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衡量我贡献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发现培养了多少青年才俊,能不能做到‘爱才如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于社会。”
“我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21世纪中叶中国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我能够在有生之年为此做了一点贡献,已死而无憾了。”
6月16日下午,全国政协机关常委会议厅座无虚席。当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王选曾多次坐在这个会议厅的主席台上,与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一起参政议政。今天,坐在这里的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他的学生。当王选生前那一句句坦诚至真的爱国心声回荡在会议厅上空时,台上的报告团成员和台下的听众都已是泪眼模糊。
王选走了,全国政协机关的干部职工却无法忘记,这位新中国培育起来的知识分子、民主党派负责人为了多党合作事业和人民政协事业殚精竭虑的那份真情。
作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同志关心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支持人民政协的工作,带病积极参政议政。2003年10月,他不顾腰部酸痛,坚持率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团视察北京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情况,此后不久便发现癌细胞已转移到腹部。到他逝世前,有近30次全国政协的有关会议和活动是在做化疗、放疗或热疗期间出席的。
联络局的同志们都来了。在报告团成员深情的回忆中,他们眼前浮现出王选副主席那忙碌的身影。作为全国政协京昆室主任,王选对民族传统艺术倾注了极大的关注和爱护,他亲自主持抢救昆曲艺术、弘扬京剧国粹的工作;他与京昆界的朋友打成一片,请他们分享自己珍藏的艺术资料,勉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
报告团的成员之一赵勇是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他见证了王选同志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的那份赤诚。王选患病后,仍然注重调查研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建言献策。
王选1997年兼任九三学社科技委员会主任。这个专门委员会是九三学社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组织策划机构。他主持起草的《加强创新人才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建立智力产权制度推动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关于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若干建议》等作为全国政协大会发言或提案均受到九三学社会员和政协委员们的好评。
2005年8月16日,王选病情稍有好转,他就来到中南海参加中共中央就制定"十一五"规划召开的民主协商会。他在会上提出两点建议,呼吁"国家科研经费应重点投向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强调要建设科学、公平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努力实现更好的投入产出比。
一桩桩往事,一份份追思,这一个月来,报告团的同志一直在各地巡回作报告。尽管有的同志嗓子已有些嘶哑,但每个人都十分珍惜这场在政协机关举行的报告。他们和全国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一样深知,这里,留下了王选副主席热爱人民政协事业的不朽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