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签证方便这个简单的理由,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亚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申请了香港“优才计划”。此事在上海掀起波澜。有人表示无法理解;有人开始反思文化土壤;更有人担心:今后上海还能不能出现文化大师。
廖昌永“出走”引发的争议,反映出上海这个曾经的文化重镇对当前自身文化地位的不满足。上海对文化领军人物的渴求,对文化复兴的渴望,似乎从未表现得如此迫切。
廖昌永的困扰
说起自己刚申请的香港居民身份,廖昌永不厌其烦又细细解释了一遍:“原因蛮简单,就是为了出去演出方便。持香港特区护照,去很多国家可以免签,一些很急的海外演出邀请就不会耽误。”
在廖昌永的恩师、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看来,廖昌永的“出走”不值得争论。“香港也是中国嘛,出入境省点麻烦,有什么大惊小怪。”
前段时间,廖昌永要去香港演歌剧,才发现通行证上被允许的出入境次数已全用掉,结果无法入关。“第二天要演出,头一天被堵在深圳海关关口,一点招都没有。”廖昌永叹气。
于是,继郎朗、李云迪等之后,廖昌永也开始申请香港“优才计划”。此事在上海掀起波澜。很多人表示感情上接受不了,无法理解,说廖昌永本是上海的骄傲,上海各方面都对他关爱有加,他不该“这山望着那山高”;也有人在反思:城市该怎么留住本土人才?
廖昌永解释,自己不会离开上海,“我还是以前的工作,还要回到上海音乐学院。因为我爱上海啊,我在上海一切照旧。”他说,“选择申请‘优才计划’,关键一点就是不要求我一定住香港。”
廖昌永还说,“说实话,看到大家的争论,我很感动,看来大家还是在乎我的。”
然而,有“亚洲第一男中音”之称的廖昌永的“出走”,还是让许多上海人难掩失落。
上海的忧虑
对文化大师的渴求,上海似乎从未表现得如此迫切。不久前,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上海各行各业精英们竟自发地离题讨论起一个话题:上海还会不会出现文化大师?结论是,随着巴金、王元化、谢晋等老一辈文化大师的相继离去,上海很难再找到接棒的人。
不能怪上海着急。改革开放这些年来,上海经济迅速发展,但文化大师却相继陨落,后继乏人,给上海文化江山留下一片空白。
上世纪30年代,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左翼文化圣地。一条500米左右的多伦路,就先后住过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周建人、陈望道、柔石、丁玲等,也曾留下过瞿秋白、夏衍等人的足迹。
两相对照,难免让人心生感慨。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如今上海正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且,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正面临考验的今天,强调建设经济中心,必然离不开文化中心的建设。上海,迫切希望能填补这一断层。
当然,文化大师并不会直接促进GDP增长,沪上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认为,“关注文化大师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各地政府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大师焦虑症
毛时安接下来的话,就不留情面了,“另一方面,这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文化焦虑,期待用大师来快速提升城市的文化高度和影响力。而且在今天,更多体现的是这种文化焦虑。”
上海,真的患上了“大师焦虑症”?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指出,“经济增长和文化增长密切相关,但不完全同步。一个经济富庶的城市,不一定就是文化的魅力之都。” 所谓的“大师焦虑症”,体现的是上海对自身文化地位的不满足。
余秋雨曾批评,上海的经济发展全球瞩目,但文化地位并没有提升。毛时安也表示,“以前只有北京和上海等比较突出,你是当然的中心。现在全国水平都高了,比如江苏在文学创作上的整体实力就比我们强。”
仅仅焦灼于“文化大师”,似乎是一个误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地位,的确和文化大师有一定的关系。不过,一个城市文化实力的提升,并不是制造一两个文化大师就能解决。外界评论,是文化催生大师,而不是大师创造文化。
花建还说,“一个真正的顶尖人物,从来不是哪一个城市的。”他认为,从历史上看,越是著名的文化大家,越没有地域性限制,越能够产生全球性的影响,也越能够提升所在地的文化吸引力。
也许,“大师焦虑症”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急功近利。“文化大师不是评出来的,不是人工培养出来,也不是用金钱催生的。”毛时安说。有关方面总希望以大量人力物力来培养大师,但文化形态复杂,与政府举措有一定关系,却并不直接。
不如静观其成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很了不起、应该能出大师的时代。不过这只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毛时安说,“当代封的大师并不可靠。不要轻易用大师这个字眼,用名人、优秀的艺术家就可以了。如果批量弄出一批大师,艺术的品格就会贬值。”
他建议,作为政府、官员,唯一能做的就是让思想更加解放,使艺术家想象力更加自由飞翔,有更加自由宽松的心态投入创作。“我们提供一片好的文化土壤,创造好的文化生态,至于能不能出大师,不是主观能决定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眼见着优秀的人才“转身离开”,除了给予必要的理解,是不是也应该向香港学习,讲究点择才之道、优才良策、储才良计?这确实涉及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花建分析,“如果上海能面向世界,创造足以吸引全球优秀文化资源汇聚的良好机制,未必不能造就文化顶峰之巍峨壮丽。”吸纳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在这个舞台成名、在此借船出海,这才是上海建设文化中心的要义所在。
吸纳人才,无可厚非。“不过,还是希望能不以名气论长短,平等对待真才实学。更关键的是,不要将人才视为装潢的门面、炫人的招牌,这才是根本之道。”毛时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