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洪绂曾:农业农村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二00九年五月二十四日 湖北 宜昌《“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论坛报告)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在中央领导下,农业部门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认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任务,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

一、 坚定信心,奋发努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深刻认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力保障;突出重点环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2、深刻认识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复杂局面。特别要关注:⑴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⑵农民工返乡回流增多,⑶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⑷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困难加大,⑸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面临新的挑战,⑹农民增收压力增大。此外,还要看到,在粮食连年增产、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往往容易放松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增多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农业。面对今年困难迭加,多种不利因素互作,要实现稳粮增收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3、深刻认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全局的极端重要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首先要把农业稳住,巩固好形势,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只有加强农业基础,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发展,才能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只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才能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保障在农业。扩内需、保增长,潜力在农村。保民生、保稳定,重点在农民。

4、深刻认识当前机遇和有利条件。从政策环境看,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幅度增加投入,增加补贴,扩大农业基建规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从发展基础看,农村改革30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可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从工作保障看,广大农业农村干部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增长了应对复杂局面的本领。

总之,挑战前所未有,任务异常艰巨,机遇稍纵即逝。一定要切实增强全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一定要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切实解决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突出问题,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

二、 农业部对全面做好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部署

1、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春耕前已把100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到农民手中。

2、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抓紧谋划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整合各类农业建设项目,集中力量加强标准农田、新一轮“菜篮子”、草原建设保护、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基层农业公益服务能力五大项目建设。

3、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力争粮食面积稳定在16亿亩左右。推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植保工程、种子工程实施力度。

4、推进各业协调发展,提升农业整体水平。种植业要努力稳定大豆面积,力争油料面积扩大1000万亩左右,努力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加强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市场开拓,合理调整结构与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和效益。畜牧业要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奶站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加大重大草原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力度。渔业要全面推进健康养殖,农垦抓好大型商品粮基地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等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切实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突出抓好专项整治,推进农业标准化和执法监管。

6、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好病虫害防控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要坚持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扎实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强化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做好农机、渔业和草原防火等农业安全生产工作。

7、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全面实施50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集成推广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8、切实加强农业信息引导和农产品市场服务,促进产销衔接和农产品市场开拓。采取多种办法促进农产品价格稳定在合理水平,切实解决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阶段性滞销问题。

9、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动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10、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要全面加强农业执法,重点推进县一级农业综合执法,力争三年内全国所有农业县(市、区)实行综合执法。

11、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当务之急是采取综合措施稳住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继续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切实加大农民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大力开展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工就业、创业技能。把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继续推动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培育农民就业增收新的增长点。要促进扩大内需建设项目与增加农民就业对接。

三、近期调研的感受和若干问题的思考

最近走了一些地方调研之后有一些直观感受:

——中西部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后发”优势已经突显。对比与已经发达的东部地区,中西地区的资源和环境,例如水资源的数量与品质,土地资源的相对富裕和较少受污染损害,劳力资源的丰富和较低价位的就业适应等等都提高发展的竞争力和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

——在国家有关方面组织倡导下,也出自于东部地区对资源的需求,发达地区诚心诚意实实在在关爱中西部的脱贫,合作互动,探索,共同富裕之路。只要到四川地震灾区一看,不到一年在交通和产业事业恢复的速度,灾区人民的生活安质充分体现了东部与中西部联手恢复共建,并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有实力和魄力的一批大企业家很有信心得挥资数以亿计、几十亿计的资金投向中、西部发展农业产业和实业,一般来说,都具有带动地方经济强、科技引领作用大的特点,为数不多,引人瞩目。其中也包括一些具有前瞻思维的境外或国外的实力派。

——随农民工返乡、一些参过军并在城市务工十多年经验的能人,坚定不移返回家乡,利用家乡资源引领一个产业,带动留守农民脱贫致富,这是一批爱乡、爱土地未来新型农村的创业者、开拓者,为数不多,能量不小。

——大批中西部新农村的干部、能人把发展产业、致富农民置于首位,求真务实,特别可贵的是其中有一些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既做功在当代的事,又在夯实基础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开道。一批大学生“村官”开始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着农村基层队伍。

这些现象多姿多彩。虽然还不一定是主导力量,然而,趋势明显,已可以体会到科学发展观在改变传统思维方式、经营方式方面显示出新理念的深化,产生了一定效果。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正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下,一步步一程程迈向现代化。农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道路,这是现实,是主流,对此我们不仅感到欣慰,而且对未来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怀有充分的信心。

当然,“三农”问题的解决,亿万农民彻底摆脱千百年来的传统思维和落后生产方式,缩小还在不断拉大的城乡差距,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面临的形势是更加复杂而严峻。我们还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认真领会,多做调查研究,多做一些在把握微观实情基础上的分析,由感性而理性的深入思考,采取切实果断而有效的措施。由此,我想到几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三农”的定位。

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上到下,从城到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在具体工作的贯彻中把握的分寸大有不同。就一般而言,工业强民富国受到重视是完全应该的,而且工业利税带给国家和地方巨大利益和发展空间,甚至基层下到县、乡政府也把“工业强县,农业稳县”作为施政纲要。实际,现在的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种种地,打打粮,虽然粮食和农产品安全供给是农业保民生、保稳定的头等任务,然而对于多数以农为主的县域经济而言,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才是富(农)民的最直接有效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业生产的大部分原料和产品销售的大市场。从国家来说保民生、保稳定是宏观方面的重要策略。但是“稳”的功能似乎还不能涵盖尤其在县域以下的内涵。对于农业大省、农产品主产省的县乡以下的基层干部切不要苛求自己没有或很少的化石矿产等资源以求立马暴富或力所不及的机器加工制造等税利高的行业以求一业以脱贫。对于多数农业为主的县、乡还是要找出自己有较丰富的特色农产资源,挖掘农产品精深加工潜力,根基稳、带动广大农民受惠,从而富裕全乡全县。农业在县域经济中一般应置于首位,要从靠GDP与财政收入多少的“政绩观”转向实实在在发展农业开拓现代新型农业从农民实际的富裕程度评价基层干部的业绩和贡献。

(二)辩证对待粮食安全与发展特色农业。

1、在全社会贫困的计划经济时代,为求温饱,粮食=农业,其余林、牧、渔都是副业;但是在进入工业化的市场经济时代,为求生产的优质、安全、高效,粮食+林、草、特色农业+养殖业=大农业,种养业和林、牧业在总体上是并列的支柱性生态经济产业,既要生产物质丰富的食物,又要保证高效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2、现代农业和传统种植业的不同在于,横向而言,现代农业是兼有一二三产业,绝不能认为农业仅仅是种植养殖。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产业,农村是农业最重要的基地,农村要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因此农村的内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全局。纵向而言,农业不但要提供在GDP上分额越来越小的原料产品,农业更要通过加工、流通、销售,全面体现他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那种单一农业原料产品计算GDP,而把GDP中一产比重越小社会就会越进步的理念是对农业日益不受重视的误导;农业是链式农业,因此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根本途径;3、粮食安全对于13亿人口大国无疑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重中之重。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粮食作为生活的基本口粮比重越来越小,生产粮食的40%左右用于畜牧业转化为肉蛋奶等食物,实际上粮食的短缺主要是饲料的短缺,而饲料的短缺如果通过发展三元种植,按饲料特点种植饲料作物,效率更高,使粮食安全更有保障;4、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确保,同时要注重另外80亿亩林地、草地等陆地资源和海洋、湖泊水系等水域资源,在生态功能为主前提下,发挥林、草、水域、生产木本、草本新粮、油,实际生活中基层的群众已经有了很多创造,需要国家、地方政策从食物安全的全局予以扶持和发展,需要科学家和农民共同创造、发明。前几天在盐城市论证了盐土农业。传统农业把盐土作为改造治理对象、“盐土农业”概念是适应盐土资源发展有益人类的生产。盐城市从国外引进海逢子就是一个例子。改造自然不可行,适应自然才是人与自然和谐。

(三)现代农业发展除政策外,更要靠科技。

当前要完善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农业服务体系,我认为要转变科研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更很重要。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业科技体系支撑农业高产是在过度消耗并严重损坏着资源,农业为了力求“高产更高产”以适应耕地不断减少,产量质量还要提高的形势,长期以来和工业一样采取“三高一低”(高施肥农药、高污染、高成本、低效益)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今天农业成为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首要大户。农田、水系、地下水等人生基本资源正日益加剧恶化发展的态势。因此,我们科学家们要着力研究新的,以无污染生物高新技术为路径的清洁生产方式,研究出降低对石化生产资料的依赖,减少排放、节约能源的生产技术系统,应该说和GDP一样,我们不能只看亩产量,而不计生态成本,只顾眼前不顾子孙;第二,要挖掘增产潜力,在改变中低产田上做科研大文章。我国60%左右是中低产田,如果以10亿亩计,每亩增产100公斤,就是1亿吨现在生产能力20%。当然,中低产田有许多不同制约因素,需要精心研究。在中低产田的挖潜上也不能重复“三高一低”有损资源的老路,应该从有机农业的概念,从科学农作制的综合生产系统,从营造有利资源循环利用的田间优化生态系统加以技术的组装和创新。国外先进国家草地农作制是很值得研究的方向。

(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要把精细加工作为攻坚的关键。

农产品加工提高附加值是人所共知,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比重很小,而且粗加工为主,附加值收益不算大。一般农产品原料生产价值为1,粗加工后增值3~5倍,而精细加工则几十成百倍增长。农业生产并非弱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应该是县域以下经济发展的主业。大豆从卖原料大豆到制豆油、豆饼、豆粕再到提取大豆蛋白、黄酮,价值百倍翻番。广西出产的罗汉果大家都闻名,很多人都服用过,用以治咳,润肺。在广西永福县荣江镇的高寒山区据说是盛产地之一,被称圣果正在不断开发精深加工增值。据研究,罗汉果中提取的植物糖甜度几百倍于砂糖,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而且罗汉果也是一种芳香原料,混合香味优于水果,提取的维生素C含量为通常水果的数十倍。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外就对罗汉果青睐,并研制维生素系列产品,成功地提炼出“甜味素”,中国,1987年也用新技术提炼出甜味素,比原来销售原果和制成冲剂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上面提到的盐城市,若干年前从美国引进墨西哥原产的海蓬子,不但适应广泛可在盐海滩涂、内陆盐碱地上生长而且选育形成当地品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工工艺制成速冻蔬菜、脱水蔬菜和冷冻冻干等,做成面条、饼干、饮料等食品,而且精深加工做成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药品添加剂提炼原料,而且还研制出用海蓬子的种子、茎叶提取共轭亚油酸、黄酮、生物盐等以及木质化秸秆制成板材等等。深入到各地这类事例很多只是多数还缺少规模,缺少科技力量和开发智慧,需要国家改革引导,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联手需要自然科学各个领域间的整合。总之,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应该是农业现代化标志性体现,是农民增收最本质途径。农业是个大产业,是重中之重,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中国农业正在向广度、深度发展,成为最基本,最有创造前景,最富研究空间,最直接为人民造福的产业,农业工作者应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