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王淦昌入选《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在新华社日前播发的《永远的丰碑》第306期中,详细介绍了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的先进事迹。

王淦昌(1907―1998)著名核物理学家、我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江苏常熟支塘镇人。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33年获博士学位。1934年4月回国,先后在山东大学、浙江大学任教授。194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现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九院副院长,二机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第三届、四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王淦昌是我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在70年科研生涯中,他奋力攀登,取得了多项令世界瞩目的科学成就。1941年,他独具卓见地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并为实验所证实。1959年,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64年,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1984年,他又领导开辟了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
  王淦昌参与了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研制的试验研究和组织领导,是我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由于他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和国防建设的卓越贡献,曾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多项重要奖励。
  王淦昌非常关心我国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事业的发展。1986年3月,他与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一起提出了对我国高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建议,在邓小平的亲自批示和积极支持下,国务院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我国高技术发展的“863计划”,为我国高技术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王淦昌于1998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是新华社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从去年2月1日起共同推出的。旨在充分展示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风采,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同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