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潘菽诞辰110周年。为了彰显潘菽对我国科学教育和多党合作事业的卓著贡献, 潘菽铜像 5月23日上午 在南京大学落成。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出席落成揭幕仪式。
潘菽铜像由著名雕塑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德华制作,宜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北京校友会共同出资。
潘 菽(1897、7—1988、3),江苏宜兴人,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他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潘菽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理事,曾任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潘菽1920年大学毕业后,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潘菽考取了官费留美。潘菽抵达美国后,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印第安那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潘菽学成回国,应聘到建立心理学系最早的第四中山大学(后改称中央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潘菽先后任南京大学心理系主任、校教务长、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直到1956年调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任所长,在大学任教长达30余年。在3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为我国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在大学里他曾讲授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史等课程。潘菽很讲究教学方法。他反对注入式的教学,注重启发,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潘菽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提出过许多正确的教育主张。他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教育应适合中国国情,反对模仿和照搬。抗战期间,他积极支持“小先生制度”、“流动学校”等主张,并亲自到 陶行知 先生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讲课,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潘菽还非常重视职业教育。他支持黄炎培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被聘为该社研究主任,兼中华职业专科学校教务主任。他认为“环境是有很大教育作用的”,“真正懂得教育的人无不注意环境的选择和安排”。他的这种主张是有心理学的科学依据的。建国初期,全国各行各业学习苏联,心理学也不例外,从专业设置到教科书都要向苏联请教,他借两次出国访问的机会,会见苏联心理学家和参观心理学研究机构。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更增加了他的责任感和繁重工作。后来,中国心理学机构设置作了较大调整,1956年,南京大学心理系并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潘菽担任所长。潘菽对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等具有根本性的问题极为重视,他的基本思想是:我国的心理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要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服务。他是中国心理学工作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和研究者。他对许多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提出了有新意的深刻见解,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心理学的构想和框架。他认为心理学必须对人的本质有一个符合科学的理解。在他看来,人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可以得到高度发展的心理智能,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本质特征,从而阐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门重要的大有发展前途的基础科学。他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具有二重性质的中间科学,是跨于两大科学门类之间的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他特别指出,心理学研究必须贯彻生活实践的观点,而不能采取把心理现象孤立化的观点;要对人的地位有一个恰当的理解,而不能把人的心理降低到动物的水平以至人兽不分。潘菽把整个心理活动分为意向活动和认识活动两个主要范畴,他认为心身问题是一个体用问题,即身体是心理的主体,人脑是心理的主要物质器官,而心理是身体,尤其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和作用。在他的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国古代心理学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潘菽不仅是一位有渊博心理学思想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是“五四”运动的组织和参加者,是被捕的32名组织者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保护爱国学生;他是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从1958年起一直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他还曾任南京市和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3月26日 潘菽病逝,享年91岁。
出席仪式的还有江苏省、宜兴市、南京大学的有关领导。潘菽之子潘宁堡也出席了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