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支建华委员:“经济特区”政策应当有所改变


当前经济形势下,在兼顾效益、公平和生态的前提下,我国空间政策由区域倾斜到产业倾斜成为必然取向。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吉林省委主委支建华在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发言时如是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但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是与时俱进的。在我国经济经过一段时间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当下,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行,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倾斜是空间政策发展高级阶段和必然趋势

对于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支建华委员表示,区域倾斜政策存在明显局限性。首先是效率与公平时空错位,政策难以为继。其次,区域一刀切弊大于利。第三,扭曲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相比较而言,产业倾斜的空间政策则具有更好的发展趋势。首先,产业倾斜政策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二,产业倾斜政策中隐含了区域倾斜政策,将市场化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第三,产业倾斜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形成与地区资源优势等相一致的产业空间格局。第四,产业倾斜体现了构建和谐人与环境关系的内涵。

转向产业倾斜,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矛盾和人与自然环境矛盾的凸显期,追求公平和改善环境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诉求。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生态环境问题身份严峻。因此应及时调整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转向产业倾斜,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支建华委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要调整区域倾斜的空间政策。对已有的区域倾斜政策进行梳理和调整,将区域倾斜的重点由经济领域转向民生领域,严格控制批准各类新的“经济区”。

第二要建立产业倾斜体制机制。明确实施产业倾斜战略,建立产业倾斜体制机制,制定产业的区域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