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界没有形成‘professionalism’,这个词没有确切的中文翻译,因为这个概念在中国缺乏。也许可以翻成‘职业精神’。我认为,科技界对公事、大事要按照原则来讨论,与个人情绪和人事纠纷完全分开。建立职业精神可以为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后代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建立好的传统。”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王志珍提出,要在中国科技界倡导“职业精神”。
王志珍说:“科学技术界应树立一种正面、健康的氛围。回顾过去50年,很多前辈在艰苦条件下作出了杰出成就。近些年来,我们这一代人条件好了,科研经费大大增加,就更应该一切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而不要只考虑本单位、本部门的局部利益。关于经费分配体制,政府在努力改进,最近给予国家重点实验室较高、较稳定的支持,就是非常积极有效的措施。就科研工作者自己来说,也要从自身做起,搞‘五湖四海’。中国的科学搞好了,才有我们大家的好,不能只是自己好。”
王志珍提到邹承鲁、梁栋材和杨福愉三位先生创建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段佳话:“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由邹先生、梁先生和杨先生三位院士创建的,比过去的酶学重点实验室阵容更强、学科布置更全、科学气氛更浓,仪器设备因互补而更有效率。先生们总是提倡五湖四海、相互理解、通力合作,堪称楷模。前辈科学家定下的这条原则,实验室要永远遵循。”“正因为先生们搭建好了这样一个平台,我回国后立即就可以在‘这个厨房里炒菜’,不需要另起炉灶。”王志珍说。
据王志珍介绍,在充分享受前辈科学家创建的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的基础上,后来陆续回国的同行也作出自己新的贡献。20年来,该实验室一直朝着非常重要、前沿的方向发展,邹承鲁的分子酶学研究发展到蛋白质折叠研究,梁栋材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发展到功能的研究,杨福愉的线粒体发展到生物膜的全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