区既是传统农区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任务重。中央虽已确定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两大战略,但到目前为止,对真正改变中西部农村落后面貌的效果并不明显。近两年,中央虽然在政策上对中西部地区有所倾斜,但总体是对全国农村实行普惠政策。对广大中西部农村而言,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在中央决策层面进一步明确中西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尽快倾注精力着重认真研究这两大区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阶段、对策等重大问题,并采取特惠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也是中西部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企盼。二是要将“重中之重”及“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真正落到实处。本届中央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提出了“重中之重”及“两个趋向”等一系列重大方针。但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其突出表现是国家调整与农民的分配关系效果不明显,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偏小,对“三农”的投入增加有限。近30年的经验表明,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份额不增反降,已由2000年的20.3%降到2005年的15.2%。虽然统计上有近三分之二的省区市去年省级财政预算用于“三农”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有的省甚至超过40%,但大多是写在纸上,实际资金分配大多还是在走“重城轻乡”的老路。尤其是一些地方财政本来就紧张的省份,反哺和支持似乎十分遥远。因此,采取强制性措施,制定约束性指标,真正将“重中之重”及“两个趋向”论断及其方针落到实处,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资金是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除增加并落实财政资金投入外,还应研究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和渠道。当前,可以考虑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改分散使用为集中使用;可以发行新农村建设债券,并从国债资金中拿出较大比例用于新农村建设;可以将土地出让金的40%至50%投入到新农村建设;可出台更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三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乡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目前,不少乡村干部由于工作负荷比较重,加上各地正在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导致他们心态不平衡状态呈加剧之势。他们反映,中央1号文件虽多次提出要关心基层干部,但写得太抽象,他们自身感到关心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建议在中央文件中出台一些关心基层干部的具体政策;要推行对基层干部的帮扶政策。建议中央总结一些省份下派干部到农村帮扶工作的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干部下派帮扶机制,把干部下派与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四是要千方百计防止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误导现象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但由于政策引导不力,一些舆论引导片面,致使不少基层干部陷入认识误区。一些地方大兴土木、大拆大建、大片占地引资建厂,大搞新农村建设“国内外大串连”等现象,已引起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困惑,引发了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疑问。因此,建议中央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进一步细化政策,强化示范性和适用性的具体引导。在培训和舆论宣传方面,要多宣传“雪中送炭”,少宣传“锦上添花”;要多宣传中西部、传统农区和粮食主产区靠自身能力建设新农村的典型,少宣传或不宣传那些在特定时期、靠特殊手段树立起的既无农业、又无耕地的模式;要多宣传因地制宜建设有特色的新农村典型,少宣传国(境)外与我国实情有天壤之别的典型;要多宣传社会各界踊跃支持建设新农村的典型。同时,要加大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监督力度,揭露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腐败、渎职和损害农民利益等不良现象。五是要尽快建立中央和地方协调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体制。现行农业及农村经济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其缺乏综合性、统一性、不协调性、权威性等弊端日渐明显。虽然不少省、地、县相继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负责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但其办事机构依然是人员临时抽调、权限含糊的“拼凑班子”,既无统筹协调作用,也无监督作用。有的地方反映,“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务虚多,务实少,形同虚设,各职能部门仍然是各唱各的调,体制障碍和部门利益未能得到有效遏制。一些长期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同志说,如不建立强有力的综合性工作体制,政府主导就将变成部门主导,行政资源也难以整合。农业农村行政管理体制一直是阻碍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建议利用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在中共十七大及明年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前,重新研究涉农部门的整合问题,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为全面推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基础。六是要下大气力确保农村人才队伍。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最终要靠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农民。但目前各地农村的人力资源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全国近2.5亿青壮年劳动力已流向乡镇企业和城市,不少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等实用人才已屈指可数,一些中西部农村由于过度输出劳动力所引发的农业后继乏人乃至后继无人等负面效应正在凸现。不少地方的农村工作已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号召。这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限巨的任务。为了确保农村人才队伍,避免农村人才走空,建议中央除重视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和转移劳动力外,更应重视制定优惠政策留住农村人才,要尽快出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