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赵维娜:实施中国西南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专项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赵维娜在提交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大会书面发言中说,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我国西南岩溶地区面积约为62万km2,其中黔、滇、桂三省区位于云贵高原向东南部平原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貌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总面积占全国石漠化总面积的83.85%,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达7.55万km2。同时,这里又是几千万苗、布依、彝、回、壮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环境和经济,人口与生态的严峻矛盾决定了这一地区石漠化治理的难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西南石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问题,部署了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十五”计划中,把“推进黔、滇、桂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列为国家目标;2004年,国家发改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西南石山区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指导意见》。国家多部委支持,各级政府认真组织实施,多学科院所联合攻关,研究与示范相结合,发动群众创造多种有效治理模式。近10年来,有效治理了5000 km2石漠化面积,并高度关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向世界彰显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石漠化治理壮举。

发言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四点问题。一是石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直接影响国家生态安全。黔、滇、桂三省区喀斯特地貌面积32万km2,占国土面积4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6.82万km2,占土地总面积25.9%,土壤侵蚀模数2550T/km2·a,每年流失土壤1.5亿吨以上,其中超过一半的泥沙通过河流外泄。据中国工程院测算,石漠化推进速度是25年面积翻一番,黔、滇、桂三省区,百年之内若不及时治理,将有一半的国土面积石漠化,造成我国最大缓变地质灾害。同时,作为上游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沉重的人口负担、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相互作用造成植被破坏、蕴水藏水能力削弱,致使珠江严重缺水,对珠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长江和东南亚一些重要河流的水补给造成很大影响。二是“十一五”时期西南石漠化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新农村建设。以贵州为中心的黔、滇、桂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目前最贫困的集中区之一,农民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农民的三分之二,极大地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东西部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进一步综合治理石漠化,是发展少、边、穷地区经济,让农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民族团结的切入点。三是发展与治理矛盾突出,治理投入力度不足,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生态修复、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工程、生态移民工程、生态农牧业工程的实施,使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有了好转,但整体恶化趋势还没有遏制住,水土流失面积还在扩大,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在短期经济效益的驱使下,边治理边扩大垦殖的现象仍然存在。四是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度低,示范试验及有效治理模式推广度不够。现阶段单项治理多,多学科综合治理少,科技进步在石漠化治理及开发中的贡献率不高,尚未形成治理的关键性技术集成配套体系,缺乏一批对石漠化综合整治和改善生态有重大影响的工程项目。

针对上述问题,发言提出四点建议。第一,从国家层面组织队伍,编制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专项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石漠化形成规律,创新治理理论,扩展治理思路,规划治理蓝图,提出保障政策。第二,尽快设立中国西南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专项,把黔、滇、桂列为治理核心区,选择不同岩溶地区为治理典型示范区,以流域面积为单元,以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岩溶地质等理论为支撑,综合考虑生态重建与富民增收,配套组装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农艺措施,以科技成果和创新治理模式为抓手,多管齐下,力争加快遏制石漠化的速度,减弱水土流失的恶果,从源头上控制生态破坏,逐步改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状况。第三,加大对在石漠化严重地区生存条件极端恶劣贫困人口的移民规模,建好移民新村,引导移民以新的产业发展生产,艰苦奋斗与国家社会扶持相结合,以新的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四,从国家层面组织研究西南石山区石漠化治理工程专项的主导功能及目标,制定落实规划和项目实施的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加大石漠化治理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争取受益地区缴纳石漠化治理基金;建立激励机制,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产业开发的投资主体,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科技先行,百姓参与,政府支持,公司介入,市场化管理”的新型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