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交流的话题。大学生卖猪肉、当船工、做修脚工究竟是转变择业观念的体现,还是浪费人才的现象?如何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怎样避免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大学生求职的“软肋”?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张亚忠认为,不怕首份工作差 重在积累经验。
“大学生卖猪肉、当船工并不是一件坏事,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念在转变。”张亚忠认为,走出校门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意味着一辈子就从事这份工作,而是为累积社会经验打基础。大学生要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现在大学生到基层去择业观念在改变,但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年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很多到国外留学的学子,学有所成后回到国内来创业,所以我们创业的平台应该是很好的。
张亚忠说,有些大学生去卖猪肉了,应该是一个好事,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不是说你上了大学非要从事一个什么高档的工作或者高档的职业。你适应社会,你做这个,而且也不是说开始选择这个工作就一辈子干这个工作。我们有这样一些成功的先例和典范,就是大学生养猪,最终养猪的结果和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养猪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现在做的很大,已经达到上百万头猪的养猪厂,大学生在那儿年薪很高,也有很好的工作环境,也有创业的成就感。这就是择业观念变化以后,要从基本的事做起,别人不能做的事你做,这样的择业观念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
张亚忠认为,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缺乏,现在有些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工作反而比大学生好找,这说明市场需要的人才可能是各种各样的。因此,择业观念的转变非常重要,必须根据我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来相适应。
针对目前大专院校专业设置和目前用工需求有一定脱节和中西部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张亚忠说,一方面,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人才往发达地区扎堆,同时技能型人才实际上是紧缺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可能在社会上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另一方面,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着经济危机这样大的困难,学生学的知识不太适合中小企业的需要。
张亚忠建议,大学生应该有一个职业观念,可能有一个培训过程,把自己的要求放低,可能是一个间歇期,过了这个间歇期,过了金融危机,企业会慢慢恢复。中小企业将吸纳大学生,中小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