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的项目多,谁的成绩就大,获得项目经费越多,得分越高。接下来他是不是参与研究都没多大关系。人们对如今科研院所里“攻关”不如“公关”的现象已经有些看不懂了。
“良性”的循环 不变的局
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些科研单位为了获取科研经费,彰显自己的科研实力、学术水平,鼓励科研人员去申请各种项目。只要能拿到项目经费,科研人员就能在单位“扬眉吐气”,评职称、评奖、当博导,一顺百顺。
中国科协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一次调查证实了这种情况,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 其实,课题申请也是件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的事情。“变了味”的评价方式,让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应运而生。最通常的办法是跟评委扯上关系,当然,如果能把评委领导的工作做通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一位当过评委的研究人员显示了他手机上的一条短信:“请关照B单位”,发短信的是他的顶头上司。本想把票投给A的他,最终表态A、B两家合作完成项目。他不得而知的是,其他几位评委是否收到了同样的短信。
灰色的提成 “圈钱”的谜
5%到10%,这是一组让科研人员敏感的数字。 不少科研人员愿意横下心来“跑”项目,不光因为这是单位评价自己的重要指标,更因为有无项目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收入。在一些单位,一个项目申请下来,申请人可以得到5%到10%的提成。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解决科研人员的工资偏低,国家有关部门曾出台一些规定,允许按一定比例从科研经费中提取少量奖金发给科研人员。5%到10%的提成,这在当时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在
难立的项目 易结的题
立项像是科研过程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大山,要是过了这座山,剩下的路似乎就一马平川了。你甚至可以不做,完全‘转包’给别人,不会影响你的成就,成绩的好坏没有人在意。
针对科研投入管理的问题,
“我们的科研经费本来就有限,一定要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诸君浩建议,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责机制。对于投入产出效益极差的,应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