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韩启德主席强调把南繁基地建成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4月12日 至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率队赴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考察。韩启德听取了南繁基地有关情况介绍,并实地考察了海润高科技园区、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三亚警备区农场南繁科研机构。韩启德强调,要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有效地组织监管,尽快把南繁基地建成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海南地处热带,四季常青。南部的三亚市光温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开花、结实,是冬季南繁育种特有最佳基地。南繁育种是利用天然基因库不可缺少的手段。长期以来,南繁基地充分发挥“海南天然大温室”的热带资源优势,科研试验工作在全国农业与科技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世界稻种起源地之一,海南岛又是我国的稻种发源地之一。南繁基地不仅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而且遍布丰富的种质资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杂交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不少的原始材料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科研,教学、育种、种子生产经营等单位每年冬季来南繁育种,作物从单一的高梁、玉米扩大到水稻、小麦、番薯、谷子、花生、芝麻、黄(红)麻、胡麻、油沙豆、棉花、烟草、蔬菜、小葵子、向日葵、西瓜、哈密瓜、甜瓜、豆角、辣椒、菜椒、牧草等。我国特等发明奖获得都之一的杂交稻育种专家袁隆平,从1964年开始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其助手李必湖1970年11月在三亚市(原崖县)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发现了一株野败不育株(普通野生稻),经过杂交选育出野败型籼稻不育系(二九南、二九矮),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础。经过协作攻关,江西、广西两省的农科部门也相继测配出了保持系和恢复系(二九南B、二九矮B、IR24、IR26),杂交水稻的育成通过南繁加代,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三系”配套突破难关,1973年育成“南优”、“矮优”2个组合,在我国南方各省试种示范获得成功。杂交水稻最初几年推广应用所需要的种子,全部靠南繁制种提供。经过2年的冬季南繁,推广面积由1975年的5600亩,1976年发展到200万亩,不断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1982年全国推广种植杂交水稻面积达到8271万亩,水稻总产3224亿公斤,在增产的稻谷中,杂交稻增产占水稻增产总数的44%,面而杂交稻面积仅占水稻面积的17%,显示了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南繁工作经过多年的摸索,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从1990年起南繁采用了三种不同方式。一是自行繁制种;二是联营繁制种;三是海南代繁、代制、代鉴定。如今的南繁育种基地,基本建设已初具规模,各项设施的配套逐步完善,随着海南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南繁育种基地不仅为内地所识,而且受到港商、台商、外商青睐,并加入了南繁的大军,西瓜、蔬菜种子源源打入国际市场,扩大了海南岛这个冬季旅游胜地、南繁育种基地在世界上的影响。

与韩启德同赴海南考察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贺铿,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顾问洪绂曾等。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琼瑛,海南省副省长林方略,海南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主委王辉丰等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