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

严俊出任中国探月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


在共和国61周年的喜庆时刻,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月1日18时59分57秒, 嫦娥2号卫星在这里由长征3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实现星箭分离,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根据计划,在10月7日下午、8日上午分别实施两次轨道平面机动的基础上,嫦娥2号今天将进行第三次近月制动,使卫星顺利进入高度为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作为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参与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

嫦娥探月工程是21世纪我国的一项标志性航天工程,对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带动相关高技术研发,提升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嫦娥2号的主要目标是为二期工程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积累工程经验,并在嫦娥1号任务基础上继续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嫦娥2号卫星在嫦娥1号备份星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经过120小时的旅程后直飞月球,它将为嫦娥3号实现月球软着陆进行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对着地球和月球分别照相,在不同距离处分别获得地球和月球的高精度成像。

严俊说:“嫦娥2号任务开始的时候正好是太阳活动峰年。从地球到月球之间,正是探测空间环境难得的好机会。”

严俊介绍,与嫦娥1号任务相似,嫦娥2号同样要实现四大科学目标。一是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辨率优于10米。利用CCD立体相机获取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结合激光高度计获取的月表地形高程数据,可获取月球表面高精度地形数据,为后续着陆区优选提供依据,同时为划分月球表面的地貌单元精细结构、断裂和环形构造提供原始资料。 二是探测月球物质成分。利用经技术改进的γ射线谱仪和X射线谱仪,可以探测月球表面9种元素——硅、镁、铝、钙、铁、钛、钾、钍、铀的含量与分布特征,获得更高空间分辨率和探测精度的元素分布图。三是探测月壤特性。利用微波探测技术,测量月球表面的微波辐射特征,获取3.0千兆赫兹、7.8千兆赫兹、19.35千兆赫兹、37千兆赫兹的微波辐射亮度温度数据,估算月壤厚度。四是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嫦娥2号卫星在轨运行期间正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是探测研究太阳高能粒子事件、CME、太阳风及它们对月球环境影响的最佳探测时期。利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和太阳风离子探测器,获取行星际太阳高能粒子与太阳风离子的通量、成分、能谱及其随时空变化的特征,可研究太阳活动与地月空间及近月空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取地月空间环境数据,可为后续探月工程提供环境科学数据。

严俊认为,探月工程的实施,还激发了很多年轻人探索科学、探索宇宙的热情。“一个很直接的影响是,这两年天文系的学生就业容易了。”

严俊表示,嫦娥2号任务是一项复杂、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在探月工程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和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完成所肩负的工作任务,为我国空间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