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洪绂曾: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职业教育


强化新型农民教育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建设新农村,要从开发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力资源高度,理清思路,调整结构,改进方法,不但要使农民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能接受到可持续、高质量的教育。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起步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必须把它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加快构建具备中国特色、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设正规的初等职业教育,把多项技能培训纳入正规化、规范化的学历教育道路。通过职业教育对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进行基本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文化训练,获得就业准入的技术工人职业资格证书,适应相关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基本需要,达到雇佣技术工人必要的标准和门槛。
  以地方为主,发挥学校自身积极性,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适应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需要。国家和地方应引导推动义务教育毕业的农村青年通过一定考核进入中等职业教育,接受从实践到理论的全面培训。毕业后得到学历和技能“双证”成为多行多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中等职业教育应不断充实实践教学质量和加强基地建设。
  以国家为主,合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国家重点产业和发达地区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门技术革新、创新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摇篮。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市场需求合理布局,促进学校和大中型企业结合,建立学产研结合新机制。具备条件,经过初、中级职业训练的农民都可以进入高职,经过训练和提高,使他们成长为具特殊技能的专业技术创新人才,最终将有力提升我国关键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竞争有序、规则明确、多元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强化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政府统筹、教育统管,部门协作、分工负责、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
  要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农村职业教育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各部门、各行业和企业举办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支持、鼓励校企联合办学,探索教、产、学有机结合的农村职教发展之路;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要依照“调大、调强、扶优、扶特”的原则,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规划和布局,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开设具有部门和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特别是要加强工科类和涉农专业的建设,加速建设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富实效的示范性专业,以专业建设带动学校建设,促进各类职校打出品牌、形成特色。
  建立各级各类职校评估体系和建设标准
  职校与普通高校的建设质量,因培养目标不同应有不同评价体系和不同的建设标准,职教的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更重实践。要建立一批师资力量强、专业特色突出、教学设备好的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职教的师资既有深刻解释“所以然”的理论水平,更应有示范“知其然”的操作能力。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在职进修,培养一批特级教师、名师和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实施“职业教育名师课堂传输工程”,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职校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与有关高校建立合作培训关系;要鼓励吸收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校担任专、兼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